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户拜访-让销售手册变成你的终极武器

 北极熊788 2018-09-30
18:02

我相信在销售里面做的时间长的,就能听懂这句话,包括我们在阿里的时候也是。特别是新人。我个人,是非常不主张出门什么都不带,就带张嘴。大家别误会啊,什么都不带,不是说你包都没有。我是说,在拜访的过程当中,什么资料啊,这种东西,都不带,就是带张嘴咔咔讲一通,然后走了。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就是从第一个逻辑来讲,哪怕是说这个新人他的技能啊能力啊,综合条件比较高,那我们认为,你什么都不带,从这个商务礼仪角度来讲,也不是特别合适。特别是销售,有时候还承担了整个公司的Marketing或品牌传播者的这么一个角色,当时在阿里是有明确的规定。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讨论的话题是什么呢,就是关于Sales Kit,就是销售手册。那我要想表达一下,销售手册在整个销售的过程当中,它的一个重要性。我认为啊,它有三个点。

第一个我们都知道,就是有时候我们谈客户谈到一个关键部分的时候,可能你就差什么呢,你就差一个证据,证明我们的这个产品有多么多么好。网络化一点,就是叫好评,叫好评如潮,那你得有图有真相啊。这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当你说到一个点的时候,如果你又有图,又有视觉的部分,能够来对应语言的部分,遥相呼应,它就会成为一种佐证,这个时候效果特别好。如果你老是说,他又看不到,对你表达这东西一定会大打折扣,这一点我们是非常有感触的。如果我们再上升一个level,比如物理学,就是视觉体系和语言体系,实际上他是两个很独立的体系,但是他俩的交叉是非常有学问的。当我们用语言在表达某个事的时候,如果同时用户耳朵在听、眼睛在看,这个时候他大脑里面形成的图形和单单听觉所构成的图形、或者单单视觉所构成的图形是完全不一样的。当然这个也不是我发明的,这是有科学的证明。就像看电影,如果你只是看画面,没有声音,在你脑子里面形成的一个图形只是一个模型,但如果声音加上画面,你形成的是另外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讲,当我们跟客户沟通的过程当中,用户只能通过听觉其实是不够的,再加上视觉那这是perfect完美的。

还有第二点,就是有时候我们在谈一个比较严肃比较敏感的话题的时候,或者是特别谨慎的时候,包括那些数字性的东西。我们一定得有些相关材料,给他留下作为一个参考。因为有的东西,客户是不可能现场就能够去认可或者不认可。有的东西看到图像那我就认可啦。有的呢,特别是些行业性的东西回去之后,他自己说不定还要去百度搜索。这个时候我们说,那好,那我这一份就留给你了。其实也是引导他要去往这个方向去思考。这也是小的一个技巧吧。

第三点也是我前面开头说的,最起码是一个商务礼仪。那我们说大,我们中华民族,你去串门儿,没有空着手的,你空手去对别人也是一种不尊敬。第二呢,咱说的再小一点,今天的sales和以前不一样了,今天你还担任着整个公司的Marketing,担任你品牌的布道者和传播者,这也是一种形象嘛,对吧。你去拜访一个客人,最起码你要给客人足够的尊重。用户看不看是一个逻辑,但是我们带不带是另外一个逻辑。所以我觉得销售手册,它的这个重要性它是摆在这儿的。

关于怎么去制作这个Sales手册,其实我倒想给大家来分享一下。过去啊,我们在阿里的一些经验。当然现在这个时代不一样了,工具越来越多了。而我们那个年代的销售手册比较传统,因为大家都知道那个时候我们sales比较穷啊,笔记本电脑买不起,因为太贵,好几万,简直是奢侈品。那那个时候怎么办呢?我们通常会打印,用A4纸把我们想要讲的业务啊,产品啊,用打印纸的形式把它打印出来。大家都知道,我们当时卖的这个产品本质上是个网页,那一个网页,有很多的可以点击的地方,那每个点击进去之后呢?又是另外一个页面,二级页面,三级页面,那我们等于是全部打印出来,才能还原一个完整的产品。在那种情况下我们是什么,我们是用胶带纸把打印纸的首尾相连,这样可以排的很长。有的网页打印出来之后要好几米长哎,作为一个销售材料,我们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手风琴。因为它可以拉开,可以合上,就跟乐器里面那个手风琴似的。可想而知,在那个资源或者是技术比较匮乏的时候,我们也是在想办法利用什么形式给用户去做展示,用户才能看得明白。我们想了各种办法,最后发现这个办法是挺管用的。

所以我要重点想说的,不是说Sales手册的这个形式。因为今天的形式还很多,比如说ppt呀、Word呀,现在还有很多流行什么iWatch的,这种基于手机端的页面,包括一些flash。今天的科技,在制作Sales Kit这个方面真是比较多元化。但是我这里要谈的不是说,制作这个Sales手册的这个形式,我们想谈什么,什么是Sales手册。也就是说这个手册它的目的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这里面放什么内容?我觉得这个很重要。至于它的形式,只要适合你就可以了。

