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宁一小学敲钟用的铁板,文物专家见了痛哭流涕:找了30年的国宝

 张占立图书馆 2018-09-30

导读:在古代社会,通讯、交通都十分落后,为了快速传递边疆的军事警报,我们的祖先发明了烽火狼烟的传递方法。如果遇到敌人入侵,边境的烽火台立刻点燃狼烟,然后一个烽火台传送到另一个烽火台,很快将警报传到内陆,做好迎敌的准备。

除了烽火台之后,古代还有一种传递消息的工具名叫云板,一般用铜或铁铸造,能够敲击出声音。根据史料记载,云板最初是在寺庙中召集僧人时的敲击工具。直到宋朝时期,才开始用于传递军事消息。根据史料《俗事考》中记载,宋太祖赵匡胤“以鼓多惊寝,遂易以铁磬……即今之云板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宋太祖赵匡胤由于常年在外打仗,一听见战鼓的声音就以为是要打仗了,根本睡不着觉。所以宋朝统一天下之后,赵匡胤就下旨用铁磬代替战鼓传递消息,就是现在所说的云板。

到了明朝末年,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在首领努尔哈赤的带领下逐渐变得强大起来。公元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正式与明朝决裂。在与明军作战的过程中,努尔哈赤也学习明军,建立了一整套用云板传递军事警报的制度。

清史专家通过研究发现,努尔哈赤时期,八旗官兵已经能够熟练的使用云板传递军事情报,为他们在历次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努尔哈赤能够从一名少数民族的首领,迅速成长为割据一方的大汗,很大程度就在于他能够学习明朝的先进技术,然后运用于侵略明朝的战争中去。所以后金王朝才得以快速壮大,并最终统一了全国。

努尔哈赤时期的云板存世量非常稀少,主要是因为年代久远,并且云板的材质大部分为生铁铸造,极易生锈腐蚀,所以能够完好保存到现在的云板,历史文物价值将不可估量。

时光穿梭,岁月流转,新中国建立之后,全国的博物馆为了增加馆藏文物,开始面向全国征集珍贵的传世文物。1955年,沈阳博物馆的文物专家前往辽宁省海城地区征集文物,当路过当地一所小学的时候,文物专家偶然看到了一位敲钟的老师,立刻被他手中拿着的铁板所吸引。

经过简单的清洗,铁板的正中央露出了一行字:“大金天命癸亥年铸牛庄城。”看到这行字之后,文物专家激动的泪流满面,大呼:“就是这块云板,我们已经足足找了30多年,没想到今天在这里见到了。”

原来这块不起眼的铁板,竟然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的云板。原来,在1924年修订的《海城县志》中,对这块云板有清晰的记录:天命八年(1623年),努尔哈赤的八旗军攻占辽宁南部地区后,在石城、牛庄城、沙井等地,利用投降的汉人工匠,铸造了很多军事报警用的云板。 其中一块云板在1922年被人发现,一直保存在海城他山公园,后来在战争年代遗失。

经过专家仔细辨认,确定这件云板就是当年铸造的其中之一。最后,经过文物专家和学校协商,用一个新的铃铛换来了这块云板。现在这件云板就保存在沈阳故宫博物院,是国家一级文物,同时也是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参考文献:《清史稿》、《明清史料汇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