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日常美学闲谈

 追梦人7v9hl8d0 2018-09-30

兼听。哪怕与你的认知发生冲突

思考。不止步于自己的思维舒适区

公众号“无处不哲学”编辑

文/ 张生祥   来源/“无处不哲学”哲友赐稿

摘要:

我们所培养的美学情感与对日常美学和物体的结论性判断,常会对众人的生活产生一些的严肃性的后果。

其一,它们将引起人们对自身生活状况的热心关注;

其二,这种有意识的关注与培育势必会引发我们对自然与环境方面的审美偏好,从而采取行动以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 



日常美学闲谈

张生祥/文

  

       一般认为,审美物体不是由一组特殊的物体组成的,而由我们的态度与经验决定的。正如杰罗姆·斯妥尼茨所说的那样,这种看法会最终促使我们认为,“任何事物,无论是感觉到的还是认知到的,无论它是想象的产物,还是概念性的思考,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从根本上讲,都可能成为引人注意的有审美价值的物体。” 保罗·兹夫发表了同样的看法,他认为,“任何可见的事物都具有审美价值”,其中包括,“在风干的粪堆上沐浴阳光的牛蝇”。


       按照这种说法,我们会颇有趣味地注意到,今天的美学大部分都与艺术有一定的联系。如美学家托马斯·来滇认为的那样,“尽管许多美学家们认为美学的价值不仅仅限于艺术,然而那些思想家们却把艺术普遍地视作他们讨论的焦点了。” 实际上,美学的主观性常常受到艺术的定义、艺术表达、艺术家们的意图、艺术与现实、艺术与伦理学以及与每一个艺术介体等有关问题的支配。结果,非艺术的美学就被边缘化了,它们只在我们谈论美感与审美体会时才被加以留心。


      然而,即使对非艺术物体与活动的讨论,我们也经常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其是否与艺术相像、是否与艺术相关上了。比如,在讨论体育运动中的美学时,我们难免会质疑:是否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能被理所应当地视作一种艺术形式?甚至有人提出把大多数“既不把烹饪与艺术一视同仁,又不愿抛开高深理论下堂做饭”的艺术家们同“数百年来把自己视作艺术家们的厨师们” 进行新的纵向比较。


     值得理解的是,非艺术的物体与活动的美学往往是通过与艺术的比较来加以解释的。原因很简单:不管怎么样,艺术美学一直是我们熟悉的参考框架。然而,这样的比较是要冒风险的。即如果长此以往,那些非艺术的物体就会被视作是“衰退”的艺术,常常会沦落到缺乏以下一些艺术特征的地步,如:结构的连贯性、表达力、观念的体现以及创造性与新颖性等。结果,这些非艺术物体至多也只能被视作一些“类似艺术”的东西或被视作二等艺术了。我发现,这种表述模糊对艺术进行划分等级的做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与审美有关的方面,对美的多样性的追求与颂扬比把审美观限于有价值的美的物体上会更有回报和富有成果。不同的艺术需要不同的“艺术外貌”。我相信,审美物体的多样性通常要求我们用多样的方法对其加以多样的分析。


     忽视审美物体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的做法会限制审美的视野,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对待现代西方美学理论方面,它是一种极其狭隘的看法,它预先把艺术世界制度化,并对一定的文化与经济条件也进行了假设;其次,它通过暗示只有那些与艺术相关的物体才值得理论上的分析的做法,过分地对美学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限制。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论述中把这个问题提出来。


