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波:分析哲学内部的八次大论战

 剑光断夜 2018-10-02

  九、哲学论战的意义

  像几乎所有的哲学论战一样,如上所述的八此大论战并没有就所争议的问题达成共识,所争议的那些问题并没有被最后解决,而是留待我们后人来继续研究,并对它们的解决做出我们的贡献。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不解决争议且造成新争议的哲学论战究竟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哲学家们为什么要投身于这样的论战中去?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值得认真加以回答。

  我认为,哲学论战的价值和意义至少体现在以下四点:

  1.揭示已有理论观点的问题和缺陷。在某种意义上,分析哲学肇始于弗雷格的反心理主义,在后来的很长时期内,后者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反心理主义暴露出很多严重问题。首先,它基于早期实验心理学的不成熟,认为只要一触及心理现象,其研究结果就必然是私有的、个人的、主观的和不稳定的。但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心理学已经像其他自然科学一样,成为一门值得尊敬的严肃科学,其很多研究结果也可以被重复验证,具有相当程度的客观性。其次,弗雷格在反对逻辑心理主义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不少关键性前提只是被假定为理所当然的,而没有得到严格的论证,其成立依据值得严重怀疑。再次,它把推理和论证的有效性完全与人的实际思维过程分离开来,从而使逻辑的规范性得不到合理的说明和辩护。最后,随着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必须研究人究竟是如何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如果根据新信息和环境反馈来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思考和决策,这就要求我们去研究人的实际认知过程、思维过程和决策过程,从中提炼出认知的模式、程序、方法和规则等等。这样的工作既是描述性的,又是规范性的,认知规范从对成功或失败的认知实践的反思中提取,又被新的认知实践所检验。因此,当代逻辑学家和哲学家开始重新检讨和反思过去的心理主义和反心理主义的论战,甚至出现了某种形式的新心理主义。

  2.开拓新的思维空间,发展新的理论观点。哲学家们的相互诘难和相互批判,必然形成新的思维冲击力,促使旧理论的同情者和捍卫者去想尽办法回应批评,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去改进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同时也促使不满意旧理论的思想家去构想新的可能性,提出和建构新的理论,由此可以促进哲学的繁荣和进步。例如,在模态概念“必然”和“偶然”、理性概念“先验”和“后验”、意义概念“内涵”和“外延”之间,存在着下述论题所刻画的密切关联:

  弗雷格论题:两个表达式A和B有同样的含义,当且仅当‘A≡B’没有认知意义。

  康德论题:句子S是必然的当且仅当S是先验的。

  卡尔纳普论题:A和B有同样的内涵,当且仅当‘A≡B’是必然的。

  结合康德论题和卡尔纳普论题,可以推出:

  新弗雷格论题:A和B有同样的内涵,当且仅当‘A≡B’是先验的。

  由此导致如下的“金三角”:

  

  但是,克里普克反对名称的描述论而建立了严格指示词理论,还由此推出“先验偶然命题”和“后验必然命题”的存在,这直接威胁到康德论题和新弗雷格论题,破坏了原来的金三角。有些哲学家,如卡普兰、斯托内克、埃文斯、戴维斯、汉姆斯通和查默斯,试图通过一些二维处理方法来恢复这个金三角,从而产生了二维语义学,后者的“中心思想是一个表达式的外延以两种不同的方式依赖于世界的可能状态:一是认知依赖,这是指表达式的外延依赖于现实世界的呈现方式;二是指虚拟依赖,这是指在现实世界的特征都已经固定的情形下,表达式的外延还依赖于世界的反事实状态。对应于这两种不同的依赖性,一个表达式就具有两种不同的内涵,这两种内涵以不同的方式将表达式的外延和世界的可能状态联系起来。在二维语义学的框架中,这两种内涵被看作是体现了一个表达式的意义或内容的两个不同的维度”。(21)二维语义学在当代逻辑和哲学中都有很重要的应用,但目前还不成熟,正处于发展过程中。

