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量子力学上有哪些著名的实验?

 昵称tfKn5 2018-10-01

通过实验学习量子力学是个不错的主意。下面我就按照时间的线索大致捋捋有哪些著名实验。我这里入选的范围比较宽泛,以期给出更广的历史视角。

量子力学诞生前,19世纪最大的物理学成就是电磁学,电磁学统一了电、磁、光三种现象。并随之伴随着电灯、电报等技术发明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这个领域的著名实验有:

1814-1825年,夫琅禾费向慕尼黑科学院展示自己编绘的太阳光谱,光谱学是后来发展原子物理学的基础。

夫琅禾费在演示他的光谱仪。

1884年,巴尔末发现了氢光谱公式,这个公式及更一般的里德堡公式可以由著名的玻尔模型推出来。

1879年,迈克尔逊利用旋转镜法精确地测量了光速,得到的数值是299910公里每秒,随之在1887年,迈克尔逊和莫雷完成了著名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根据传统的机械波的概念,波动需要介质,那么对光波(电磁波)而言,这个介质就是所谓以太,但“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并没有找到以太。这个实验可以被后来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所解释。

除了电磁学和光学,热力学在19世纪也有很大的发展。

当时科学家研究的一个课题是“热辐射谱”,热辐射就是不同频率的电磁波的集合,当温度为T的物体处于热平衡状态的时候,它辐射出来的电磁波的强度和频率存在一个关系,当时的德国科学家(维恩)和英国科学家(瑞利和金斯)分别基于不同的假设得到了两个分布公式,但这两个公式对实验曲线(鲁本斯)吻合的都不是很好。

与鲁本斯有密切合作关系的普朗克于1900年10月19日向德国物理学会汇报了自己的新公式——普朗克公式,同一天鲁本斯的最新测量结果也在会议上公布。

1900年底,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并通过量子假说推导出了普朗克公式。从此量子力学的发展正式拉开了历史的序幕。

克鲁克斯管(阴极射线管)示意。

在19世纪真空技术也有了重要进展,基于真空技术,人们可以做出灯泡,灯泡是必须抽真空的,否则灯丝会很快烧断。如果在灯泡里再插入一个电极作为阳极,灯泡就会成为阴极射线管。从灯丝(阴极)跑出的电子加速撞在阳极上,阳极会发出X射线(1895,伦琴)。而如果高频的光照射到阴极上,则可以从阴极中激发出光电子(光电效应:1887,赫兹)。如果我们让阴极跑出的电子加速,跑的很快很快的话,就是加速器。

1897年,汤姆逊测量了阴极射线(电子)的荷质比(e/m),发现比质子(氢离子)的荷质比大很多,说明电子的质量比氢离子的质量小上千倍。1899年,汤姆逊还证明光电子就是电子。

在汤姆逊工作之前的1895年,塞曼研究了光谱线在磁场中的分裂,洛伦兹假设物体里存在着自由运动的电子(金属电子论)解释了塞曼分裂,并估算出了e/m的取值,这个工作和汤姆逊的工作一起使得人们相信在物质中普遍存在电子。

原子是物质结构中的一个基本层次,1869年,门捷列夫提出了元素周期律,并发布了一张元素周期表。发现新元素并确定元素的性质是化学家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张现代的元素周期表。

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铀盐具有放射性。所谓放射性就是物质会放出和X射线类似的具有穿透能力的射线。随后居里夫妇发现了钋和镭等具有放射性的新元素。

根据放射性穿透能力的不同,可以分为α,β和γ三种射线。

1909年,卢瑟福等用α射线(高能He核)照射到金属箔上,发现部分高能α粒子会被金属箔以大角度反射回来。卢瑟福实验说明原子中的正电荷集中分布在原子的极小区域,这就是原子的有核模型。

