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果真的不会错乱:叹息!两户人家的不同命运结局

 愿生安乐净土中 2018-10-01


故事发生在广东某市,时间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

当时有一户人家,在我们那里是大户,因为他们家原本就是地主,更有海外的亲戚,所以生活很富足,在当时,大部分人都挣扎在贫困线上时,这一家人已经有录音机彩色电视机了,都是从香港带回来的。

当时还没有改革开放,外地许多农民由于贫困无法维持生活,拖儿带女地出来讨饭,因为她家富有,所以常有讨饭的人到她家门口来讨饭。

按理说,这一家衣食无忧,给点吃的不是什么难事,但这一家的女主人是坚决不给的,不仅不给,还鼓动周围的街坊邻居们不要给,谁要是不听她的给了,她就骂人,说人家装阔。

有一天,一个中年男人带着几个小孩上门讨钱,他们个个衣着褴褛,蓬头垢面。

这几个小孩中,有一个小孩样子很不对劲,脸色通红,还不时发抖。

男人敲开她的家门,说他的儿子发高烧,希望他们家能可怜可怜他们,给点钱让他带孩子去看病。

女主人看了他们几眼,没好气地说他们是装穷来骗钱的。


村人也围观过来,村里的人看那孩子脸色十分差,确实是病得不轻,但大家都没钱,于是跟女主人说:“孩子都病成这样了,不像装的,你就给点钱给他去看病吧。”

女主人不仅不给,很不客气地叫他们赶紧走开,并叫自己的儿女拿扫把出来驱赶恐吓,说不走就要打人了。

当时,那个男人气得发抖,脸色通红,眼泪都掉下来了,然后他转身带着孩子们走了。

至于这几个人后来怎么样了,没人知道。

大家只觉得这女主人实在是太过分了,不给也就罢了,何必还做得这么绝?

女主人一家,原本是地主出身,家中房产甚多,解放后,她家的一些房产被充公了,由村委会分配给需要的人,其中有一间房子,分给了一个无儿无女、无父无母的孤寡老人居住。

老人一住多年。

后来,政策变了,她们家的房产又可以拿回来了,于是她们就开始驱赶老人。

但因为当时老人的房子是由村委分配的,还没分配下新的房子,老人就求女主人,求她宽限些时日,等分配的房子下来了他再搬,因为他现在就搬的话也是无处可去。

但女主人哪肯通融?强势逼迫老人离开,老人不走,她的女儿们就隔三差五地到老人家里来破口大骂。

有一次,她带着几个儿女,还有一些外面请来的人来威胁老人。

当时老人卧病在床,他们拿了梯子,要上房揭瓦,还用大锤子砸墙壁,说要拆墙,当场就把老人吓得尿裤子了。

老人实在是惊吓不轻,从此天天跑到村委会里下跪磕头求干部们尽快给他安排房子,旧也行,破也行,只要能住人就行。

村委会也无奈,当时并没有多余的空房,只好给他分配了一间很破烂的房子,老人迫不及待地搬进去了,虽然破烂,但他从此就不用担惊受怕了。

只是,或许是经过这一吓,老人没到半年就去世了。

诸如此类地事情,女主人做了不少,这一家做事总是太绝,一点都不给别人留余地。

后来,这个女主人得了癌症,为了治病,钱花完了,没能治好,她每天都痛得死去活来。

她家日子越过越差,连看病的钱都拿不出来了,她就到处借钱,但却没有一个人肯借给她,最后,她是活活痛死的。

她的几个子女,在母亲的影响下,大部分都自私自利,尖酸刻薄,比她有过之而无不及,做事也都很绝,人缘很差,运气也很差。

后来,这个大家庭中,陆续出现早逝的情况,儿女、女婿、媳妇、子孙都不齐全,原本风光无限的大家,没落了。她的这些子孙都没有出息,做着比别人辛苦很多倍的工作,却得到极少的工资。

和这一家相反的,是另一个家庭。

在当时,这家庭非常贫困,夫妻俩生了七八个儿女,靠开个小店面生活,日子过得很清苦。

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