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当山有很多神秘老人洞,年满六十岁老人,自己锁在洞中活活饿死

 昵称606340 2018-10-02

你可知道,湖北省还有一种神秘的悬崖墓葬?从襄阳沿汉江向西北,在郧阳、武当山、十堰一带的鄂西山区,存在着神秘的“寄死窑”。有人认为“寄死窑”是就是悬棺的“鼻祖”。

位于武当山南麓丘陵的不明窑洞,就是老人洞。老人洞也叫寄死窑、自死窑、跑匪洞、巴人洞,有人认为这是悬棺鼻祖。

武当山不明窑洞,处于其南麓丘陵的灌木草丛中,窑洞依山而建,洞口很小,只有容一人大小,洞形形状规整,隐约留有人工痕迹。

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距离洞口30厘米深的两侧内壁上,分别还有一长一短两个槽痕,当地人介绍说,长的并且上下贯通的槽痕是插门槽,而短的则是门栓洞。把人送进去过后,关上门,插上栓,就无法逃脱了。

五龙庄村的一座弃老洞,插门槽和门栓洞是凿刻在洞外的。虽然木制的墓门早已经风化了,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出60岁以上的老人被锁在洞中,是无法从里面打开门的。

其传说在民间由来已久,版本也很多。大致说来就是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某个朝代,年满六十岁的老人,就要被遗弃在一些“洞穴”中,只给他三天的食物,让老人自生自灭,然后把遗体取出来二次埋葬,这样的“洞穴”,就叫“自死窑”,也叫“寄死窑”或“老人洞”。

西流村陈家坡村民陈绪胜告诉我,他家在汉江台地上,房基底下几十米的汉江边,就有一座“弃老洞”,建在离汉江水面不远的石壁上,“现在还在,洞口下面是正方形,上面是弧形,洞口宽、高各1米左右,深度不知道”。

对于这座“弃老洞”,他有一种独特的解释。在他看来,实行“弃老俗”的年代,将老人放进水边的“弃老洞”中,汉江年年涨水,老人必死无疑。随后,汉江水会将老人的遗骸和遗物全都冲走,不留痕迹。“免得子孙们伤心”,陈绪胜特意强调。

为了实地观察、测量北崖山上的“弃老洞”,我们租用了大树桠村渔民钱庆照的小渔船,前往汉江北岸。船靠汉江北岸后,我从绝壁西侧开始攀登距汉江水面最近的一座洞口为长方形的“弃老洞”。手脚并用之下,我才终于战战兢兢地爬上洞口。

在这座长方形横穴“弃老洞”里,我做了简单测量。它长1.8米,高0.9米,深1.3米,窑壁凹凸不平,无尸骨,也无任何随葬品;洞口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朝向南偏东20°,下距汉江水面约15米。人在洞中,只能像虾米一样躬着身,但后脑勺还是卡在洞顶石头上。转身看看洞外,眼前是一望到底的绝壁,绝壁下是漩涡叠涌的汉江水,而远处对岸的小村中,温暖的炊烟正袅袅升起。此地,彼时,一种绝望的寒意不由自主地由心底升出。

再转身,面朝洞里,我这才注意到,在洞底部内侧,有一个奇怪的等边三角形石孔。石孔每边宽约37厘米,孔深约20厘米,边缘锋利,刚好容得下一个成人的头颅。

钱庆照的表弟钱庆勇说,这个石孔是供窑中的老人自杀用的。他说,在遥远的古时,饥寒交迫的老人受不了时,便仰身躺下,将头伸进这个石孔中,再朝上一顶,锋利的石棱便能帮老人结束生命。见我将信将疑,钱庆勇毫不犹豫地在潮湿的洞底躺下,双腿蹬地,将自己的头送进那个石孔中。他的脖子上方,石棱悬如刀剑。

寄死窑可能是祭祀窑?

也有专家认为,所谓“寄死窑”更可能是叫“祭祀窑”,前者是口传中的音误和低文化者的想当然。有人认为,十堰一直是偏僻山区,在当地方言中,把“祭祀窑”误为“寄死窑”是很正常的。

郧县文物局局长周兴明说,发掘出来的“老人洞”里面有殉葬品,比如青铜镜、铜勺等,并且这些殉葬品的时代都比较久远,应该是在隋末唐初那个时候。这说明“老人洞”不是传说中的寄死窑,它应该是富裕家庭的墓葬。

原因有三,-是在江边的悬崖峭壁之上开凿洞穴是-项大工程,并且洞是开在坚硬的岩石上,开凿它需要很长时间,要投入很多钱,没有一定经济能力是不可能请工匠来开凿的;

二是洞里面出土了贵重的殉葬品,包括铜境、器皿等,而这些只能是家境殷实的家庭所为,穷人家是不可能有这个经济条件的;

三是风水较好,水深崖陡,背风朝阳,是理想的墓地,这说明在挖掘岩洞之前主人家是找过风水先生看过的。因此“老人洞”应该是古时候的富裕家庭给去世的老人找的风水宝地,与“寄死窑”毫无关系。

前些年,武汉大学曾对郧西的一座类似崖墓进行发掘,结果表明是战国时代的遗迹。他说,在这次发掘的基础上,他们将对整个十堰乃至汉江流域的崖墓进行进一步研究,应该会有更多的新发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