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7.14 豆豆跟着舅舅和舅妈去了外公家,她不在家,我和豆豆爸爸就等于放假,美好日子来临。
不过也幸好有她,现在还真的不去嫌弃她的坏脾气了。
暑假这半个月,我跟她24小时呆一起,一直在练习对她臣服。
她的抱怨、纠结、烦躁、诅咒朝我倾泻而来的时候,她恨恨说“坏妈妈”的时候,她的发泄带给我深深伤害的时候,观住心,就做她发泄情绪的垃圾桶。
看着这颗翻腾的心慢慢平静,收获真多。 可以笑眯眯地跟她说:“看,你真是个好演员,现在正是情绪上来的戏码,好好演。” 她恨恨兼委屈地说:“妈妈嘲笑我。”一会,自己也好了,眉开眼笑。
再记录下脸上痘痘的事情。
不知从何开始,脸上的痘痘厉害起来,没去管它。
上次出去开会,带了石斛花回来,我说,我要吃石斛花,脸上皮肤会好。
豆豆爸爸就嘲笑我,你要疗脸了?不是一直说疗心的吗?
哈哈,也不在意他的揶揄。 随口问他,你有办法么?他居然说有,可以给我开方子。
我说,好,不过,我只给庸医一次机会。
哪知,真有效。 吃药第一天,红有些消退。第二天,红更消退。第三天,痘痘开始消。
神医呀,这下搞得不怎么照镜子的我,开始每天观察自己的脸。
可是后面改变不明显了,进入一个瓶颈期。
今天开始吃第三轮中药。 听到心疗交流答疑第1期里,静萍说,你们不相信医生。
心被触动。
我就是这样,的确不相信,让他开中药给我吃,纯粹是死马当活马医,虽然后来有了起色,其实还是不信。
比如,心想,如果这一轮吃下来,还是没有进一步的效果,我就不吃了。
其实今天我才吃第一剂,就想着没效果,我就怎么怎么样。
典型的不信任。
这样一想,内心立刻情绪涌动,闭上眼静静心疗。
这次的中药特别苦,跟群友分享的一样,就是喝这种苦药的时候,因为太苦了,内心有东西出来,喝完后,就想快点去喝口水或饮料,或吃点东西,把药味去掉。
我没动,就看着那个因为苦而起来的感觉,也看着那个很想去除苦味的感觉。
只是很怂,坚持了一会,放弃了,喝水去了。
反正,后面机会多的很,我安慰自己。
今天有人称赞我进步,得意洋洋,或者沾沾自喜的东西出来了,其实它们一直在,我可会得意洋洋,好在看到它们了。
因为容易得意,所以连带着渴望别人认同,还有爱自我表现。
静萍说过,有任何欲望在,就会有痛苦。
这些话时不时在我脑子里泛起,让我清醒不少。 我应该经常翻翻这些话。 2018.7.19 已经有几日,未记日记,这些天还是在看电视剧,每每被打回原形。
跟一位朋友聊了下,发现她在应对电视这件事上做的很好。 我也打算,狠狠地跟那个想追剧的“想”在一起,跟毛毛慌慌的感觉在一起。
一开始那种感觉很强烈,我以前老是被它带动,就看电视去了。
昨天下了狠心,只要坚持一会,它就淡下去了。
以后只要不断重复就好,成功了两次,后面貌似有了信心和希望。
忽然想到,我虽然在看电视,其实并未好好看。 之前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说要去好好体验,实际上没引起重视,或者说认识的还不够深刻。
其实看电视和日常生活是一回事。
平常生活中,我们习惯了散乱,不能安住当下,忽略了太多东西。 不去体察内心,眼光忙着向外追逐,渴求结果,向来是,过程不重要,结果才重要,好像总有个东西要我们去追,追到了就幸福,追不到就痛苦。
一个追到手,下一个又起来,又要去追,总有追不到的时候,痛苦成为常态。
