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秋鹏 占卜者在起出一个卦象后,会认定卦中有发动之爻,有时一根,有时几根,最多的时候六根爻全动。相当于一共六十四个卦象,起出一个卦象后,变出的卦象有六十三种可能性。大家对动爻基本是深信不疑的。如学习梅花易数的,认为起出的卦象至少有一根动爻,变成另一个卦象。而学习六爻的,很多是用钱币摇出的卦象,动爻的数量不定确定的。 但是找一本《周易》原文,不读别的内容,包括《易传》部分,就读《周易》原文中对给个卦象和每根卦爻的解释,会发现动爻可能是不存在。以《乾》卦为例,全卦六根爻,从最下面第一根潜龙勿用,到最上面第六根亢龙有悔,描述了一个事件从开始到结束的六个阶段,并没有讲到其中某根爻发动,然后变出另一个卦象。比如《乾》卦第三根爻发动,变成了《履》卦,于是事件就不再朝着亢龙有悔的结局发展了,变成了《履》卦的内容。 笔者经常在自己的微博中讲到,出现动爻的概念,主要跟起卦的方法有关。因为最早的起卦方法已经失传了。《周易》原文实际记录了占卜的结果,但是没有讲起卦的方法。就算最原始的蓍草法,是不是最原始、最正宗的起卦方法,其实也是存疑的。钱币摇卦是后来的人发明的,以每根爻的老阴和老阳来决定动爻。梅花易数是用数字起卦,用上下卦的总数除以六,可以得出一根动爻。但是是否能够证实某根爻真的在动,并且变成另一根爻,和另一个卦象,可能是头脑想象出来的。 有时候在解读一个卦象的时候,会发现一个卦象从下方第一根爻,到上方第六根爻,是一个递进关系。故事的情节是连贯的,一脉相承的,是步步推进的。就跟天体的运行一样,有固定的规律和秩序,不会突然改变轨道,或者一个太阳突然变成月亮,白天突然变成黑夜。 这个思路是否可以给大家做个参考。就是在断卦的时候,可以按照自己形成的经验进行,比如观察动爻。但也可以设想一下,假如动爻这件事情,原本是不存在的,或者设想一下卦爻并没有动,会怎么样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