那好,那我们再来看看就是Sales手册在整个销售过程当中,它是起到什么作用?我总结下来,有两大核心目的,非常重要。

第一个就是展示。就像我今天是卖电视机的,那我总不能背这个电视机去拜访客户吧。我怎么展示呢,我怎么给他看呢。好,我通过一个VCR或者是图片也可以。也就说你是卖什么的,你总得给客户看看,不管你卖的是个实际的东西,还是个虚拟的东西。那当然有人说了,哎,我卖的就是一个新东西,我包里就带着,那这更好。我想表达的是说,有的产品,有的行业,比如说像这种服务性的产品,虚拟产品,互联网产品,一定得有演示。这是一个很基本的目的。

第二个就是佐证、证明。这个我觉得非常重要,就像我们前面说那样。

如果还要说,第三个也有,我觉得这个也很重要。就是一个完整的销售手册,实际上就代表一个完整的销售思路。过去我们在阿里的时候,对于这部分的训练是非常非常的严格的。比如说我们在临近毕业的时候,我们都给学员留下一个作业。就是你要去制作属于你自己的Sales Kit。我们前面说了,当你知道公司的业务了,你也知道这个产品了,什么都清楚了,这个时候你要去奔赴战场的时候,你的武器装备可以有。所以Sales Kit实际上就是每个sales自己的武器,就那把枪。由于每个sales的风格不同,制作Sales Kit这个版本就不同。每个学员必须要亲手把这个装备给他研发出来、设计出来,而且还要讲出来。你不能只是说,啊我做好了,行了,我就走吧。不是,你要怎么使用它,就是一个装备的使用方法,我们现场全部要模拟一遍。大家可以试想一下我今天去谈任何一个客人,我如果事先没有一个思路,这事儿就成什么事啦?就好比是叫脚踩西瓜皮,我溜到哪是哪。那就太散了,效率很低,做很多无用功。那,什么时候效率高?就是我去谈任何客户,我先不说是针对客户什么状况,就是我有一个基本的一个框架,有一个很核心的销售思路。就像我们总结下来挖需求、剖产品、讲故事,然后就是提签单。我总得有思路,但这个思路里面,得往里填入很多内容。

所以说每个sales呢,都要去学会去制作出属于自己风格的Sales手册。最后我们发现真的是不同的风格,你看有孔雀风格、猫头鹰、无比熊还是老虎,你看不同销售性格的sales,他们的手册都不一样。那,一个好的销售手册,实际上就等于是把你现场要表达的思路,用手册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而不是说,这个销售手册和你的思路是不同的,它应该是结合一体。这点我希望大家一定明白。真正的销售手册和你的思路是融合一体的。反之我今天讲完这东西以后,我一定就能想得到你们销售手册是怎样的?它是这样一个关系。这是第一点,千万要记住。

第二点,既然是一个完整的销售思路,那么也就说你整个思路是怎样的,在这个手册里面可能你内容填充就不一样。比如说我的销售思路是第一步,我要一句话讲明白我们公司的一个实力。那好我怎么去证明我公司实力呢,我要放什么内容、我要放什么图片、我要放哪些数据来证明我公司实力。比如说我的思路里面第二部分是产品。那我要是怎么安排?那当然,对于很多sales来讲,他现在这个时代不一样了,产品文档都是公司提供的。这里我要想说一句,就是公司提供的只是一些业务知识业务资料,我们说的是,属于我们自己Sales Kit就是我们的武器装备,这还是不一样的。

第三,一个好的销售手册既然是一个完整的销售思路,那么就意味着说,我们一定要学会把这个思路或者把手册控制在一个时间段之内。也就是说,假如你做完那个手册以后我让你讲完,你需要花多少时间。这里面呢有很多版本,比如说用我这个版本,讲完它要15分钟。那这里面呢大家可以去调,有的是半个小时,15分钟,5分钟。这些东西以前都是我们训练的必备的科目。

最后一个部分,就是怎样使用它。说到使用,真的是比较有技巧啦。我经常发现很多人不会使用这个Sales Kit。其实正确的使用啊,还真的是能够让你做到事半功倍。我们打个比方,有时候把Sales Kit拿出来,摆到桌子上打开。然后有的人,他就是找不到,比如说当他讲到某一个话题的时候,他需要快速翻到这一页,他翻不到,说明他不够熟练。我们以前怎么做的,就是我嘴巴到哪,我手就能翻到哪,而我眼睛是不可能盯着Sales Kit看的,我眼睛要盯着用户的眼睛看。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自己的手,眼睛和嘴完全在那本册子上,其实你完全不知道用户是在看还是在听,你说了也白说。所以你一定要训练到什么程度,就是你嘴巴到哪,你的手啪就翻到哪。当你说到了,我们公司啊,在哪一年获得了谁的投资,这个手一翻,就能翻到这一篇文章,或者就能翻到这个图片。你啪一指,你眼睛要看着用户,你要看他的反应,你要看他的变化,你能捕捉到好多东西,有助于你接下来做分析做判断。