就算全部追到,没有什么可追的空虚和无聊,又会把人逼疯。 心没有抓取的地方,更是一种痛苦。
而且那些追到的结果又害怕失去,压力和恐惧一重又一重,这就是为何很多功成名就的人会抑郁,自杀。
我们的眼光一直看着自己期待的结果,对身边的一切却视而不见,早已失去真正感受的能力。
这种往外追逐的毛病如此之重,以致于我看电视的时候也是如此。 我很少会去安静看电视,相反,会利用一些边角的时间去看,比如等人,吃饭,坐地铁……
感觉这样不浪费时间,不用自责。
有大把时间看电视的时候,心也是在追逐状态,一集接一集,停不下来,老想去看结果。
曾经觉得看电视剧太耗时间和精力,宁愿看电影,也不轻易开始看连续剧。 不小心起了个头,看几集后,为防止没完没了,就去看剧情介绍,看完剧情介绍,知道了结果,兴趣就减弱或没有了。
有时直接跳过去,看最后几集。 还会拉快进,自己不想看的地方,赶紧让它过掉。
看电视本身是娱乐,娱乐的本意是让人放松,我却在娱乐的时候,也如此紧张。
忽然懂了,为何有以往那些行为。
静萍反复说,就在当下,我却总认为有以后。
这一刻,你无论做什么,只要往内觉察,做什么都好。 吃饭也好,等人也好,坐车也好,看电视也好……都挺好。
平时就是散乱的模式,看电视也是散乱,看个表面,心不在此刻,只想后面。
不看又惦记,看了又自责,平添烦恼。
唉,以为,看电视,是错。 其实是,没有认真看电视,才是错。 在歧途中找正确,怎么找,都是错。
以后如果看电视,要好好看,跟生活没什么两样,不要去控制,去渴望,去执着结果。
如果有了那些,就是心疗的时机。 2018.7.22 这几天状态不好,找不到以往心疗的感觉。 前一阵,只要看到情绪,就能消散,那种细微的内心波动也能体察到它们的消散。
这几天感觉胸口闷闷的,波动很多,去观察的时候,又没啥反应。
昨天早上做了一会,胸口更闷了,今早也是这样。
仔细回想了一下,发现是,太想重复前一阵那种释放的感觉了,太想情绪消散了。 而且有了点小进步,得意洋洋了,又想去控制,加强这个“我”的感觉了。
还有,看到别人进步,着急了,我怎么还在这里踏步呢?她做的那么好,我怎么就被牵着鼻子跑呢? 忘记了“一切都是被动的”,开始比较,欲望又强烈起来。
反正问题很多,感觉内在的东西太多。
所以,先啥也不想,去专注内心,慢慢地让心放松开来,放弃任何掌控,觉得舒服多了。
晚上继续坐着去心疗。
一坐下来,整个人就沉入内在感觉中,好像一个走了很多路,很累的人,到了目的地,安稳地沉了下去,不想再动,有那种一丝丝散开的感觉。
时间过的很快,睁开眼睛,居然坐了近1小时。
这几天以来,胸口闷闷的感觉,内在好像有,又找不到的感觉,一扫而光,很清爽。 2018.8.2 前几天释放比较顺利,像雨过天晴,这两次又不行了。 今天中午,乘豆豆去同学家没有回来,我专门去坐了会。
有些细细的、慌慌的感觉,心静不下来,调情绪,也调不出来。 过了一会,还是如此。
忽然想到是我错了。
前几天释放后,那种轻松的感觉太好了,我体验了它,忍不住想再次经历,忍不住想每次都这样。 这几次就带了这样的目的去心疗。
有了目的,内在就有了紧张,我先放松,放松。
一放松,本来陷入昏昏欲睡中,突然一个激灵,就清醒了。
那就不坐了,抄会答疑去。 2018.8.3 晚上专门心疗的时候,发现把自己代入电视剧情节,也是很好的一个方法。
就当自己是他/她,仔细体会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明明爱她,却不得不去杀她;明明想着这个人,却偏偏嫁给那个人;自己爱的,就是不肯爱自己;梦里有妈妈温柔的吻,醒来却是冰冷的夜……
