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是老年病?跟年轻人无关? 你可能不知道,中青年卒中的发生率在逐渐增加。 目前,青年卒中年龄划分尚未有公认的年龄段,年龄上限的界限从30~65岁不等,在最近的文献中最常见的是50~55岁。 有了这些症状,你可能卒中了 症 状 卒中是一个综合征,症状来得十分快。心源性脑卒中患者可能会在几秒内出现肢体瘫痪,患者有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预兆,如爬楼比较喘,有胸闷胸痛;动脉夹层患者其颈动脉会出现撕裂,会有剧烈头痛的症状(患者可能有偏头痛的病史,但发生卒中时的头痛与以往不同,吃药也无法控制)。但不是所有的卒中患者都有预兆。 诊 断 目前缺血性脑卒中最好的检查方法为头颅磁共振,同时目前最好的血管评估方法是高分辨磁共振,既能看到血管,又能看到管壁。但要注意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做高分辨磁共振检查,这需要临床医生的警觉,如发现中青年患者发生头痛及Horner征(表现为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裂狭小、眼球内陷,患侧额部无汗),就需要高度怀疑存在血管病变,尤其是血管夹层,要进行磁共振的检查。 中青年卒中危险因素有哪些? 中青年发生卒中的常见病因与老年人群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心源性 这是中青年人群发生卒中最常见的原因。脑中的血栓通常来自心脏的结构性病变,常见于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律失常、卵圆孔未闭等,其中卵圆孔未闭导致的年轻人卒中的发生率较高,占25%,但不是所有的卵圆孔未闭患者都会发生卒中。 2 血管来源 如动脉夹层、血管壁发育不全、Takayasu动脉炎(即无脉症)等都可能导致血管撕裂、血栓继发性梗死,最终引起死亡。脑动脉夹层是中青年卒中非常重要的病因,但十分容易漏诊。 3 静脉系统血栓 此类血栓较常发生于年轻女性中。当女性在怀孕过程中或口服激素类避孕药时,雌激素可使血中多种凝血因子升高,造成血液高凝状态,引起卒中。 4 吸毒 吸毒易造成患者的血管损伤,最终导致卒中的发生。 如何预防? 三个“避免” 1、避免进行超出能力范围的体力活; 2、避免按摩,如泰式按摩等,不规范的操作易导致血管的撕裂; 3、避免感染,卒中发病高峰在春夏或秋冬季节交替易发生传染性疾病时。 饮 食 为预防患者复发,建议少油清淡,参照“地中海饮食”,红肉摄入少一点,含胆固醇高的食物每天进食限量(如蛋黄一个左右)即可,可多吃些瓜果蔬菜和不饱和油脂。 一般来说,只要是健康均衡的饮食即可。 药 物 中风患者1年内再次复发的概率为25%,很多患者会再次中风的很大原因是用药依从性不够。 一般来说,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调脂药物、抗动脉硬化的药物以及治疗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药物是需要长期服用的,患者不可擅自减药、停药。 运 动 1周至少保持3次以上,每次30分钟左右适量的体力运动,不要过于激烈,保持心率在170-年龄(次)。 韩翔,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副理事长,上海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神经科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病学专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颈动脉学组常务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移动医疗分会委员。美国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院(MGH)和日本爱知医科大学加龄医科学研究所访问学者,研究中青年人卒中的病因(如颅颈动脉夹层,血管炎,PFO等)及诊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新机制探讨;缺血性小血管病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和病理学研究;颅颈动脉夹层的影像与治疗;颅内外大动脉狭窄的诊治。 门诊时间:每周三下午 来源 | 家庭用药 2018年9月 文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韩翔 编辑 | 刘芸 |
|
来自: 昵称41082923 >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