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感怀旧】016:百听不厌的澳洲广播电台《你喜爱的歌》(二)(四川宜宾 吴教授)

 昵称57638959 2018-10-03

       说到澳洲广播电台《你喜爱的歌》,就不能不提到那个年代深受听友欢迎的4位歌星。 邓丽君是当时最受听友追捧的歌星,我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她所唱的《香港之夜》常常排名第一,当听到歌中唱到:“Hong Kong Hong Kong

,和你在一起,Hong Kong Hong Kong”时,我盼望着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那一天的到来,我最欣赏该歌最后一句歌词:“我爱这个美丽晚上,有你在我身旁”,我觉得这歌词中的“你”也确乎代表了澳广,唱出了广大听友的心声。后来有几句经典语录在澳广听友中不胫而走,什么“女学邓丽君”什么“白天听老邓,晚上听小邓”真实地反映了广大听友对于邓丽君的喜爱程度。之所以要“晚上听小邓”,或用耳机听,或调小音量听,或捂住被子听, 是因为当时的大陆政策,把“小邓”的歌归在靡靡之音之列,大家不敢公开地听,害怕犯错误受到批评甚至处分。 值得一提的是“小邓”的另一首受欢迎的热门歌曲是《梅花》,此歌也颇受争议,一度被有关部门列为禁止演唱和不准KTV播放歌曲。其实,该歌曲是台湾同名电影的主题曲,影片《梅花》是以梅花作为象征中华民族的叙事中心,然后再以此中心,做为人物描绘和情节发展的基点的抗日题材电影,而歌曲《梅花》采用二段式曲调,旋律优美,简洁动听,加上邓丽君小姐倾其芳华唱出了梅花品格,通过歌曲《梅花》,国人可从中吸取“凌寒独自开,为有暗香来”的精神营养,树立坚韧不拔和愈挫愈勇的中华民族精神,该歌的歌词“梅花坚忍象征我们 ,巍巍的大中华 ”为其精彩之句,我至今难以忘怀,这句歌词与毛主席诗词“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真有异曲同工之妙!据说1980年邓丽君在台北市首度举行个人的演唱会就唱了《梅花》,她慷慨激昂地演唱《梅花》,观众也齐声合唱,台上台下,互动共鸣,盛况空前。后来,我们看到了台湾地区的梅花旗在体育比赛场地上空飘扬,我参加四川教育代表团赴宝岛台湾考察,台湾地区教育界的主人在台北圆山大饭店用“五菜一汤”设置“梅花宴”款待我们,甚至台湾地区货币新台币也用梅花轮廓图案作为防伪标识,台湾同胞崇尚梅花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刘文正是当时最受听友追捧的男歌星,是听友心目中的白马王子,被誉为青春偶像。他所唱的《若是你在我身边》《梅兰梅兰我爱你》《奈何》《旷野中的人》《兰花草》《外婆的澎湖湾》《阿美阿美》《迟到》《兰花草》等引领了“台湾校园歌曲”新潮流,深受听友的喜爱。刘文正的歌彰显催人向上向往美好生活的主旋律,演出风格为嗓音清澈、明亮、开朗,富于节奏感,喜欢拉长尾音,使人余味无穷,给人以不尽的享受,刘文正的歌也属于慢热型,最初听觉得不温不火,要慢慢品,仔细体会才能感悟到其中滋味,犹如那陈年老酒一样。例如,《若是你在我身边》配合现代西方音乐非常有节奏有激情,充分表达了年轻人蓬勃朝气的心声和对未来事业的梦想和追求和对爱情的期盼,歌中唱到:“终会有著那么一天我和你,同把爱的乐园重建,你为了你的理想能实现,远渡重洋到他乡,春天、 秋天 、去年、 今年,怀念、怀念常把你怀念……”,此歌曾经激励了那些年海峡两岸许多莘莘学子怀着一颗拳拳报国之心,为了追求爱情,追求事业,远渡重洋,出国深造,功成名就。通过《你喜爱的歌》我学会了刘文正的《最高峰》,后来,《最高峰》也是我们登山、旅游和野外实习最爱唱最爱听的歌,“让我们踏上那云端,更接近那蓝的天……”每当我听到这首歌,就让我想起自己的青春年华!也觉得自己仿佛是在山顶上头顶着蓝天白云飘飘然听着这美妙的歌。谢谢刘文正的歌声曾经陪伴我们度过那一个又一个收听《你喜爱的歌》的美丽的夜晚。在新时代,我们要发扬’“最高峰”精神,联想到要勇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也要善于踏上云计算那“云端”。此时,我想借用《最高峰》的歌名,来形容当年的天王刘文正在华语乐坛中的地位,可谓恰如其分。是的,男有刘文正,女有邓丽君,都是无人能够超越的丰碑!