数不尽的体验,数不尽的痛苦。
去体会那些内心痛苦的时候,波动真的起来了,安静地陷进去,感觉到涟漪似的,一圈一圈,缓缓地散开了。 2018.8.5 这两天心疗的释放又没感觉了,无论是回忆,还是代入剧情,还是其他方法,都引不起内心反应。
内在还是有,但发现不了。
今天继续听音频,看答疑。
知道自己免不了带着欲望去做,一种想达到什么状态的感觉,如影随形。
无论做什么,都希望自己有进步,有个进步的状态,或者离所谓的最终目的又进一步的状态。
还是想要达到个什么,生活,要达到个什么,心疗,也要达到个什么。
知道,却做不到,有陷入困境的感觉。
还是听静萍的话,继续学习,然后打算开始静坐,心安静一些。
现在体会到,简单的事,反复做,是多么难。
真是奇怪,明明那么简单,为何那么难做到呢? 也许,有这感觉的,不止我一个。 2018.8.7 今天看着电视,情节紧张了,先暂停,提醒自己放松,然后继续。
看着,看着,真的体会到,明明我是局外人,明明知道这是假的而已,却还是会被带动,当个真的似的,这不就跟我们生活一样么?
生活也当个真的似的,老认真的,把短暂易变的现象,当成永恒不动的本质。
生活和电视其实都一样,生活是体验,看电视也体验,利用电视剧情来释放体验,跟利用生活对境来释放体验,是同一个东西。
电视往往比小说更容易吸引人,看小说不大会连夜看,追剧会连夜追,有人表演,色声香味俱全,更容易让观众获得体验。
没想到,看电视,居然有这等妙处。
如果真的释放了体验,无论剧情如何,都只是看而已,就像生活,无论对境如何,都只是过而已。
刚刚还发现自己一个问题,静萍说,你吃饭就是吃饭。
想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正在套布套,所以就专注地套布套,什么想法都没有。
忽然就发现了我的问题,我总是想达到一个什么状态,一个过去自己体验过的比较好的状态,或者是一个自己想象中认为应该达到的什么状态。
一旦这么想,其实已经默许有下一秒,下一秒就是恐惧,下一秒就是烦恼,已经让自己在恐惧和烦恼中了。
所以最近这一段时间,我老是对自己有不满的感觉,又无从下手,也许内在有急躁,但觉察不了。
先从这里下手,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就在此刻当下,没有下一秒,永远没有下一秒。 2018.8.11 晚上跟着豆豆爸爸跑了会步。
一个从来不运动的人,一个喜欢久坐不动的人,突然跑步了,可想而知,多么困难。
我跑得像蜗牛,比人家走路没快多少,跑了一段就气喘吁吁,跑不动了,想停下来走一走。
豆豆爸爸看我状态实在不佳,放弃了我,自己继续前行。 我往回走,走着、走着,发现自己走错路了。
我这个路盲,简直没救了,在家门口也会迷路,好在大概的方向知道,沿着高架走,会绕路,但至少能走回家。
本来一刻钟的路程,因为迷路,延长了许多,口渴,没带钱,手机也没带,只能老老实实走路。
走着、走着,就想起自己的不争气,就利用这个来让情绪起来,对自己说:你注定是那个最差劲的学生,你注定啥事也做不好,心疗你也疗不好……
我怎么能接受那些状况呢?说着说着,内心有东西起来了,及时释放。
释放了一会,没感觉了,继续老老实实走路。
许久没有这样了,一个人,只身在路上晃荡,没手机,不赶路,没有话想说,没事情等我。