     首先,它把对物体的审美仅限于观察的基础上了。大多数非艺术物体和活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以及自然行为都有着一定的联系。与制度化的艺术世界不同的是,这些行为具有普遍性。在一个与我们文化相同、拥有明晰的艺术世界的文化中,尽管不是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机会接近或认识艺术世界,但是,对艺术的体验往往局限于为实现那些目的而设定的特殊场合。相比之下,我们所有人都在从事着日常活动,与非艺术的物体打着交道。阿诺德·伯林特对此做了这样的评述:“自十八世纪以来,选择一件艺术物体的习惯与把它同其周围环境分离开来的做法,一直就强调对非艺术物体审美的忽视。然而,这种做法与西方世界和非西方文化里对美学普遍性的认可的做法相左。”其他的作家也同样指出,巴厘文化与因纽特文化缺乏西方式的艺术理念和艺术家,因为他们保持着对自身的日常行为与日常用品的审美观。同样,传统的中国文化对日常用品、现象与活动的美化,为我们审视那些被艺术美学忽视的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在我们模式化的艺术体验中,我们对物体的审美主要受传统看法与艺术家对材料的控制影响。例如,对油画的欣赏,我们只能在其直立的情况下,把它限定在由木架框起来的画布内对其单面进行欣赏。无论它散发出的油漆味是多么的新鲜,无论它与周围的墙纸或画布反面的关系是多么的和谐,无论它有多么大的诱惑力,但它终究还是被有意框起来的艺术作品。与此类似的是,我们所欣赏的室内交响乐,也只是由那些与舞台艺术家们创作的乐谱相协调的各种声音组成的。尽管室外的交通噪音、观众的咳嗽声、空调机吹出的柔风拂过面部的感觉以及观众座位的质感都是我们生活体验的一部分,但还是被我们有意地忽视了。尽管人们在什么样的物品是艺术作品的一部分的问题上各执己见,但一般认为,一件艺术物品的存在已经或多或少地为我们展示了某种特定的结构。


     相比之下,非艺术物体因为缺乏一些对应的条条框框,而成了“无骨架”的东西,使我们有机会成为审美物品的创造者。正如罗纳德·赫布本所指出的,我们为非艺术物体的无骨架特征(诸如它缺乏统一的构思等)付出的代价,可以通过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我们看见的物体建构成美的作品的方式来加以弥补。比如,对足球比赛的欣赏可以包括球迷们的欢呼声,炙烤着我们的脖颈的炎炎烈日,以及热狗的香味。除此以外,还包括一些准艺术性的因素,诸如运动员的身体运动、角逐的刺激性以及具有戏剧性的破门得分等。同样,我在德国波鸿市留学的体验让我深深感受到,这个城市始终散发着浓厚的“地方气息”:烤肉与面包的香味,地铁从城市底下传来的震动与轰鸣,喧闹的出租车以及静谧的乡下驯马场。尽管我们可以有意地忽视所有这些的存在并专注于观赏它的建筑物。我们还可以在很小的范围内创造各种非艺术的物体。如在享受绿茶的清香的时候,我还可以把对茶碗的视觉、触觉以及品茶的咂咂声结合成美的物体。




     我们日常的审美体验并不像打点整齐的包裹一样一下子涌现出来。我们对其各种专有特性的了解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通过视听的“高级感觉”来得到的。比如,我们可以静静地欣赏一场古典音乐会或者一场戏剧表演,而且我们也可以观赏一幅油画或木雕时不去触摸它、移动它和握住它。但是,当我们观赏一幅油画或欣赏一场交响乐时,最适合审美的与最有收获的东西也许并不适合于我们从事的日常活动。现今流行的以艺术或以观众为中心的美学也不能用于解释对日常用品与活动的审美体验,它们在审美上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而且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切身实践着。


     在这一点上,传统的中国文化在用肉体和精神来共同体验美感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例证。它们包括用身体感知季节变化和天气状况时的细微敏感,融入社会的家庭道德与学校纪律,以及在老式中国澡堂洗澡时的“某种幸福感、以及周围环境与自我的和谐感”,而这种身体上的感觉又是“超越洗澡效果与身体上的洁净程度的。”


     茶艺就是一种典型的日常审美活动。目前,尽管茶艺已被确定为一种艺术手段,但它还是一种无框架的审美体验,它不仅鼓励参与者而且还要求他们从迥然不同的因素中创造出一种审美体验。它们包括一些预定的用品,如茶社、茶具、花饰以及点心等,但是,其它一些如天气、鸟鸣或敲打屋顶的雨声以及茶客之间的自然交谈等特色的成分就不受任何人的控制。这种艺术手段也需要参与者们的各种身体活动,如穿过茶园、洗手和漱口、走进茶屋、手端茶碗、品茶时发出咂咂声以及品尝点心等。我们只有在心境淡化自然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地感受到。杭州的“龙井问茶”处就是体验这种茶艺的好去处!