        那时候深受听友欢迎的另外一位女歌星叫凤飞飞,她原名林秋鸾。其代表性作品有:《枫叶情》《可爱的玫瑰花》《金盏花》《我是一片云》《爱你在心口难开》等。其中《枫叶情》唱到:“ 一年容易有秋天,又见到枫叶一片片,你那红红的笑脸,又比枫叶还更娇艳……愿你长期在心田,岁岁年年天上人间。”“我爱美丽的秋天,我更爱枫叶一片片……”就这样为我们娓娓道来了一首经典的情歌。该歌音阶该较为低,音度的差距比较小,而凤飞飞善于运用大量拿手的转音技巧或花腔,让这首原本简单平淡的歌,变得韵味十足,唱出了对深秋的思念、枫叶的情怀、爱情的徘徊、 唱出了一片红叶一片痴情,给人一种诗意的遐想,使听友享受了如诗如画的的秋天意景,更使人感叹原来秋天也同样可以唱得热烈、激情和温暖。

       余天演唱的歌曲之所以百听不厌,就在于一是其余氏唱腔“人无我有”,他时而粗声时而吼叫时而低沉,给人以炉火纯青的感受,独具特色,难以模仿;二是雄纠纠、气昂昂、极具男人味道,尽显英武豪迈,三是音域宽广,胸腔共鸣。例如,日本名曲《北国之春》同曲不同歌词的流行歌曲就有诸多版本,包括中文版《北国之春》及《我和你》《榕树下》等。余天所演出的《榕树下》,做到了洋为中用,这是一首饱含激情抒发深沉的铁汉版本,既别具风格又最为动听,《榕树下》也是他的成名之曲。余天的《汪洋中的一条船》堪称励志歌曲之典范,该歌曲歌颂了台湾地区第12届'十大杰出青年'郑丰喜,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人残志不残的残疾青年的奋斗经历,也体现了一种不怕巨浪,不畏强暴,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余天与其妻李亚萍对唱《相见不如怀念》,歌词简洁,情真意切,悠扬动听,他俩在歌坛上配合默契,为我们展示了对唱经典,尽显了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潇洒,引起了听友心理上的愉悦、兴奋与共鸣,可以说余天每首歌都是真情的流露。然而,余天后来作为台湾民进党立委,参与台独活动,这使听友们现在觉得多少有些遗憾,令人唏嘘不已,这是后话。

         必须指出,在《你喜爱的歌》中,并非都是好歌曲,比如东南亚听友有时会点一首山口淑子(李香兰)主唱的《支那之夜》(又名《中国之夜》),此歌就是一首糟粕之作。“支那”原来本是一个中性名词,现在沦为日本右翼分子对中国的带有蔑视的称呼。虽然《支那之夜》在曲调上融合了江南韵味和东洋异域情调,旋律轻松优美,在艺术表现上算得上隽永,但是其内容及其背景电影,宣传忘记仇恨,美化战争,宣扬所谓大东亚共荣,辱华色彩明显,这是任何一个正直的中国人都不会把这歌当成一首好歌曲来欣赏的,一提到此歌,就让我们想起当亡国奴的时代,此歌必然会遭到中国人的唾弃。实际上,就是在日本,日本放送协会(NHK)也把《支那之夜》列入“放送禁止”的歌曲名单,像NHK这样的日本全国性的广播电视单位都没有再播放这首辱华歌。虽然有此插曲,但是我们把这首辱华歌权当作反面教材。


        澳洲广播电台《你喜爱的歌》,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佳作,精彩纷呈,经典永存。我喜爱流行歌曲,更喜爱澳洲广播电台《你喜爱的歌》!因为,那是一首首百听不厌的经典之作!更因为澳广《你喜爱的歌》情结与我的无线电技术点滴进步,如影随形,相得益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