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去认识这几种人(1)

 人也昔兮 2018-10-02

从事实看,当然是当下的事实,我们无以躲开一些人,但事实的存在常常可以给我们提供与它相反的思想存在。如果从事实上看,我们必须认识为官者,那么,在思想上,就可以有别去认识他们的思想。

从事实看,为官与当官之间存在着一个时间差。当官之后为官。从人类历史看,当官的就业愿望是没有错的,因为人类自从有了国家和社会之后,是需要管理的,管理国家和社会的不能是兔子或者牛,它们虽然善良,虽然勤劳,但除了它们是动物外,按照我们的逻辑,管理由人类组成的国家和社会是需要智力和能力的,把这智力和能力拿到显微镜下辨认一下,会发现,善良和勤劳成份很少,从历史上那些记录看,中国古代社会的那些为官者,很少有善良的,但我们的历史记录,是一种事实,它也提供了一种与它相反的思想存在,那就是希望为官者善良。管理国家和社会,其实就是管理人,这就是说,每一个人既然有归属,或归属于某一个国家,或归属于某一个社会,就躲不开为官者,当然是管辖你所属的一定区域的为官者。这种躲不开甚至是层递式的,因为直接管辖你的为官者又有他的管辖者,这样层层上升上去,在一个人的头顶上就存在着很多为官者。

在这种躲不开的关系里,你会发现一个事实,被管理的不自在,有求于官。

被管理是躲不开的,不自在不是因为躲不开,而是因为这躲不开的管理存在着三个方面的不自在:

1、管理什么。这是根据为官者臆定的,被管理者只有接受管理的份。

2、管理的方式。管理的方式,多属于为官者个人的事,官方虽然也可能有规定,但方式的规定,只是写在纸上的条文,而这些条文具体不到每一个为官者的手和心。

3、管理的态度。态度更是为官者个人的事,有时候,你真还怪不到他本人,比如说他生来就不苟言笑,如果去怪他的爹妈,这官场就过于复杂了。

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被管理者要习惯,在大度。这样的说教不能成立的一个事实时,让所有的人去习惯这种不自在,就会变成民怨,而要求他们大度就会酿成民智,而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因为这样的存在有可能会超出管理的范围,让管理出现麻烦。

一旦麻烦出现,危险就不容易抑止。

至于有求于为官者,本来是民之生存的自然,可一当管理的职份发生异变,这有求于官就会变得非常可怕,进而毁灭管理的本来用意。管理的本来用意应该是让被管理者生存得自在和安全。管理的职分一旦发生异变,有求于官会跟着变得让人十分害怕。这种害怕是在有求的范围内,一旦超出这范围,害怕就会变成另一种情形。

一种最低限度的关系出现了:你当你的官,我做我的民。这算是不认识为官者的一种方式。认识的意义不只是指知道某一个为官者的脸和身材,或者知道为官者的个人行为习惯如何。对于“我做我的民”的百姓而言,认识的意义是和为官者发生一切关系。这关系当然指的是有求于他的关系。不认识,就是不再有求于为官者。

这最消极的办法是可行的,过自己的穷苦日子,起码比起出家为尼或者做和尚来,会简单些。何况如今出家的打算是要经过审批的,连这样的所想也在管理之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