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都文史:柳沟与赵忠海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8-10-03

红都文史:柳沟与赵忠海

赵忠海,1904年春出生于陕西省志丹县永宁乡柳沟村一户农民家中。他出身贫穷,从小就跟随大人上山干农活。拦过羊,放过牛,早上出门一根绳,晚上回家一背柴,从来不空着手回家。到二十出头,就出脱成一名庄户人家的行家里手,也练就了一身强健的身板,是柳沟村方圆几十里出了名的好庄稼汉。

1934年春,赵忠海在张策同志的宣传动员下,毅然参加了革命,组织上安排他在川口至康家沟一带做群众工作。赵忠海务农是把好手,在周围乡亲们中有很高的威望,人们都愿意听他的话,这对他的工作十分有利。组织上要组建农民赤卫队,赵忠海挨家挨户的动员,十里八乡的群众就纷纷响应,人人动手用木头修大刀、修长矛,他带领劳苦百姓斗争地主恶霸,为穷人伸冤长势。他的工作非常出色,成立农民政权的条件很快就成熟了。1935年春,在赵忠海的辛勤努力下,三台区(第九区)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赵忠海任区主席,同时他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赵忠海担任区主席以后,肩上担子更重,工作更忙,他深感没有文化的困难。于是,他下定决心学习。当时要遇到一位能教他读书认字的老师是非常难的,每当赤安县苏维埃政府领导张策、边金山、袁万祥等来到区上,赵忠海都不失时机地向领导求教。他白天要劳动,要工作,学习只有在晚上进行。有时没有点灯的麻油,他就用高粱杆皮串上脱了壳的蓖麻仁点着照明。赵忠海学习很认真,他还组织了周围凡位要好的青年和自己一块学习,互教互学,大家都进步很快。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来到陕北,赵忠海遵照赤安县委和赤安县苏维埃政府的指示,发动全区百姓为中央红军准备了粮食、猪肉、羊肉、鸡肉、鸡蛋和衣服鞋袜等。中央红军路过三台区,他认真细致地做好接待工作,使红军所到之处,都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直罗镇战役打响后,他又号召动员全区人民出钱出物,支援前线,为战斗胜利做出了贡献。

1935年12月7日,“三边事件”波及到赤安县。叛匪金林、宗文耀带人颠覆了赤安县十区区政府,还策反保安游击队三支队二中队20余人叛变,杀害了县委书记任文明、县政府秘书贺满朝,全县部分区乡苏维埃政府遭到破坏,57名干部群众惨遭毒手,有804人参与叛乱,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赤安事变”。在这次事变中,赵忠海立场明确,意志坚定,临危不惧。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保卫苏维埃政权,他勇敢的站出来,与叛匪进行了殊死的斗争。不幸被还乡团绑在大树上,用斧头活活砍死。赵忠海为了人民,为了苏维挨政权英勇就义,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他的精神光照人间。

(摘自《志丹红色村庄纪事》,刘志学撰稿,本文原题《柳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