分享

秋风肆虐鱼儿都不开口咋整?老钓鱼人的经验让你对秋风说不!

 nmcd350 2018-09-30

眼看着枯黄的树叶一片片地飘然而落,北方钓友们的心也跟着慢慢沉寂下来,因为这一年的好日子已经开始向我们告别了。偏偏,在剩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日子里,秋风肆虐、沙土暴扬,鱼也越来越不好钓了……

秋风肆虐鱼儿都不开口咋整?老钓鱼人的经验让你对秋风说不!

北方一进入深秋,各种规模的寒流便隔三岔五地前来拜访拜访,不是风就是雨,甚至在更北边的地方还会飘起雪花。冷,对于钓鱼人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只要鱼还开口就好。可风,却是令绝大多数钓友头疼的。最可怜的是,晴好无风的天气,在这秋末冬初的日子里少之又少。

都说风大鱼难钓,一点不假,尤其是在气温越来越低的季节。还有人说,当风力达到五级以上时就不能钓鱼了——对此,本人可不能苟同。再说了,秋末冬初,五级以上的风在北方可是很常见的。那么,面对这样的大风,我们该怎样去钓?

首先,钓场的选择很关键。如果你打算去水库干一票,我看还不如老实实在家呆着。为什么?如果风是阻碍我们的绊脚石,那么气温和水温就是摧毁我们美好想象的致命因素。大家可以想想,叫个水库应该就有点面积吧?相对水深就一定很大吧?深处多深、浅处多浅更不用说,落差非常明显。在偌大个水面,你知道哪里是鱼群集躲藏之所吗?

你知道风和日丽时它们在哪'浅滩登陆'晒太阳吗?除非这个水库你很熟悉,除非这个水库非常小(和鱼塘差不多),除非这里的鱼密度相当大……我看,这样的前提不太容易实现。当然,如果真能满足以上条件,赶紧的,别错过了!以我的经验,大型鱼不敢说,但肯定能收获鲫鱼中的大物。什么?这样的地方真难找?呵呵,与本人感触一样深啊!那么,我们还是将目光锁定在小池小塘上吧!

小型池塘,一般都不会很深。当大风刮起,水很容易形成对流。再深入一点说,水温的变化会很大、很快。可能,在一场寒流到来的时候,第二天你甘冒寒冷出钓,但结果却一定是令你大伤自尊。因为气温变了,水温也随之而变。然而,如果寒流后接下来几天回暖了,它的水温也会跟着快速转变,只是变化较小。这样一来,塘中的鱼儿即使对水温的变化很'感冒',但适应的过程也会缩短。

有相当一部分有经验的钓友说过:降温后的几天,鱼都很难开口,尤其是降温后忽然回升了一些。对此观点,我绝对赞同!但,对钓鱼新手而言,这些经验的应用要灵活,要看用在哪里,不能死套。就像我们说的小池小塘,即使遇到降温了,但只要过上两三天,鱼儿便会开口食饵,有的地区会更快。

再有,小池小塘面积小、水深小,除非是特殊钓场(包括很多方面),否则鱼的密度可以用'高密度'来形容。另外,小型钓场一般都离市区不远,旁边或有建筑和民房,这样一来,相比荒山野岭,风也会相对小一些。基于上述关系,在寒冷又刮大风的季节里,最佳的钓场选择就是'小而精(有鱼、鱼多)'的池塘。

秋风肆虐鱼儿都不开口咋整?老钓鱼人的经验让你对秋风说不!

钓场选择的思路确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在恶劣天气里找好天了。不用说,风小的天气、又不在急剧降温的过程当中,这时候当然可以出钓。但是,如果经常刮大风,你又钓瘾难耐,就得择机而行了。首先,大风绝对不能影响到鱼的开口吃饵。也就是说,阴冷和雨、雪夹杂当中的天气,你一定得放弃。反过来说,晴天、阳光普照,刮风也照样Go,Go,Go!