  3.防止哲学领域里的盲从、独断和专制。如果说,政治或军事领域的独断和专制还可以找出些许“理由”的话,例如为了政府机构的高效运转,为了保证军队能打胜仗,那么,学术领域特别是哲学领域的独断和专制绝对是有害无益的。某些哲学“天才”人物,凭借其扎实的知识储备,卓越的洞察力,“天不怕地不怕”的特殊人格,以及罕有其匹的创新能力,颠覆旧理论,提出新理论,很可能把普通读者一时“击晕”,使其失去判断力,成为他们的粉丝和俘虏,从而导致造神和盲从现象。只有少数冷静者和有能力者,躲在一边阅读和思考,对“天才”的学说提出质疑,逐渐形成影响,普通人也慢慢从“晕眩”状态中清醒过来,开始独立思考,最后往往导致旧偶像的坍塌,新英雄的出现。有一种说法:哲学史就是一种“学术弑父、思想弑父”的历史,后来者推翻其前辈,超越其前辈。想一想当年维也纳学派是何等风光,“拒斥形而上学”的口号是如何响遏行云,维特根斯坦和蒯因如何在很长时期内居于领袖地位,如今却物是人非,其影响日渐式微了。

  4.凸显哲学追求智慧和真理的本性。哲学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不能由单个哲学家来完成,而要靠哲学家群体的“对话”或“论战”,他们通过相互质疑、批评、诘难、提醒、补正、激励……来确保他们的探索活动始终对准理性、智慧和真理这样的目标。有学者指出:“如果不对假定的前提进行检验,将它们束之高阁,社会就会陷入僵化,信仰就会变成教条,想象就会变得呆滞,智慧就会陷入贫乏。社会如果躺在无人质疑的教条的温床上睡大觉,就有可能渐渐烂掉。要激励想象,运用智慧,防止精神生活陷入贫瘠,要使对真理的追求(或者对正义的追求,对自我实现的追求)持之以恒,就必须对假设质疑,向前提挑战,至少应做到足以推动社会前进的水平。……在这一过程中,那些提出上述恼人问题并对问题的答案抱有强烈好奇心的人,发挥着绝对的核心作用。”(22)

  收稿日期:2017-12-20

  注释:

  ①参见Kusch,Martin,"Psychologism",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Winter 2015 Edition),Edward N.Zalta(ed.),URL=〈https://plato./archives/win2015/entries/psychologism/〉.读取日期:2017-12-30.

  ②Hanna,R.Rationality and Logic,Cambridge,MA:The MIT Press,2006,pp.8-9.

  ③参见陈波:《超越弗雷格的“第三域”神话》,《哲学研究》2012年第2期。

  ④Frege,G.The Frege Reader,edited by M.Beaney,Oxford:Blackwell.1997,p.90.

  ⑤Baker,G.P.and P.M.S.Hacker.Frege:Logical Excavation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50-51.

  ⑥Engel,P.The Norm of Truth: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Logic,Harvester Wheatsheaf,1989,p.320.

  ⑦参见范丙申(Johan van Benthem):《逻辑与推理:事实重要吗?》,《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⑧鲁宾逊:《形式主义64》,《数理哲学译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逻辑研究室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62页。

  ⑨参见蒯因:《从逻辑的观点看》,江天骥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3-16页。

  ⑩参见刘靖贤:《新逻辑主义的困境和二阶分层概括》,《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11)Chen Bo,"Social Constructivism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Croat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vol.XV,No.43:87-113;"Socio-historical Causal Descriptivism:A Hybrid and Alternative Theory of Names," Croat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Vol.XVI,No.46:45-67.

  (12)Putnam,H.Mathematics,Matter and Metho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5,p.72.

  (13)Quine,W.V.O.,1960.Word and Object,Cambridge,MA:MIT Press,1960,pp.196-200.

  (14)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陈维航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8页。

  (15)参见Kit Fine,"Essence and Modality",Mind,1994,115(459):659-693.

  (16)克里普克:《命名与必然性》,梅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3页。

  (17)陈波:《专名通名理论批判》,《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第143页。

  (18)Gettier,E.1963."Is Justified True Belief Knowledge?" Analysis 23:121-123.

  (19)参见陈波:《语句的真、真的语句和真的理论体系——“truth”的三重含义辨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20)Aristotle,The Metaphysics,translated by W.D.Ross,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第85页。

  (21)蒉益民:《二维语义学及其认知内涵概念》,《哲学动态》2007年第3期,第52页。

  (22)麦基编:《思想家》,周穗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