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虚瘀痰毒病因病机

 荆簪芒鞋 2018-09-30

  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也是临床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中医药防治AS的疗效已得到医学界的认可,所以找出AS的中医病机,针对性治疗是中医防治AS的关键。根据文献研究和笔者临床经验及实验研究,从虚淤痰毒论治AS,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浅谈如下。

  1、动脉粥样硬化的概念
  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动脉发生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导致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AS常累及大、中型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局部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和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退变和钙化。
  AS是长期缓慢形成和发展的,表现复杂,病变可出现活动、进展、静止和消退等变化。总的可分为早期和晚期两类病变。早期病变公认的是脂质条纹,即脂纹,也有人提出胶样病变和微血栓也是AS的早期病变节律结构,或称横纹也与AS关系密切。晚期病变公认的是粥样斑块或称纤维斑块和复合病变。

  2、中医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
  中医没有AS的病名,主要包含在“头疼”“眩晕”“脉痹”“心悸”“胸痹”和“中风”等疾病中,临床中以心脑血管病为主,也可见于一部分周围血管病。病人多表现眩晕,头疼,肢麻,心悸,胸闷,气短,语言不利,半身活动障碍,颈部不适,心前区疼痛,下肢跛行,阵发性疼痛,舌质红、苔多白腻边有淤点,脉多沉细、细涩、弦紧等。中医多数学者认为,AS的主要病机是气虚血淤,痰淤互结,脾虚湿盛,痰淤化毒,肝肾阴虚等。我们根据文献报道,病例回顾性研究及临床经验实验研究,把AS归纳为虚-淤-痰-毒的基本病机。

  2.1  动脉粥样硬化与“虚”
  AS的病人大多数是中老年人。本病的发病原因,多因人到中年,气血虚弱,阴气自半。气虚则血运不畅,脉道不利,血脉失养。阴虚则虚火灼津,津亏液少,脉道干涩。所以中医以益气、养阴为原则治疗AS。主要中药有人参、黄芪、丹参、麦冬、五味子等。经实验证明,这类中药能明显降低AS家兔血清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S指数(AI),明显降低血浆LPO含量。病理观察也显示,益气养阴中药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减少血管内膜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的形成,从而明显减小粥样斑块面积[1]。

  2.2  动脉粥样硬化与“淤”
  近几年研究认为淤血和动脉硬化关系密切,血脉不通,心血淤阻,血行不利易致AS,应用活血化淤药物治疗往往取得良好的疗效。
  AS的发生发展, 以动脉壁内皮细胞(EC) 损伤为始动因素, 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和平滑肌细胞(SMC) 增殖为主要环节, 脂质浸入, 动脉壁弹性纤维破坏, 引起动脉管腔狭窄为病理结局。这些病理改变属于中医学“淤血”的范畴。有研究表明, 以血淤为主的冠心病患者, 冠状动脉均有器质性病变,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显著冠状动脉狭窄的比例高达94%[2]。有人对73 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辨证分型, 并与冠状动脉造影所见进行对比分析后指出, 73 例冠心病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淤表现[3]。我们经过动物实验证实, 活血化淤方药有调脂、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EC、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及消退粥样斑块等作用。

  2.3  动脉粥样硬化与“痰”
  AS的首要因素是血脂过高, 脂质代谢失调, 高脂血症。临床多表现为头疼、眩晕、恶心、肢麻等。此《内经》称为“膏人”“脂人”, 脂质摄入过多, 利用、排泄失常, 均可使血脂升高而为痰浊。“无痰不做眩”,中医认为AS的病机与痰浊有关。现代医学认为, 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是AS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有报道提示: 痰证病人的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 体内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痰浊型患者, 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 , 以及LDL 等含量均明显高于非痰浊型患者和正常人( P< 0.001)[5]。临床中我们应用化痰祛淤中药治疗高脂血症、冠心病,取得明显疗效。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化痰祛淤中药有降脂、调节细胞因子等,有抗AS作用。

