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惯性世界】DARPA发布原子-光子集成项目建议征集书, 研发非GPS定位导航技术

 开朗的ET 2018-10-01

鹰,搏击长空而无畏。
鹰,大千尽览而敏锐。
鹰,动如雷霆而持重。


海鹰资讯,力求以鹰一般的气魄、视野和迅捷去打造专业的情报资讯,让繁复世界中最有价值的情报尽收眼底。


百年来科学技术的爆炸式飞跃,海陆空天事业的迅猛发展对惯性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成为惯性技术进步的巨大推动力;而惯性技术的进步,又推动了海陆空天事业的发展,成为其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之一。


海鹰资讯<惯性世界>栏目,旨在为大家分享关于惯性的科普知识,讲述惯性技术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海、陆、空、天等领域的应用。欢迎大家多多关注!😊


据Military Aerospace网站2018年8月1日报道,美军研究人员希望工业部门能够为高性能定位、导航与授时(PNT)设备研发一种相对便携的光子集成电路(PIC),可在全球定位系统(GPS)信号不可用的情况下替代GPS。


7月末,美国国防预先研究计划局(DARPA)发布原子-光子集成(A-PhI)项目建议征集书,以寻求降低原子俘获高性能PNT设备的复杂度的方法。该项目还要研发原子俘获陀螺仪,即对干涉型光纤陀螺仪(FOG)进行物质波模拟。



DARPA官员表示,可靠PNT是美国军事任务的关键资源,影响通信、导航、侦察和电子战(EW)等领域。


PNT信息一般来自GPS导航卫星,但这种方式容易遭到敌军干扰和破坏,因此需要另外的技术手段作为补充。时钟和惯性测量单元(IMU)的准确度在短时间内与GPS相当,而这就是A-PhI项目的意义所在。


DARPA研究人员希望用光子集成电路替代原子物理器件背后的光学组件,同时保持必要的原子俘获、冷却和操纵能力。


原子系统是最敏感、最精确角度传感器和时钟的基础,但这些设备一般比较笨重、体积较大、复杂度较高。DARPA希望在不降低精度的前提下,使用便携式设备实现原子俘获。


过去,科学家尝试去除光学元件、将剩余元件小型化,再进行紧凑集成的方法,但这样往往会降低设备的性能,且环境适应性也变差。易于制造、芯片成本较低的光子集成电路可以很好地替代光学系统,并且与传统自由空间光学校准灵敏度没有差别,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A-PhI项目旨在验证紧凑型光子集成电路是否能替代高性能原子俘获陀螺仪和原子俘获时钟中的传统自由空间光学部分,且不会影响性能。该项目还将验证这种采用光子集成电路的原子俘获陀螺仪,不仅系统尺寸显著减小,角灵敏度和动态范围方面还会优于原自由空间技术1个量级。该项目聚焦两个技术领域,一是研发光子集成时钟样机,二是研发基于Sagnac干涉原理的原子俘获陀螺仪。




本文选自《国外惯性技术信息》2018年第4期




《国外惯性技术信息》(双月刊)由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承办,旨在及时反映国外惯性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应用情况。刊物主要刊登国外惯性仪表、惯性系统、惯性导航、惯性制导、惯性测试等方面的相关技术及应用信息,为我国惯性技术的发展提供信息支撑,促进我国惯性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