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着的中国 @ 茶。

 dy_xhui 2018-10-01



茶。


 

茶是生活日常裏的愛戀,一旦傾心,早晚不離,日夜相伴。為其癡狂,因其寧靜,文人伴茶留下絕美詩賦,智者喫茶悟道著典成章。

 

茶人本就是與天地精神相往來,接引神明,清朗自在之人。茶者,察也。察, chá ,從mian)從。天(客觀事物或現象)質明。祭祀必天質明。明,察也。故從祭。作為茶人,明覺是為當下的第一功夫。

 

魏晉時期,茶人就被稱為“素業”了。茶既為嘉木,具備仁愛慈悲之性,而愛茶的人,特別是被賦予“茶人”之名的人,心中必有無己大愛,一身正氣,浩然朗朗。慈悲間存豁達果敢,溫婉裏闇俠骨琴劍,多情而達觀。而那些魯莽,放肆,庸碌之人,哪里可以稱為茶人呢?茶人,当时有担当的。



巡山制茶。

我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

亦是守護時光的一個媒介。


                                山房笔记.敬一

 



茶的滋味。

是幽幽花木  丛林溪水


所能营造的。

便是疏离之后的寂静的狂欢。



茶事。

关于道家茶修的研习和内在觀照

恬澹虛無,坐忘無己

 

恬淡虛無 坐忘無己。八個字,絕不僅僅簡單地作為道家茶修的標籤,而其背後展現是一種極具活性的東方文化、美學、哲學之動態演繹與詮釋,是全息而飽滿的生命過程。它可以呈現出一條關乎身心的內在修行之路,並指示著它所要達到的目標與境界,接引我們由此去體證以茶為法門的道家哲學自古以來所傳承的生命氣象!

 


恬淡之美作為藝術審美中的一個美學原則,最早是在道家創始人老子那裏初見端倪的。道家思想所強調的虛靜玄覽,在某種程度上就與平淡陰柔的美髮生了必然的聯繫。《老子》31章:恬淡為上,勝而不美,這裏的“美”就已經超越了五種感官所產生的美。老子的這種以平淡、恬淡為美的原則對後代的文藝和美學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莊子是道家思想的直接繼承人,他同樣對平淡之美作了論述。他繼承了老子的樸素觀,認為“樸素則天下莫能與之爭美”《莊子天道》,可見,樸素平淡的美已經在眾美當中獨佔鰲頭。這裏莊子把恬淡美僅僅作為一個審美對象來探討,同時,他又把這種淡然無味的美擴擴展延伸到了社會生活方面。“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恬然平淡被看成人們社交禮儀中的一個至上的原則。《淮南子·原道訓》:“恬然無思,澹然無慮。” 之後,平淡恬然也被更多的文人墨客運用到了詩文創作中。於此被賦予了一層新的意義。它代表了一種新的意境,象徵了文人們的精神寄託和人生追求。

 

東晉陶淵明可謂是“開千古恬淡之鼻祖”,在他的詩文中,我們不難感受到一種清新淡遠的意境,和陶淵明本人超脫空靜的心志。平淡美被陶淵明演繹地淋漓盡致,那是“噯噯遠人村,依依墟裏煙”的寧靜,是“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的平和,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空靈,也是“此中有真意,欲辯已無言”的靜默。《莊子.繕性篇》以恬養志。靜默通達無己萬物,境界越升形之以外,聖者賢也!眾心所向,眾望所歸,山靈人傑謂之天道,茶於山於水於人於物於道於世間一切的一切,無即有還,有還即無,恬然忘百憂。

 


澹為古澹之澹,非平淡之淡。《老子》雲:“澹兮其若海”,澹為一種廣大,安然;澹是淡中之真味、至味,乃水中之乳泉,真水無香。古人謂:祛邪存正,黜俗歸雅,舍媚還淳,斯之為澹。只有視水為茶之母,茶才能形成道的神韻。清代張大複在《梅花草堂筆談》中寫道:“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水,本自澹;江河泉井之水,各有輕重,各具其性,視水為母,喚茶之性情,知水之澹味,明茶之真性。品水,明心,見性。

澹,使我們去除所有的造作、浮華、修飾,回歸淳樸、自然、真實的本色。味澹而會心,茶飲超越了感官,始終於心性上作功夫,故可藉茶以明心見性。

 


