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知道范仲淹是个政治家,但是他这首诗写尽相思之苦,看完落泪

 渐华 2018-09-30

古时候交通落后,通信也不方便,想见一个人很不容易,甚至想寄封信给心中思念之人都很难送到他手中,因此我们看到很多古诗中,写出了诗人饱受相思之苦的那份无奈,让人看了很是心疼。

宋代名家范仲淹虽然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曾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的深明大义的句子,但他也有柔情的一面,在《苏幕遮·怀旧》中,他就表达了自己思念故乡的心情。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先看上阙,整个上阙都是在写景,但是很少有诗人是单纯的为了描述环境而写景,大多是在借景抒情,并且我们从他描写的景色中就可以看出,当时是微凉的秋天,天上白云朵朵,地上黄叶铺路,水上倒映着秋天的景色,秋风吹过水面起了一阵微波,仿佛笼罩着苍翠的青烟,夕阳照在山坡上,湖面的水好像和远处的天连成一片,但是附近的小草不谙人意,一直蔓延到夕阳照不到的地方。

上阙是委婉的借景抒情,到了下阙就相对要直白的多了,人在异乡,想起家乡的亲人,心中就难免黯然神伤,回忆起自己在外漂泊的这些年也是十分不容易,这种思念之苦只有在夜间做个好梦才能缓解,但是这又怎么可能呢?简直就是一种奢望。

再看最后三句就更直接了,在月光晴朗的时候跑到高楼去,独自一人靠着椅子休息,心中的思念之苦愈发浓烈,唯有借酒消愁,但是喝进肚子里的就,很快就变成相思泪流了下来,酒和泪的转换让人心生感慨。

在我们的认知中,范仲淹是一个有勇有谋的政治家,为何会写下这样多愁善感的诗篇?这和诗人当时的经历有关,当时的皇帝让范仲淹到一个偏僻、边缘的地方工作,那里出来范仲淹以外,还有许多在外漂泊多年,没有回家的异乡人,范仲淹想到自己的家人,看着周围的人们,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让大多在外打拼的人产生共鸣的诗。

虽然说真情实感最能打动人,但是写作技巧仍是不能缺少的,仔细品读范仲淹这首词,可以看出,虽然诗人是在表达思念之情,但是也没有太多的苦大仇深,反而有些大气,描写的环境也相对开阔,用词直接大方,在心酸中又透露出一种洒脱

这首千古佳作是否有打动到您的内心,中秋佳节刚刚过去,身在异乡的人们相信会有更多感触,面对经典,用心体会,一定会有更多收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