到了水边,先别着急固定钓位。我建议,先放下钓具,把饵料开好,然后支根长竿。为什么要支长竿?当然是为了试探远一些的钓点的鱼情。不过,也别忽略近点,谁说天冷鱼就一定不靠边?有时候鱼也会在近处,只不过要根据钓场环境来选择远近。

一般来说,刮大风的天,如果鱼塘整体水深差不多,最好是找背风的角落优先来试,或者是找有挡风物体遮风的地方。我常钓的鱼塘有一点好,钓位大多处于较低的地方,像是在一个大坑里钓鱼,挡风性极好。在背风的地方,人呆着多舒服!

有人说了,谁钓鱼不钓下风口啊?扯淡!你不得分时候吗?之所以选背风处,一是在钓手竿时能缓解走标现象,利于观标;二是挥竿等操作不费力,节省体力;三是鱼也容易聚集于此——很多试验证明,鱼在生存环境变化时会躲在最安全的角落。重点说说第二点:在大风影响下,你不论抛竿、抓线、上饵、飞鱼……一系列操作都要付出平时几倍的体力,而且挥竿频率也将大受影响,尤其是使用重型武器,更加吃力。如果背风的地方限于钓场环境确实没鱼,那也该次选侧风的地方。

在背风或侧风的地方,至少应该有两个塘角,别轻易错过。也别管什么'长钓腰、方钓脚'了,试试再说!试的时候你最好轻着点,也别打窝,一般来说,如果此地有鱼群聚集,几竿便可得知。别妄想什么大窝诱鱼或是频率诱钓之类的高招了,因为水温低、日钓时间短,所以为了尽量多获鱼,还是抓紧时间找鱼窝吧!不过,建议别玩流氓钓,人家上鱼的地方你就往那儿凑,顶烦人的。

前面说过,即使是天冷,鱼也不一定非呆在深水中。当太阳光充足的时候,浅些的地方(尤其是整体水位不深的池塘)水温回升,喜欢晒太阳的鱼儿便会游到浅处。但前提还是选水面相对平稳的地方,可别找那些大浪淘沙的下风处。

以本人的经验,白鲦、鲫鱼、鲤鱼、草鱼、鲢鱼、鳙鱼,都会追温游至浅滩觅食。所以,你若是一早到达钓场,不妨先在深点的地方试竿,然后在其他的浅处、近处打个窝子,这样或可满足一些钓必打窝的钓友的'惯性思维',而且也非常灵活——待阳光足了、水温暖了,移师过去。

秋风肆虐鱼儿都不开口咋整?老钓鱼人的经验让你对秋风说不!

再说说钓具的运用思路。大多数钓友被各种各样的理论搞得无所适从,以至于认为低水温下钓组就必然要放小。其实这是个误区。在多年垂钓的积累中,我感觉秋末冬初这段时间里,除了非常非常小的鲫鱼外,其他鱼(包括稍大的鲫鱼)吃钩表现出的动作并不小。而且,这些鱼儿知道冬季要来了,不多吃点哪对得起自己!所以,只要它肯吃,浮标就一定能出动作。因此,什么终级小钩、细线、小标,暂时还用不上。但,也不能将夏天的思路原封照搬。

举例来说,夏天你钓鲤鱼用2.5号主线、1.5号子线,那么这时稍改小成1.5号主线、1.0号子线即可。如果鱼吃饵积极、挣扎力度丝毫未减,再改回来不迟。总之,别钻牛角尖,非用钓鲫鱼的线组钓鲤鱼就成啦。至于浮标,本来就有风、有流,你再用小标,那不是自讨苦吃吗?不过,风和水流实在大的时候改钓跑铅,那就另当别论了。

啰嗦了半天,真有点对不住了。如果你那里现在正'风小日丽'的,赶紧放下手中的琐事,拿上鱼竿,珍惜眼下不长的好景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