我漫无目的地乱看。 看着,看着,咦,这个人穿的衣服真好看,不知道在哪里买的。 咦,这里多了家便利店,一堆的水,好渴。 啊,长得好漂亮的妹妹,多么青春……
羡慕啊,释放,嫉妒啊,释放,渴望啊,释放。
看见人家胖,小腿粗成那样,肚子全是肉,还要露…… 评判出来了,释放。
一路,出现好多机会。
想起静萍说的,不要逃避,不要回避,全部打开。
有点体会了,一则,回避的背后是恐惧,二则,让它放开,敞开,统统进来,内心有东西起来,直接在一起,结束。 2018.8.23 有阵子不记笔记了,刚好又出去旅游,这次旅游收获颇丰,回来后,想详细记录下来。
这次旅游是跟豆豆同学——张同学,以及她的妈妈、外婆一起去的,她们是两个大人带一个孩子,我们也是,我和朋友,带着豆豆,刚好两间房。
选择去成都,那是张妈妈的家乡,熟门熟路,路线、景点、住宿,勿需我操心,全由张妈妈搞定。 我挺开心,我这种懒人,只要不是我去做,什么都好。
跟张同学一家已经相交几年,比较熟悉,只是没有料到旅途中会出现一些状况,在意料之外。
刚开始是坐火车,两个孩子没有买票,跟大人们挤一挤。
张同学开始叫,“太紧了!不舒服!”不停抱怨。
张妈妈和张外婆就轮流站,座位让她坐。 张同学要跟豆豆在一起,拉豆豆过去,两个孩子坐两个位子,张妈妈和张外婆都站着。
自己坐着,让长辈站着,这样的行为,在我们家绝对是禁忌,大逆不道,怎么可以!
情绪很轻微,觉察到了,但是要去释放时,却没什么感觉。
我把豆豆叫回来,让她跟我坐。 豆豆也知道不能那么做,乖乖坐回我和朋友中间。
老听到张同学在后面抱怨,一会又拉豆豆过去。 就这样一路到了成都。
不过张同学的不懂事,出乎意料,我从未遇到过这样的孩子。
她完全的以自我为中心,情绪化,自私,跋扈,尖锐,愤怒,同时又极端自卑,敏感,脆弱。
你好心对她,她认为理所当然,还指责你付出不够,为她做的有瑕疵,她要抱怨,生气,口无遮拦。
真是一个绝佳机会,怎么还会有机会遇到这样的孩子呢?
我这辈子,怎么可能,有人,即使是孩子,直接对我说:“豆豆妈妈,你就是个神经病,你是弱智,你傻,你是个笨蛋……”很认真地说。
刚开始听到“神经病”三个字不是没感觉的,怎么办?唯有心疗。
到后来,她说我傻,我笑呵呵地回应,是啊,谁敢跟我比傻?
其实,她还是有很多优点的,心地善良,大方,不吝啬,真心对朋友,灵气也很足,但因为其他方面太过突出,优点被淹没。
说完张同学,来说张妈妈。 她打招呼说,孩子不懂事,多担待,说自己离婚,觉得对不起孩子,所以想尽量给她弥补。
我非常理解,也不会去跟孩子计较。实践心疗的人,关注自心。
只是在路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定下心来跟她聊一聊,本想宽慰两句,后来放弃了,她的烦恼不是说两句就能解决的,她是整个概念错误,很难纠正。
离婚和对不起孩子,根本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只是给惯孩子找一个借口而已。
惯也没错,要惯就好好惯,偏偏没有,以自己需求为第一,自己平时老出差,想窝酒店,孩子就由外婆带出去。 本想好好陪孩子,却最终成为心不甘,情不愿的一项任务,自己也累。
孩子不合心意,不听话,就说,我们两个大人陪你出来玩,你怎么、怎么……
就是自己出来玩,跟孩子有何关系呢? 就算是陪孩子玩,也不能挂嘴上,那样的付出,未必是孩子所愿,还那么沉重,孩子如何担得起?
