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醉读《红楼梦》醉外篇 石上偈

 历史爱好者驭风 2018-10-02

文/驭风

石上偈

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注释:

1,偈:佛教术语,jì (jié),翻译过来就是颂的意思。定字数结四句者。不问三言四言乃至多言,要必四句。颂者,美歌。伽陀者,联美辞而歌颂之者,故译曰颂。当jié用时,有“勇武”、“动作急促”的意思。

 

2,红尘:东汉文学家班固曾在《西都赋》里写到:“红尘四合,烟云相连”意思是:热闹喧嚣人流扬起的尘土(红尘),从四方合拢,充满全城,尘土与烟云都连在一起。唐诗人杜牧也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宋秦观有词:“纵宝马嘶风,红尘拂面,也只寻芳归去。”。因此,红尘有这么几个意思:繁华的都市、土路车马过后的扬尘、人世间、名利之路。在这里指的是世间,就是纷纷攘攘的世俗生活。佛教、道教常常用“红尘”指人世间。

3,补苍天:源自“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创世女神女娲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相传女娲抟土造人,并化生万物,使天地不再沉寂。女娲氏,开世造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她是一位美丽的女神,身材像蛇一样苗条,以致有些神话学家坚称她根本就是蛇身。传说,女娲用黄泥造人,日月星辰各司其职,子民安居乐业,四海歌舞升平。后来共工和祝融争帝位,共工战败,一怒之下,头触不周山,导致天柱折,地球上除了人类所有生物灭绝,地球两极颠倒,九州裂,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洪水泛滥,大火蔓延,人民流离失所。女娲看到她的子民们陷入巨大灾难之中,十分关切,决心炼石以补苍天。于是她周游四海,遍涉群山,最后选择了东海之外的海上仙山—天台山。天台山是东海上五座仙山之一,五座仙山分别由神鳌用背驼着,以防沉入海底。女娲为何选择天台山呢,因为只有天台山才出产炼石用的五色土娲在天台山顶堆巨石为炉,取五色土为料,又借来太阳神火,历时九天九夜,炼就了五色巨石36501块。然后又历时九天九夜,用36500块五彩石将天补好。剩下的一块遗留在天台山中汤谷的山顶上。

天是补好了,可是却找不到支撑四极的柱子。要是没有柱子支撑,天就会塌下来。情急之下,女娲只好将背负天台山之神鳌的四只足砍下来支撑四极。可是天台山要是没有神鳌的负载,就会沉入海底,于是女娲将天台山移到东海之滨的琅琊,就为今天日照市涛雒镇一带。至今天台山上仍然留有女娲补天台、补天台下有被斩了足的神鳌和补天剩下的五彩石,后人称之为太阳神石。 女娲补天之后,天地定位,洪水归道,烈火熄灭,四海宁静。人们在天台山载歌载舞,欢庆补天成功,同时在山下建立女娲庙,世代供奉,朝拜者络绎不绝,香火不断。 

    原文为:“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lǎn)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淮南子·览冥训》

4,倩:请(人做事)

5奇传:俞平伯先生在《红楼梦心解》中写到:中国小说原有两个系统:一、唐传奇文,二、宋话本。传奇文大都用文言,写爱情神怪的故事。它的发展有两方面,一面为笔记小说,又一面又改编成戏剧,如有名的《莺莺传》之为《西厢记》。话本在宋时,一般地说分四个家数,最主要的是“小说”(这小说是话本特用的术语)和讲史。“小说”更能够反映当时社会的情况,元明两代伟大的长篇小说,如《水浒》、《西游记》、《金瓶梅》都从这一派变化出来的。从《红楼梦》书中,很容易看出它如何接受了、综合了、发展了这两个古代的小说传统。

醉读

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红楼梦》第一回里,引用了个“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作为小说的开端。借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石头,被扔弃在青埂(情根)峰下,因机缘巧合,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在经历了一系列悲欢离合之后,又回到原地,讲述了这么一个传奇故事。

这块石头即明喻贾宝玉,也暗喻曹公自己。补天是个象征,可以理解为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在书里指金榜题名步入仕途。

自古及今,只要不是可以“世袭”官爵,唯一的出路就是参加朝廷的考试。要是考不中,那只能做个贩夫走卒,或者在家务农。曹雪芹有才,可是家被抄了,能活下来都是圣上开恩,只能苟且地活着,老老实实写《红楼梦》。那个贾宝玉呢,见到四书五经就烦,一说上学就闹腾,认为那是“近了禄蠹的旧套”,死活不愿意“留恋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因而,诗中正话反说,站在“道统”的立场上,批评贾宝玉。意思是不去考取功名,白来人世间一趟了。

而且,《红楼梦》在第一回里就开宗明义,说了:“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

既然不是那种主旋律的大部头,不是励志的长篇大论,那就是生活的真实描述,属于心灵“菜汤”类的。

鸡汤喝多了,也腻!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就因为这两句,所以有了索隐派,认为这是曹公的自传。“此系身前身后事”嘛,顾名思义,是曹公或者某位真实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的改编。不过,两句联系起来,仔细琢磨,这石头也可以是贾宝玉,要说是曹公,似乎有点牵强。当然,借用曹公自己家的遭遇,以及亲戚家的遭遇,作为小说《红楼梦》的创作素材,是可以肯定的,但要说是自传,或者把曹家的事照搬,不大可能。

对于曹公来说,小说里一点自身的影子也没有,是不可能的。毕竟,老曹家也是个权贵大家庭,也曾迎过四次圣驾。所以,荣、宁两府的日常生活那是靠杜撰不出来的。曹公原来意思,如书中所说:“。。。。。。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可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有怀不足之心,纵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那里去有工夫看那理治之书?所以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余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就比那谋虚逐妄,却也省了口舌是非之害,腿脚奔忙之苦。再者,亦令世人换新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离忽遇,满纸才子、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

只是,曹公没有想到,他没写完的《红楼梦》会给后人带来这么大的影响,会被追捧热读了二百多年,会在全世界范围内有不计其数的红迷,会有了“红学”,会养活了众多研究此梦的文人。

所有这些,都说明了《红楼梦》特有的文学魅力!

愿曹公安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