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尽人皆知,历史上大大的有名。包公在64岁那年发病,13天后,不治身亡,如此迅疾,后人往往猜测,嫉恶如仇的他是不是让人给报复了呢? 当然,这只是猜测,直到包公墓被发掘,答案也就揭开了。 在考古人员找到包公墓前,关于包公最后葬在哪儿有两种说法:一是河南,这是他老人家战斗过的地方;二是合肥,这是他老人家的家乡。两地争论不休,都在抢“原产地”的商标。
1973年,答案终于揭晓。当时,合肥钢铁二厂扩建,发现周围有古墓葬,当时文物保护的意识还没有现在这么强,“死人”必须要“搬家”,于是,文物部门进行了抢救性挖掘。 但是,考古人员忙活了半天,只发现了一个很小的墓,里面两块墓志铭,一堆乱骨头,这既让人惊喜,又让人泄气。惊喜的是,墓志铭虽然遭到了破坏,但是还能看出来这是包公和他夫人的墓;泄气的是,这分明是被盗过了,啥都没有,一堆乱骨啊。看来,大清官死后也没的安生啊。而且,让人疑惑的是,包公生前那是干到了军队二把手(枢密副使)的位子,死后也不会这么憋屈吧。
后来,世代看守包公墓的守墓人告诉考古人员,真正的包公墓不在这里,此处是他的迁葬墓。为啥要迁葬呢?因为遭到了盗掘,而且是古人干的,官方组织的!
哪个官方?这么猖狂!宋朝的死敌——金人所为。当时历史记载,金兵入侵庐州时,对他们痛恨的北宋高官的墓葬进行了疯狂盗掘。很显然,包青天也没能幸免。 最后,在守墓人的帮助下,考古人员最终发现了包拯的家族墓地,其中有他的老妻、儿子、儿媳、孙子等,大大小小12座,出土了瓷器、银器等文物50余件。
包拯的墓志铭洋洋洒洒3000多字,墓中出土的遗骨,据考证应该就是包拯的,专家还推算出包大人的身高,大概165CM,经过检测,也没有中毒的迹象。包大人应该是自然死亡。
1987年,我国著名建筑师潘谷西先生重新设计了包公墓,将包青天迁葬到了包河东南边,占地3公顷,古朴庄严,十分幽静。
“一身正气冲天地;两袖清风鉴古今”。包公墓虽然历经劫难,但后人永远不会忘记他。谁说清官不到头,清官永远值得人们怀念和敬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