每每听到类似的话,对张同学都充满同情。
还因为张妈妈的路线安排问题,很多时间呆在酒店,令朋友不满意。
我也有责任,喜欢不操心,事先也没有和张妈妈详细沟通。
我本来也不爱出去,倒没什么。
朋友意见比较大,有天晚上,她有些情绪,早早睡觉。我追剧,也不在意,不过还是有点担心她生气。
另外还发现,白天的时候,我不爱听张外婆唠叨她女婿的事情。 我认识张外婆好几年了,她一直这样,会跟我说她女婿如何,亲家母如何。
我都是啊啊地过去,老人家爱倾诉,就倾诉吧,我不介意听一听。 这次为何嫌烦呢?
原来这几天下来,内在各种细微的抵触没有彻底化解,原来不烦的事情,就开始烦了。
所以觉得自己整个状态都不对劲,那么多情绪混合在一起,虽然追剧追的晚,还是决定睡前要心疗下。
那次释放很奇怪,不像原先,要跟情绪在一起,逐一融化,那次,好像她们所有人是一个整体,我一想到她们,就像,只想到一个一样。
然后,一秒钟,也许一秒钟都不到,“哗”一下,心就放下了,那些东西都流走了,一下子空下来。
这样的感觉还是第一次有。
本打算花点时间心疗的,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决,快得都有些不适应。
我释放了自己的情绪,朋友生气不生气,不担心了,随她去就好。
跟她说了该说的,如果她还不知道去释放烦恼,整天看外在的对错好坏,那么心情不好,就是自寻烦恼了,我帮不了她,只能祝福她。
还有一个事情要记录下来,关于豆豆的。
我们坐地铁,刚上去的时候人比较空,豆豆和张同学都有座位。
后来人上的多了,离得远一些的地方有位爷爷。
朋友对豆豆说,你如果能去把那位爷爷叫过来,把你座位让给他,我就送你一双鞋子。
豆豆梦寐以求一双公主凉鞋,就鼓起勇气走过去,拉了下那位爷爷,还叫了他一声。
但是地铁里比较吵,她的喊声不突出,拉一下,人家也不在意,就没理睬她。
她退回来之后,没有勇气再去一次了。
张同学看到,就过来。我们鼓励张同学去,她也不敢,但是她爱吃披萨,我就以披萨作为奖励。 在披萨的鼓动下,张同学打头阵,豆豆在后助阵,去叫了那位爷爷来。
可是功劳是张同学的,豆豆不高兴了,她的鞋子泡汤,下了地铁,开始掉眼泪。
朋友安慰她,你很勇敢,已经去做了,只差一点点,鞋子我还是买给你。
我不同意,说事先说好的,你没完成,就不能买鞋子,今天你已经很有进步了,下次再继续。
本来她只是伤心鞋子没有,这下把怨气发我身上了,是妈妈不给她买,然后又扯到妈妈不爱她,只是把她当工具。
豆豆一直很好沟通,就算有情绪,讲讲道理就好。 我从未见豆豆如此哭过,好像积累了千年的委屈、不平和伤心,一泻而下,永无止息。
她絮絮叨叨、哽哽咽咽地说,妈妈只想推开她,要她快点长大,离开妈妈,一个人生活,妈妈嫌她碍事,就想着能自己一个人生活,妈妈不爱做饭,就期待她长大了能做饭……
又牵扯到,徐阿姨的爸爸、妈妈,就是把徐阿姨当工具的…… 我从未想过,她的小脑袋瓜里怎么会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念头,大脑这个东西,真是害人啊。
我跟她解释,那是妈妈开玩笑的,妈妈那么辛苦,难道就是为了养个工具?
如果是当成工具的话,妈妈老了,应该把你紧紧拉在身边啊,这样才能发挥工具的作用,怎么还会把你推开,不要你养老呢?
