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之谦的留红处理

 聽雨軒sjh 2018-10-01

赵之谦的留红处理,几方白文印评析,疏密对比无失衡之患

“疏可走马,密不容针”是印坛论章法的名言。它的重点在讲疏密变化。如果要从篆刻作品中选择这一类作品,则赵之谦的白文印无疑为首选。

请看所附的几方赵之谦的白文印,疏密对比都非常突出。例如“北平陶燮咸印信”(图1),疏处大块留红,大气空阔;密处密集粘连,真的无容针之地。

图1:北平陶燮咸印信

赵之谦习惯于把留红集中处理,压缩在一起出现。比如这方印中的“信”字,要是换一位作者无论如何也不会在这里出现两块留红。这个字横笔粗些完全可以作满白文处理,赵之谦是化零为整。“咸”字也有这样的情况。

这样的处理固然大胆,可是在印面协调方面是不太容易的。赵之谦也有刻意过分之处,但更多的还是一种特色与优点。他的这种处理也是分场合的。比如“甘泉汪承元印信长寿”(图2)一印,留空虽多,但注意到了字与字关系的清晰,每一处两字交接处都不让留红见面,章法格局紧密而不混乱。

图2:甘泉汪承元印信长寿

又如在“赵之谦”(图3)、“谭平定”(图4)等印中,他注意到了留红位置的错落呼应,对比突出但无失衡之患。

图3:赵之谦

图4:谭平定

赵之谦这种章法上的特点是他的创造,并且对赵叔孺等后世印人产生过影响。但他局部字法往往过分,不适宜在创作时直接照搬,这一点是值得注意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