  2.4  动脉粥样硬化与“痰淤”
  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首先明确了“痰淤同病”,痰浊内生,易阻碍气机,气机不利则淤血内生。《症因脉治》中又明确提出痰淤互结可致心胸痹痛,可见,痰淤互结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证候关键,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高血脂、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免疫功能失调等因素导致血管内膜损伤,血液的脂质可通过血管内皮间隙或损伤的部位渗入并滞留于血管各层,渐而形成脂质条纹及胆固醇结晶 (痰浊),同时血管内膜损伤激活促凝物质、抑制抗凝物质,引起血管强烈收缩和血小板聚集(血淤),痰淤互结,着于血脉,血脉之痰淤结块,即成AS斑块[6]。

  2.5  动脉粥样硬化与“毒” 
  毒邪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常发生在内伤杂病的基础上, 多由诸邪蓄积, 交结凝滞而成。并认为毒邪瘀阻络脉是AS病位深, 病情重, 病势缠绵难愈的机缘所在。研究表明, 感染、炎症与AS和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具有

  一定的相关性。 慢性潜在性的感染诱导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黏附因子的表达, 可能是刺激AS炎症反应的始动因子之一[7]。中医认为感染、炎症是毒邪所致的病理变化,反应了与AS的相关性。有研究认为, 动脉粥样硬化属热毒内盛, 痰淤阻络, 而选用复方莶草合剂以清热解毒、利湿通络, 通过降脂, 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 抗炎、抑制免疫损伤等, 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表明清热解毒类中药可用于临床防治AS。

  3、虚淤痰毒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病机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AS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较复杂,但主要集中在血淤、痰湿、毒邪等方面。我们通过临床二十余年的经验和实验研究,认为AS是气虚在前,气虚不能运血,血脉不通,血液淤滞。血水同源,血脉不行,痰湿不能运化,痰凝气滞,痰郁化火,火热之极可成热毒;痰湿内蕴,湿热之邪长期不解也可成湿热毒;邪气长期蕴结不解亦可化为毒。临床中病人表现复杂,往往虚证和实证兼见,痰淤症互见等,找出中医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病机的实质,对今后抗动脉粥样硬化高水平研究会出现新的突破。 可见气虚血淤、痰湿、热毒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因,益气活血,化痰解毒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治法。

  3.1  动脉粥样硬化与淤痰毒 
  淤血、痰浊,毒邪三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具有密切关系。津血同源, 痰淤相关, 痰淤互结, 郁久腐化,则凝聚成毒,从而形成淤痰毒相互交结的病理局面[8]。AS其病理表现为高凝状态、氧自由基的损伤、高脂血症、微循环障碍等病理变化,日久不愈,就会蕴久成毒, 形成淤痰毒相互交夹的病理状态。这就体现了AS与淤痰毒之间的关系。

  3.2  不同时期辨证不同 
  AS的形成是一个较复杂的动态变化的病理过程。在不同病理阶段, 淤血、痰浊、毒邪三者所表现的程度也不一样。AS发生的过程是动脉内膜先有损伤,脂质代谢失调,脂质沉积, 继而纤维组织增生, 以致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这一过程就是中医所说的气虚血淤,痰浊黏滞于血脉之内, 留而不去, 凝聚成块的过程。早期多辨证为气虚血淤痰阻,根据虚实不同程度辨证用药;当AS形成后, 表现为管腔狭窄、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时, 则多辨证以淤血为主, 痰淤凝结, 在治疗上强调活血化淤, 辅以化痰。

3.3 辨证论淤痰毒
  就AS与淤痰毒的关系而言, 尤其是毒邪, 医学界大多理解为热毒, 究其原因, 或认为现代人心理压力大,致肝气郁滞, 气郁化火。吸烟、饮酒、多食肥甘厚味皆生痰,痰淤交阻,瘀久化热,热极生毒;或认为痰淤化热, 久而蕴毒等等。因而在治疗上重视清热解毒药物的应用, 如黄连、贯众、穿心莲等。但AS从淤痰毒论治不可单纯拘泥于热, 应注意根据临床症状表现的不同及体征的不同进行辨证,分清痰、淤、热的程度,找出痰淤热辨证的规律, 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摘要:认为湿热体质是动脉粥样硬化重要的发病基础,并以清热化湿消瘀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良好疗效为佐证,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病机进行再思考和再认识,认为湿热内蕴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易患因素,湿热化瘀是其主要病理环节,清热化湿消瘀法理应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治则,不可拘泥血瘀证的框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共2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