所以以前我们都是这么训练,整个Sales Kit一定要练到很熟。但通常有很多sales他不练,讲的什么,你看我们这公司,就前两天刚刚得到一笔巨额融资,是谁投的呢?你不相信啊,你等会儿我找给你看,你等会儿啊。哎在哪儿呢?哎呀坏了,这个在什么地方呢?哎呦,这个时候,场面很尴尬,你懂的,场面非常非常尴尬,其实用户心里就想笑。有的sales翻错了,明明讲的是这个结果你翻的那里去了。咱先不谈专不专业,我觉得还是人性,就你不尊重我。换位思考你坐在office里面,今天有人过来向你推销某个东西,你先不说这个东西你喜不喜欢、你买不买、你要不要。先谈一个基本的逻辑,如果这个人进来以后连这个东西都说不清楚,实际上你会认为什么,这是对你的不尊重。而不是说,这东西不好说,他不专业,我觉得这跟专不专业,还是没有关系的,首先我觉得最基本的就是你对人家是不尊重。也就说你是干理发的,你给我说剪子不会拿,那你这个就是做我不尊重。甚至再说一点,你对不起的不是我,你最对不起的是什么,是全世界的理发师,你是在侮辱他们。哎就跟画画一样的,你说我是个画家,好,结果你把这个葫芦画成瓢。你最对不起的不是这支笔,不是这个纸,其实你最对不起谁,就是画家这两个字。

所以说我们以前在阿里的时候对sales的这个培养和训练,在这部分也要求非常严格的。甚至我们把这件事情上升到职业操守。我们不希望给客人留下一个感觉,阿里巴巴的sales原来是这样子的。我们希望给他塑造一个,正面积极的,全新的sales的一个形象,这是当时我们做这件事情的一个目的。那当然了,这个事情在业务上一定能够起到帮助这个不用说了,可是我们当时做这件事情,再说一说在那个学校里面就是去培养用户,培养这个sales怎么去做手册,怎么使用,甚至可以毫不客气地告诉你们,就是我们在去做演练的时候每个学员必须上台,全部要去演示一遍甚至要演示五遍、六遍、十遍、n遍。 因为是要考试的,这项考试不通过,对不起,你不能上班,你不能毕业,你们哪里来哪里走,哪里回去。至少我们不能用你,很严格。所以在那个年代,其实很多很多,我们拜访过的客人,哪怕最后没有跟我们合作,都会对我们这家公司的sales是双手点赞的,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也就说在那个年代,很多人对公司的了解,对阿里的认知,其实是从sales开始的。并不是像今天这个互联网这么发达,可能我们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了解这家公司。这一点我们作为前阿里人是非常自豪的。我记得很清楚,就在那个年代,我们开黄山会议,所有客户聚在一起去开会的时候,很多客户就很激动,说我跟阿里巴巴合作,除了在业务上得到些东西以外,其实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每次通过和我们的sales打交道,总会觉得说为什么阿里巴巴的sales总是那么有激情,总是那么的正能量,学识渊博,积极向上。为什么我公司的这个sales就不如人家呢?

我们的客户很多时候都问说你们的公司是怎么给你们洗脑的,你们怎么会天天那么有激情,你们怎么不知疲倦,你们就跟个机器一样的,永不停歇。为什么我招的人就不如你们厉害呢,你们老板到底是谁?到底给你下了什么套啊,你们是不是传销公司?客户各种疑问,其实不是这样。首先核心是什么?我觉得首先我们做sales的一定要对得起我们这份职业。销售这个职业,它已经不是一年、两年、十年了,它的发展历史,应该是百年以上了。当我们还没有出生以前,其实就有很多人在做这个事情。我们要尊重它,这个职业是有操守的,得需要我们每一代的sales把它给传承下去,然后在留给下一代。

今天讲到这个销售手册,可能我会多讲一点。因为一个好的销售手册,就是能代表你自己的一个风格,代表你完整的一个销售思路,你是怎么谈客户的,你就用这个sales手册的形式把它做出来。那么怎么去使用它更好呢,就说你肯定是要去训练的。嘴到手到,然后眼睛要看着客户。那同时呢就说Sales Kit你要经常更新,有人说了,难道我不用手册,那我就不能签单了吗?不是这个逻辑。其实这是一个习惯吧,你只要成为习惯就好了。当然啦,现在销售手册的这种形式比较多样化了。应该来说现在科技的进步,对我们这一部分的帮助是特别大。

总结一点就是销售手册,对我们整个的销售过程,它的价值是非常大的,应该说跟我们的业绩是紧密相关的。那有关这部分呢,我们今天就聊到这,我们下期再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