早在先秦時期,老子提出了道家修養的主旨為“致虛極,守靜篤”。 他認為世間一切原本都是空虛而寧靜的,萬物的生命都是由“無”到“有”,由“有”再到“無”,最後總會回復到根源,而根源則是最“虛靜的”,從而認為“虛靜是生命的本質”。眾所周知,道家於事,莫不是重自然而為,以至心身舒爽,不為物累,自然而為並非聽任自然而不作為。而是以一種不刻意的態度而為。不虛偽不做作,沒有太多欲望和情緒;道家於物貴本而舍末,貴素樸而舍智妄,“為學者曰增,為道者曰減。”於是減之又減,便可達到一種自然的境界,心如新生於世,不與物飾,真樸無巧的狀態。中國天人哲學的核心就是修養,生活藝術亦是修養的一部分。中國的茶道成於唐,繼於宋,盛於明,衰於清,其技藝先後有煎茶道,點茶道,泡茶道,但無論年代與技藝手法如何變化,茶始終為修身的飲品,使身體輕盈,使頭腦清醒。恰此符合古代君子、文人、道士、僧眾的理想,致虛守靜,靜能生慧。“虛靜”亦是中國傳統藝術創作所需要的一種必要的態度。

 


“道”與“無”同出一轍,二者都是產生天地萬物的本體,是客觀存在於事物之上的“絕對”。 《道德经》40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于無”。“無”可視為一念,虛有的基因,就如同我們設茶席此舉視為“有”,而這個“有”是源於“想飲茶”的念头,這個“念”即是“無”。道家的玄虛與無為在茶道中亦是。茶與器是道家有無虛實的唯物論,飲茶念起,即設茶席,此時有席是茶,無席亦是茶,器以載道。可終究飲茶是件清簡的事,可極簡到煮水瀹茗而已。無席,無局,僅僅是茶。深諳每種茶品的性味,工藝,製作,山場,瞭解身體與茶的關係,瞭解水的性味以及聽一沸、二沸、三沸時的聲音判斷水的溫度;在相應的節、氣、時,用適合的水,火,法,泡相對的茶,以極簡的器,載茶之道,以熟練的法,行茶之事,以虛空的心,執茶之念,是茶事中至上的“無”,那些“有”不顯於席間之美器,不顯於茶之名貴,不顯於室內的陳設,那些“有”只存於茶人舉手投足間的淡定從容與一盞恰到好處的茶湯中。“無是道家茶修研習中最為深遠豐富的部分。

 

坐忘


“坐忘”是道家為了要在茶道達到“至虛極,守靜篤”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靜法門。受老子思想的影響,中國茶道把“靜”視為“四諦”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時心境達到一私不留、一塵不染,一妄不存的空靈境界?道家也為茶道提供了入靜的法門,這稱之為“坐忘”,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聰明。茶道提倡人與自然的相互溝通,融化物我之間的界限,以及“滌除玄鑒”“澄心味象”的審美觀照,均可通過“坐忘”來實現。

 

無己


道家不拘名教,純任自然,曠達逍遙的出世態度也是中國茶道的處世之道。道家所說的“無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無我”。無我,是從精神上泯滅物我的對立,達到契合自然、心納萬物。“無我”是中國茶道對心境的最高追求。

 

* 茶事的內功

水火 | 陰陽 | 五行 | 八風

自性修煉,自身小宇宙的節律與知性


* 茶事的外功

派別 | 招式 | 套路 | 交鋒

應對性修煉,外部大環境和自性的合一



 





喝當下之茶與天地同在


 

中國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華。佛教強調“禪茶一味”以茶助禪,以茶禮佛,在從茶中體味苦寂的同時,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禪機,這對茶人以茶道為修身養性的途徑,藉以達到明心見性的目的有好處。而道家的學說則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的哲學思想,樹立了茶道的靈魂。同時,還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樸素,崇尚真的美學理念和重生、貴生、養生的思想。

 

 

重生

 