     从日本的茶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西方范式化的艺术与日常物品和活动之间的第二个区别。即茶艺美学注重每一个场合的“独特性”(日语词为ichigo ichie,意为“一种场合,一种聚会”)。也就是说,任何审美物体都不是永恒的,它常带有我们日常审美体验的某些特征。食物会在数分钟内消失,天气变化无常,衣服的花样几乎每天翻新,身体也逐渐老化(尽管我们费尽心机地想延缓这一过程),以及房间常常被打扫的干净整洁等。又如凯文·麦尔谢奥尼在他对国内美学讨论时指出的,“与类似于油画与诗歌的艺术形式不同的是,这些范式艺术的内容在完成后的几个世纪里都一成不变;而日常的审美物品会被赋予生命、会被雕磨、会被研究,而且还可以被改造,只要它们一天天地消逝。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少有这样的物品,让我们“冻结”并“保持它的原貌”,好像它们就是艺术品似的。当然除了那些与国内艺术作品极其相象的物品,如古式的家具,水晶花瓶和昂贵的珍宝等。


     相比之下,艺术的永恒存在只是相对的。对它们的解析和评价也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但我们认为,物品本身的特性始终是一样的。因而,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魅力常存,虽然该曲的表演方式不时地更迭,指挥换了一茬又一茬。像油画和雕塑这样的物理性物体在老化和磨蚀,但大体上我们还是通过气候控制性保存、保护和修补的方式尽量使它们保持“原貌”。


     我怀疑,我们对永恒艺术的迷恋情结,可能源于柏拉图时期发端的在西方占据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论。与世界的变化性、无常性、暂时性与发生性等特征相比,它更偏向于把永恒性、稳定性、存在性作为现实世界的显著特征加以推崇。然而,现实世界是永恒的这一看法并未得到普遍接受。相反,许多非西方传统坚持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现实世界是永恒流动的、稍纵即逝的、运动变化的和短暂性的。佛教与道教就是坚持这种观点的最典型的例子。


     我注意到,易变性与短暂性在某些文化审美传统中尤其受到欣赏。日本文化是这方面最突出的代表。去过日本的朋友告诉我,日本人的日常审美观有时候近乎达到怜香惜玉的地步,某些事物的美丽因为过快地消逝而倍受人们的精心爱护。因而,最受钟爱的、易逝的事物就成了美的象征。比如飘落的樱花、暮霭、雨丝、雪花与清风;秋日的落叶和其它一些尤其具有衰老特征的材料等。所以,我们的日常用品与活动的变化与易逝不会损坏它们的审美价值;相反,它们却能提高我们的审美意识,增强我们的审美体验。




     艺术物体在以下这个方面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物体与活动:尽管它们经常为功利主义目的服务,然而,它们被创造出来并得到欣赏主要是因为它们具有审美的重要性。但是,除了一些纯粹是观看性的体育项目和其它的娱乐形式以外,大多数日常用品与活动被创造出来并被我们使用或者首先为我们的非审美的其它的目的服务。我们清洁我们的厨房与浴室是为了保持卫生,是为了烹调和食用有营养的食品;挑选衣服是为包暖与舒适;制造、使用和欣赏家具与灶具是因为它们各自具有功能性的用途。 


     谈到这一点,那些主张某种以艺术为中心的审美理论家们会提醒我们,如果我们与日常生活中人们关心的实际问题保持距离,采取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的话,我们只能关注于那些日常物品与活动的审美价值观。毫无疑问,我们能,而且有时候我们就是这样做的。例如,我注视着我的瑞士军刀,对我来说,它就像一件艺术作品。然而,这样做会由于过分地限制多种感觉的输入而使它的审美价值大打折扣,因为我们把所有输入的感觉都整合进了我们对这件物品的日常审美体验里了。一把小刀的审美价值不仅包括它的视觉效果,还包括它在我手上的感觉,这由它的表面质感,重量以及协调度等因素决定的,但最重要的还是,我怎样才能用它平滑地轻松地切割东西?同样,我们也可对打开一件生日礼物的审美体验加以考虑。我们需要好几个步骤才可以把这个包装完全打开。这些步骤要求我们在打开的过程中,既要保护和隐藏其中的内容;同时还要求我们在逐步暴露内部物品的时候,保留某种审美的诱惑力。它的审美吸引力只能通过打开包裹这一过程来显示。