卢瑟福的工作是打开微观物理世界的重要一步,人们发现根据经典物理学很难解释原子有核模型的稳定性问题。

1913年,玻尔提出了原子结构的玻尔模型。通过定态(原子中存在确定的量子化的能级),量子跃迁,量子化等概念,玻尔解释了氢原子光谱,X射线特征谱线等不同物理现象。

并且定态概念,很快就被“弗兰克-赫兹”实验(1913)所证实。这本身是个歪打正着的实验,因为弗兰克和赫兹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并不知道玻尔模型。

“斯特恩-盖拉赫实验”示意,从教学的角度,讲这个实验可以直接介绍矩阵力学,因此是个更现代的教学法。

斯特恩-盖拉赫实验(1921)也是为了验证玻尔模型做的,发现银原子磁矩的取值确实也是量子化的。这个实验也比斯特恩和盖拉赫当初设想的要意义深远,因为它说明电子存在一个新的内禀性质——自旋,其取值只有向上和向下两种可能。

1925年,乌伦贝克和古德施米特提出了自旋概念,并解释了反常塞曼效应。但要完全理解自旋的意义,还要等狄拉克出场才行。

玻尔模型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它还不是一个系统化的理论,并且很难推广到多电子的情形。1923年,德布罗意提出了量子力学中的核心概念——物质波,德布罗意认为电子必须被描述为一种波动,并用驻波来解释量子力学中的定态。

物质波,或波粒二象性是量子力学中的核心概念,与之相关的物理实验,可分为两个系列。一个系列是光的粒子性,包括:黑体辐射(普朗克分布),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等。另一个系列是电子(或粒子)的波动性,包括:原子光谱,戴维逊-革末实验,中子衍射实验等。

戴维逊和革末,费曼的双缝实验也可以看做是戴维逊-革末实验的变种。区别是双缝实验是费曼出于教学和研究目的提出的一个理想实验,而革末实验是历史上真的被做过的实验。

既然电子是个波,那么就需要写出电子满足的波动方程。这个任务是薛定谔首先完成的,1926年薛定谔写出了著名的薛定谔方程,薛定谔方程就是一个偏微分方程,但薛定谔的这个方程并没有考虑狭义相对论。

在薛定谔之前的1925年,海森堡及其合作者,玻恩和约旦就已经完成了量子力学的第一个版本——矩阵力学,海森堡的思路是不从位置、轨道等经典物理概念出发,直接对实验观测到的各种跃迁几率幅写出方程,海森堡的工作最初是很晦涩的,但在玻恩等加入之后,物理意义变得逐渐清晰起来。

波动力学比较容易被初学者理解,矩阵力学适合做研究,应用的也更广。现在很多人说,玻恩是量子力学发展史中被低估的一个大师是有一定道理的。

1928年,狄拉克完成了相对论性量子力学(狄拉克方程),解释了自旋,并预言了反粒子(正电子)。狄拉克是量子力学的最终完成者。除了狄拉克方程,狄拉克δ函数,表象理论,正则量子化等都是量子力学中的核心概念。并且狄拉克的工作也是通向量子场论和费曼路劲积分的关键一步。

狄拉克是一个特别谦逊的物理学家,比如他曾盛赞一旦有了薛定谔方程,所有的材料和化学问题“原则上”都解决了,其实这句话用在他自己的狄拉克方程上才更贴切。

1932年,安德森在宇宙射线中发现了正电子,这是对狄拉克方程的直接验证。

在量子力学基本完成之后,物理学家又开始从“哲学”的意义上对量子力学进行反思。这里面最有价值的就是爱因斯坦的工作,爱因斯坦通过构造一个量子纠缠态,说明量子力学是一个不具有“局域实在性”的理论。

爱因斯坦本人是不喜欢这个结论的,后来玻姆等试图发展量子力学的隐变量理论,但这些替代性理论如何在实验上与正统的量子力学区分是个问题。1964年,贝尔提出了一个不等式,使得区分隐变量理论和正统理论成为可能。

1982年,Aspect通过实验检验了贝尔不等式,实验表明量子力学确实是非局域的,即爱因斯坦关于量子力学的个人偏好是错误的。

Aspect实验示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