源於道家哲學體系的茶道中,“重生”的思想也體現為“尊人”“養身”,道家重性命雙修,保養身體讓其處於“保合太和”“中正平舒”的狀態也是養德的基本,“人身難得”,所以會有“身家”“身份”“身教”“身世”“身敗名裂”等等詞,生命和身體是一切的根本,這個概念貫穿道家修仙的本末,從服食外丹到修煉內丹的轉衍過程為中醫與養生提供了理論基礎。而中醫的辨證論和全息的“調神”主張小可以調身,大可以治國,重在扶正祛邪,平衡陰陽,讓氣血在身體這個小宇宙內暢通無阻的運行,這個暢通則是健康的保障,而暢通又建立在水火既濟的基礎之上。中醫認為心屬火,腎屬水,水火既濟陰陽平和,天地有溝通才能萬物共生。而“神”在傳統認知裏是主宰外物的,中醫認為神藏於心,心是不會受邪氣干擾的。身體健康,心神安寧是正德正行的基礎,而那些德高望重的古者聖賢們,能流芳千古“精神”得以傳承,也成就了性命雙修。歸根結底就是先養身,養心,達到正德正行,最後“正大光明”。道家茶藝同樣建立在如此的理念基礎上,例如其表現形式在茶具的形式、命名以及對茶的認識上。“風爐”,最早出現於陸羽《茶經》中,形同丹爐,爐腳上鑄刻了“坎上巽下離於中”,這正符合了水火陰陽交集,相互融合的概念,取義“中和”;用於泡茶的“三才碗”始於唐,興於宋,自明清流行至今所謂“三才”即天、地、人。茶碗蓋在上謂之天,茶碗托在下謂之地,茶碗居中是為人。這種“三才合一”,也叫“天人合一”。同時包含了古代哲人講的“天蓋之,地載之,人育之”的道理。居於中的茶碗容水,容茶,也寓意為人的道理——包容,茶碗的出湯起落間,也體現了“重身”和“”虛懷若穀“的道義。對茶的認識上,古人認為茶是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靈芽。天地有涵栽之功而人有培育之功,所以好茶,人一半,天一半,而對於好茶人,則時刻不忘敬重天地,常於草木間,修身修心,敬天愛人。

 

貴生

 

貴生是道家為茶道注入的功利主義思想。在道家貴生、養生、樂生思想的影響下,茶道特別注重“茶之功”,即注重茶的保健養生的功能,以及怡情養性的功能。

道家茶藝建立於道家天人理念與性命雙修的理念基礎之上,固然也有其陰陽屬性,分為茶禮與日常飲,茶禮有儀軌程式,有設席章法,有五行之氣的歸置…;日常飲則沒有太多的規矩,而是從養生貴生的目的出發,以茶來助長功行內力。

 

養生

 

“最深的美學以及科學法則往往是單純的,井然有序的,優雅的,有結構的。”這是哲學家、物理學家懷特的一段摘錄。我將其工整的摘抄到了自己的山房研修筆記上。美學是不會脫離生命而存在的,所以美學的極致也一定是回歸生命本身的。所有的生命,大到宇宙中我們未知的,小到螻蟻,這些生靈構成了我們三千大千的美好世界。再回歸到“人”本身,如何讓我們的生命既有深度又有廣度,大美而無疆?在近十幾年的茶修與古中醫的研習裏,我找到了答案。道家哲學思想引申而出的醫家,仙家早在幾千年千便解決了至高美學與養生養性的命題。而在文人墨客看來,事物的至精至美的極至最後之境便是“道”,“道”就存在於日常之中。就茶道而言,張源首先在其《茶錄》一書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說:“造時精,藏時燥,泡時潔。精、燥、潔茶道盡矣。”他認為茶中有“內蘊之神”即“元神”,發抒於外者叫做“元體”,兩者互依互存,互為表裏,不可分割。元神是茶的精氣,元體是精粹外觀的色、香、味。只要在事茶的過程中,做到質樸求真,玄微適度,中正沖和,便能求得茶之真諦。在此,我們是否可以影射出關於人的“精”“氣”“神”的影子?如此,以茶事供養神情,便是最日常的“修仙”之道,既是養生之道。

 



在莊子的預言裏喫茶暢想

记录制茶体悟的虚实之间





茶是一位修行者,火令其明察,水火既濟之後,交杯換盞間,品的是山水神韻,人心靜定。每年立夏時節,迢迢山水赴武夷,駐回應山房五代制茶世家,予我明察之機,悟茶之理。


中國茶的製作歷來重視陰陽五行之道,“以火助水舒枯木,生水走脈展茶性”這一類的描繪似乎蘊含著諸多道家的精神,又有著濃厚的傳統。或許,當初的煉丹與焙茶存在著莫大的關係。





就茶葉而言,自神農嘗百草到當下的禪茶一味,是其時間;當一顆茶子掉落土中,逐而變成茶樹,亦是時間;當一片綠葉變成一抹茶香,也是時間;當一杯茶,自熱而涼,同是時間。「時間」。「時」,日寸行;表述太陽的運動模式,「間」門中而停,表述太陽相對靜止在某個空間的模式;一動一靜兩種太陽的狀態構成了「時間」。而我們究竟在品茶的「時」還是「間」呢?當下的時間,我只是沈浸在一片葉子的「來龍去脈」裏。