     正如这些例子所示,审美与实用是不能简单地分开的。因而,尽管我们认为以下是正确的,即各种实用与功利目的与我们日常的体验紧密相连,但是,这样的整合不会损坏审美的价值。我认为,那种只凭一时热情把日常物体与活动同它们的环境分离开来,并把它们视作为特殊的审美目的而创造的艺术物体,来认可其审美价值的做法是一种误导。


     目前,日常物体与活动的主要的功利性目的具有了其它的涵义。因为,它们之创造与履行主要是为了实现实用的目的,如同大多数网络一样,它们不会传播或表达某种观点、看法、世界观等。虽然有关艺术的意义的争论持续不断,但不可否认的是,艺术品是一种工具,艺术家们通过它们试图传播或表达某种远见、观点、态度或看法。


     然而,通过进一步地仔细观察,我们就会认识到,一些重要的交流与表达的确在通过日常物体与活动来发生。实际上,我们生活中那些看似没有美感的日常事物受到审美范围的影响相当显著。例如,在像婚礼和丧礼这样的各种礼仪与仪式上都表现出的各种宗教虔诚、不同的生活态度以及通过色彩的选择、音乐、服装、背景、仪式的组织方式等表现出的人际关系。不管我们能否发现这样的仪式上的审美是多么地夸张和肤浅,但美学仍然在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们也应该想一想,在对一个人做出判断时,我们会时常依赖美学。不管结论理想与否、明智与否、正确与否,我们确实会趋向于通过评价他或她的外貌,对一个人的品质做出道德上的评判。在看见一个不修边幅、毛发脏乱而且污秽不堪、衣衫褴褛、穿着皱巴的人时,我们会对他做出一项判断。有时也许会缺乏根据和过于草率,尤其是如果我们有理由认为他的确值得一看,或如果他以这种模样出现在一次工作招聘会上的时候。然而,在不同环境下,我们也许会认为,他在通过他的外貌在“表白”自己。如果一个女主人的庭院常年杂草丛生,室内脏乱不堪的话,难道我们就不能以同样的方式做出一个否定性的判断吗?或者,有时候我们并不如此依赖她的一言一行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而是依靠她的行为方式,如她的嗓音的高低、面部的表情以及她在干各种体力活(如开门与关门)时的举止等。说实话,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时,往往会看他的外表是否具有美感,而在中国古代宫廷时期对一个人的评判时更注重道德价值方面的判断方式,后者主要通过他或她的审美能力与对美的感悟能力的判断来进行的。然而,我发现,我们拿别人对美的表白来评价他们的品质、德行、能力与看法的行为方式是多么的狭隘和突出。 


     由于同样的原因,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物体来传达某种道德品质。观赏日本的上菜方式,我们就会发现,大多数的花样主要取材于茶艺的美学。食物的味道、质地、搭配,不仅体现了日本人在尽量发挥配料的天然性时对大自然的重视程度;而且还体现了他们在邀请客人一起用筷子进餐,享受决定用餐顺序的乐趣时的周全考虑。与此类似的是,日本式的包装同样也体现对材料本性的重视,而且采用了分步打开的方式让收到包裹的人感到乐趣。


  在阐释艺术时,尽管艺术家的生活与我们对物体的理解有关联而且有必要,但我们还是仔细地把我们对艺术品的判断同对艺术家的判断区分开来了。然而,我引用的这种有关日常物体和活动的传播方式与表达方式经常被视作是个人品质的体现。而且,那种要求我们在取得对这些事物的审美体验时把自己的兴趣施加给别人的提法是不合理的。换句话说,日常物体与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美的外观就可以充当某种传播与表达的工具,它不同于艺术借以表现自己的方法。


     我们所培养的美学情感与对日常美学和物体的结论性判断,常会对众人的生活产生一些的严肃性的后果。

  其一,它们将引起人们对自身生活状况的热心关注;

  其二,这种有意识的关注与培育势必会引发我们对自然与环境方面的审美偏好,从而采取行动以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 


本文由哲友张生祥老师原创赐稿,公众号“无处不哲学”编辑发布


相似内容阅读请点击

空寂:日本民族审美哲学的最高境界

☉ 从死狂到物哀—日本花道精神

☉ 中西宗教中的漫漫终极审美之路


哲人哲语

美学和环境之间的联系是挑战性的。 ——阿诺德·伯林特

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