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种地的主力的竟然都是60多岁的老人?是要工资还是要粮食?

 灵石水华 2018-10-03

前两天中秋节放假,公司的同事回来之后直呼累死了,放假几天被父母叫回去收玉米了,于是,我们就聊起来农村的现状。

总结起来如下:建筑工地上都是60后、70后在坚守;农村的庄稼地大都是50后在劳作;而80、90后们都去城市里打工去了,没有人愿意回到农村种庄稼,基本上没有人会种地啦?

问题是:年近60、70岁的老人成为了种地的主力军,等他们老去之后,谁还会种地?我们手里的农田怎么办?难道种地就这样荒芜起来?

即便是60后、70后的农民工们再回到农村,他们还能坚守多少年?谁能指望8090后四五十岁的时候再回到农村种地?这基本上不可能实现了……

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8090后不愿意种地?

我们分析的原因是:

1、种地太累。种地不是不会,而是太累,即便是以后再回到农村种地,该撒多少化肥,该什么时候除草浇水,什么时候收割等等问题,百度一下就了解了,关键问题是太累了!

2、种地不挣钱。那些在外地打工的人,一个月的工资也比辛苦一年的收成要挣得多,已经看到收入差距的人们怎么会重新回到农田里种地?如今一个建筑工人一天的收入也要两三百元,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水平也不会低于三千、五千的,而种地呢?刨去农资成本,一亩地两季最多也就是千把块钱!

你会做出什么选择?我们的庄稼以后谁来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