說到一片葉子的來龍去脈,便是一場有趣的相對論。在「做青」這個步驟裏,茶葉需要在篩中被搖動、靜置、再搖動、再靜置、拼篩、反復幾個輪次。靜置的時候,所見是靜,但實為這葉子間的三千大千世界物質幻化的過程,通常被稱之為「走水」;各種物質從梗到脈到整個葉片,見其靜,實為動;而搖動篩子,我們所見青葉曼妙舞動的時候,也是人為喚醒一次,讓其物質從新排列組合,見其動,而實為靜。對「來龍去脈」掌控的玄妙亦是老茶師的經驗所在,也是這一泡茶的「精」所在,而「神」則見後期慢燉的「火功」了。#無牆博物#.時空觀.茶之精神。

可見,制茶是在虛實之間而求真功夫。而喫茶,有六識的身體感受,同時也會感知清靈茶氣,帶來精神上的奇妙體會。虛實之間,博大寂寥。

 

莊子的心齋、坐忘、見獨是走向逍遙之境的途經,他們的共同特徵都是否定通常的認識方法,代之以神秘的直覺體驗,以虛無化的心靈冥合於“大道”,擺脫種種理性羈絆,消除主客之間的對立和界限,由此進入“無所待”的絕對自由境界。莊子思想的核心就是追求心性的自由,心性自由就是個體的逍遙狀態。亦是一個生命稟賦自性的圓滿狀態。如此,這就很像我們專注飲一泡茶,或做一個夢的狀態,可讓人水擊三千裏,扶搖而上九萬裏,自北冥而南冥,坐忘達觀。這是莊子對生命本真的詩意揮灑和恣意呈現,夢是對於現實的詩化,茶亦是。而逍遙不僅僅是心靈境界和精神上的自由,也表現為技藝上的得心應手。莊子的故事裏講了許多類似“庖丁解牛”這樣經過長期修煉而獲得的神奇技藝,體現了人們在生活勞作中的逍遙自得,這也如同我在茶人家習制茶研修茶之精神時,師父只言“看茶制茶,做的多了,自然就有分寸了…”。一句輕鬆的“有分寸了”,或許是從十幾歲當學徒到知天命的年紀方可悟得。

 

制茶之功,既是用水用火之功。放下自己,與茶青一起狂歡,投身一場六道輪回的修煉,便得真味。啜味之功,更是放下自己,於茶湯相容,體驗“無”的豐富,陽光,生態,水土,生長,氣韻,呼吸…尋味於其中,知逝去,曉未來,當下自在。

 

以“茶”的名義無牆博物,制茶,尋味,成了每一年春季的必修課。等風來,便是自己出走的季節,奔赴山水。每一座山脈都是一個有趣的無牆課堂,四氣調神,陰陽應象,異法方宜,藏氣法時…行走而達觀。山水龍脈,是一種精神的延綿,可持續的共生。山水健在,東方美學與哲學即可潛可晟,才會有一方可納桃林的精神歸宿。初心,不過如此。




 

山間有草木,草木間有茶樹,茶最初被神農氏發現,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可曾試想日遇七十二毒是種怎樣的經歷?為何是數七十二而不是八十五或更多?最初發現茶的神農氏為何以“茶”為其命名?悠悠千載,無論太平世亦或戰亂時,茶文化為何就從未被國人遺忘過?我經常於山間行走,因為愛茶,探索其中,採茶制茶都會非常講究時節與溫濕度,綠茶採制於早春時節,烏龍則採制於初夏,有時還會采於仲秋,取其高香之氣,這就如同本草藥材的取用時宜和炮製之法,終究是“采氣”,將當下時空的特性收藏,在需要時取用。

 

《內經.生氣通天論》“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气。”可见,生生之本,则是阴阳与氣,就茶而言,采制大多在春夏,而春夏季相对秋季冬而言,属阳,取其生发之气。而神农氏日遇的七十二毒,则是一种取象比类。试想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其中每一个节气有三候,通常我们所说“气候”,“氣”则是讲节中气,“候”所说的是因天地之气的变化而呈现出来的物候的状态,五天为一“候”,比如立春三候——一候 东风解冻,二候 蛰虫始振,三候 鱼上冰,应南北地域差异,“氣”的往至也会不同,但自然界的小动物和草木是生而有灵的,他们的动向可以让我们了解气候的往至,从而因天之序的顺应自然。二十四节气的七十二候,则是神农氏所遇的七十二毒,回到神农氏的时空当下,春季正是风行时节,伤风,寒热往来,毒虫以及花粉等等因素都会导致身体健康失衡,茶的苦降之气,清热利尿,解毒退热正好能平了春季的风木之气带来的问题,所以“得茶而解之”。