好不容易平息了。
事后我想到,她说的话也不无道理,在我内心,我真的觉得,养她只是我的责任,赶紧养大就好,我就自由了。
现在她还小,我到哪都要带着她,想去的地方去不了,想参加的活动参加不了。
我还很渴望,她不在我身边的日子,多么自由,完全可以做自己的事情,心疗就心疗,静坐就静坐,熬夜就熬夜,不用做饭,睡到自然醒,没有人打扰……
虽然觉察到,我渴望她不在,是我没有活在当下,是我的烦恼,所以去释放过。
但内心还是有那么一丝丝在,所以才会开那些玩笑。
否则,为何只开这样的玩笑,而不开那样的玩笑呢?
任何一句话出来,都是内心有了,才会去说,才会去做的。
真的,一丝丝都不能有,有一丝丝,未来都会洪水泛滥,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真感谢这次机会,让豆豆爆发,也让我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这次旅游,还有一个事情值得记录。
刚好遇到生理期,去之前还带了止痛药,想着旅途劳顿,在外面不比家里方便。
哪想到,这次生理期,居然一点点痛都没有,破天荒头一次。 只在游完乐山大佛回来途中,有点难受,马上跟那种感觉在一起,很快就好了,只持续了几分钟。
除此以外,真的可以说没感觉,如果说有不舒服,那就是身体有一些乏力。
这次真是出乎我意料,看来痛经的那点小尾巴要消失了。
从前前后后,近一年来,针对痛经进行的心疗来看,并非一帆风顺,起起伏伏不断。 一个痛经,就如此纠缠,那些患癌症、重症的朋友,要从身体的病痛中,还原心灵的自由,真不容易。 真心敬佩他们,真心祝福他们。
幸好我一直在学习心疗理论,问题出在哪里,自己大概也知道,虽然一时做不到,但毕竟在继续。
身体出现症状,说明经络的堵塞已经很严重了,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完全疏通。 所以,不能把心疗当成灵丹妙药,服几颗即可,唯有一途——持续不断,持续不断,持续不断。
终有一天,功到自然成。
其中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不能带有欲望,不能抱有期望,完全放开。
唯有这样,才能真正释放。
任何欲望,任何期望,都会添加心的紧张和恐惧,这些本来就是堵塞的根源。
任何治病的说法、期待,都会添加欲望和控制,心疗不治病,实在是妙! 旅游中,身体上的问题还有一个。 在酒店睡的第一晚,早上起来,头有些胀胀的,隐隐的不舒服,马上心疗。没一会就好了。
第二晚早上起来,头严重了些,除了胀,还有些痛,也是马上心疗,活动一阵后,也好了。
第三晚早上起来,更严重了些,胀,并且痛。
除了心疗,还能怎么办?不去在意它。
这次有个体会,就是淡化那种体验,不需要跟烦恼情绪在一起,直接就淡化体验,好像整个人往后退的感觉,这么做,痛会淡化。
可能我对痛的体验还是太深刻,毕竟头痛伴随了我那么多年,还是没能真正接纳,技巧上用各种方法,程度减轻,但无法根除。
减轻已经很不错了,我很满意,毕竟心疗后,头痛完全在承受范围之内。
就这样持续了两天,完全不痛了,恢复了正常。
这些是身体上的一些状况。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对自我的一丝丝隐瞒都不能有。
任何心念,一闪而过,不要隐藏,要面对,暴露,即使再不堪,比如我的爱占小便宜,斤斤计较,锱铢必究,妄图蒙混过关,侥幸心理……
从此以后,都要如实面对。
它们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只需要有面对的勇气,面对的时候,就是释放。
一丝回避,都是要命的毒药。 静萍:
你看你痛经,那段时间蛮好了,后来又痛了,又比较厉害,因为在这个问题上,你触及到更深的东西了。
你刚开始做心疗,释放了表面一层,感觉好很多,没有问题,因为你不触及最深的地方,你就不知道,最深的地方,它们都在。
你现在触及最深的地方,大爆发,牵动它的时候,已经在融化它,在消散它们了。 所以这次旅游中,你一点都没有感觉了。
往往疼痛最厉害的时候,就是最后突破的时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