 

而茶之所以称为茶,与“察”“查”音同,并未以“荼”(tu)的读音流传下来,不无道理。这里,先来说说六书造字。“六书”,首见于《周礼.地官.保氏》,清代以后一般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许慎《说文解字∙叙》:“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如此,解构一下“察”字,察,会意字,篆文“”(宀,庙宇)(祭,祭祀),表示在庙宇进行的祭祀活动。造字本义:审视、细究祭祀时显示的神迹。 所以这个察字,大抵在说“觉性”,一些肉眼看不见但能感觉到的东西。所以,“警察”查案子查的是根据作案现场去分析与辨证作案之前与之后的状态,而“稽查”查的是当下,目之所及,眼见为实。这样一想“茶”就变得更有趣了。既能觉察看不见的,又要明查看得见的,这里,又有了阴阳所属,看的见的为阴,看不见的为阳,阴为物质,阳为能量。试想神农氏尝百草,尝了有形的可见的“百草”,但可有“察”觉到气候的变化?百草于能量再加上当令的节气所致,而成“七十二毒”,导致身体寒热往来,既发烧,又怕冷,而得“茶”解之,难道熟悉百草的神农氏不“察”而用,不“察”而解么?他们一定是先“查”而“觉”,再以“察”论证,而求的“茶”可解毒的。如此可以对应六书造字中的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茶字的由来究竟是怎样,众说纷纭,但“茶”在甲骨文中是没有其字的,清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也仅能供我们参考,因为甲骨文的发现晚于《说文解字》。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北京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生病,从宣武门外菜市口达仁堂中药店买回一剂中药,其中有“龙骨”,王懿荣见其上刻有字,倍感惊奇,于是立即命人到药店把有字的“龙骨”全部买回,有目的的进行探索和研究,如此,阴虚甲骨文才被世人得知和重视。1931年北平出版的《华北日报·华北画刊》上发表了一篇《龟甲文》的非实名文章,此后,甲骨文才逐渐被更多学者与考古界深研。

 

喫茶真味,便是如此有趣。茶,初之为药用,而中药的“龙骨”又为文化的追溯和探索开启了一扇门。茶在中国,历来和高深莫测的禅学哲理,艺术文化这种精神粮食有着万千的联系,但茶又平易近人伴随日常,茶可以是唐代煎茶的雍容模样,亦可以是宋代点茶的精致品相,但终了依旧是好茶无邪,真水无香。

 

读《庄子》,已去鲲鹏,唯有扶摇踏雪。

这种感觉,和喫茶很像。


“若一志,

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

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

聽止於耳 ,心止於符。”

                   

              ——引《庄子·人间世》


听之以氣,就如同细品茶韵。听之以氣,是在听什么?茶韵是什么?习茶研茶多年,依旧未曾读到过理性而严谨的解论。尽管茶韵并不是在描述一件理性的事情,我以为至少可以引导习茶者能客观的觉察“韵”。最终,在《庄子》与《内经》以及古音律中,我寻到了答案。


 

        先解读韵字,,篆文(音)(员,圆口的缶),,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浑圆的鼎口。隶书将篆文的“音”写成。《説文解字》:韻,和也。从音,員聲。会意字。所以,“韵”是由“音”而来,音又是什么?《道德经》有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为什么大音希声呢?因为“音”是听不见的。音是“立”“日”,由立杆测影而来,讲的是太阳的运行轨迹,和自然之“率”,而“yun”的读音,又赋予它“運”、“孕”、“耘” 等相关的意义,包括特定时间、空间的地域特性,气候生态,物种物候变化,生长发育过程,人文生活习惯等等……


所以,品茶,而品得的全息信息,称之为“茶韵”,如此,便符合庄子所言的“听之以气”,老子所言的“大音希声”,能看见的,或者道听途说的,或许都不是真实的,唯有“听之以气”,觉察明查一泡茶中的天氣,地气,仁和之气,山水生态环境,山场气候特征,人为制茶方法,方可得其“茶韵”,一泡茶,便坐忘达观,令其知晓茶的采摘时间,当日天气,茶树所处的海拔高度与生长状态,采制方法,甚至一方水土的特点和人文特性与风俗,不是很有趣么?如此,品的已经是茶外之“察”,明的是三千大千。如此,听之以气,观之以音。明心见性。

 

察儒家的茶味 可安身 可立命

察佛家是茶味 可忘我 可空明

察道家的茶味 可清灵 可超脱






——  未完待续  ——


下一期

藏着的中国 @ 茶

从茶事到司察身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