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鸡内金、黄鳝血……这些废弃食材,其实都是家用妙方

 茂林之家 2018-10-03

在日常饮食中,不少家庭在做菜之余,将许多不用的食材当作垃圾而抛弃。其实,这些并不是废物,它们不仅可以养生,还有不少是常用中药,甚至是妙方良药。


>>鸡内金 


每个家庭一年内或多或少都会吃上几只鸡。每只鸡的鸡肫里都有一张黄皮,中医称其鸡内金,在食用时一般会去掉。这张鸡肫皮有大用处,因为它含有胃激素,人吃了以后,能增加胃液分泌量,加强胃运动,使排空率加快。


祖国医药学认为鸡肫皮有健脾胃和消积滞作用,《本草纲目》等医药经典,记载有几则用鸡肫皮治病的简易方法:①把鸡肫皮焙或炒成焦黄(不能成炭),研成极细粉末,用消毒后的洁净空瓶贮放;患食积腹满,噤口痢时,每次取鸡肫皮粉1.5~3克,一日三次,用人乳汁调服;②反胃,饮食即吐者,同样份量和次数,用酒调服;③治遗精、骨结核、肠结核,用热黄酒半盅冲服,每次3克,一日二次;④治小便淋沥痛不可忍,每天一次,用白开水冲服15克;⑤外用涂敷口腔,可治一切口疮;吹入喉中,治扁桃腺炎、咽喉肿痛;⑥把鸡肫皮粉与棉絮烧的灰混合外敷,能促使已溃的疮、疖、痈、疡早日愈合。


>>鳖甲


鳖甲含动物胶、角蛋白、碘、维生素D等。祖国医学认为其有养阴清热,平肝熄风,软坚散结之功效。近代药理研究发现,它能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有一定抗癌作用。《补缺肘后方》《子母秘录》等医书药志里,有几则可供家庭使用的简易方:将甲鱼壳在文火上焙或烘成黄酥,研成细粉,用洁净空瓶贮放。具体用法:①每次1.5克,日服三次。用酒调服,可治妇女白带、腰痛、关节痛和尿路结石;用人乳调服,治小儿癫痫;用温开水调服,治慢性盲肠炎,也可作治癌的辅助剂。②外敷患处,能使久不收口的痈、疖,疮疡早日痊愈。


>>黄鳝的头骨和血


人们吃黄鳝时,足足有一半被当作废物被抛弃,其实这被废弃的一半都是好“药”。如将黄鳝的头焙成焦黄研粉,将黄鳝的骨晒干研粉,分别贮放于洁净瓶中。具体用法:①每次服黄鳝头粉1.5至3克,日服三次,用温开水冲服,可以止痢;用酒调服,可治慢性囊尾炎。②黄鳝骨粉,用素油调和后,涂敷患处,治流火;拌木屑,用火燃薰烟,可以驱除蚊、蝇,对人畜无害,以此烟薰竹木,可以断蛀虫。


另外,黄鳝的血是治疗颜面神经麻痹、口眼㖞斜的良药。用黄鳝鲜血涂满患处,既能促使颜面神经功能恢复,又能牵引歪斜之肌肉复元。具体用法:取活杀黄鳝之鲜血,湿涂患处,即口、眼向左歪,涂右边面颊,向右歪,涂左边面颊,两小时左右洗去,每日一次,一般涂数次可愈。


>>鲤鱼的鳞、齿和胆


鲤鱼鳞是一种胶元质的硬蛋白,可用于止血、散血。具体用法:①将鲤鱼鳞焙成焦黄,研粉,每次用温开水调服3~6克,日服三次,治鼻衄,齿衄,吐血,功能性子宫出血。②鲤鱼脊背上的鳞,焙干后研粉,用米醋调服慢咽,治鱼骨哽喉。③将鲤鱼鳞洗净后,放入沸水中,文火煎煮12小时左右,过滤去渣后,酌加黄酒、生姜、盐、味精,再煎成鱼鳞胶冻,每日90~150克,用芝麻酱拌食,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鼻衄,齿衄,效果很好。


鲤鱼齿焙成焦黄研粉,每次用酒调服1.5克,日服三次,有较强的利尿作用,可治小便不通和急性尿路感染。


鲜鲤鱼胆四只,雄鸡肝一付,阴干研粉,用麻雀蛋拌和后,做成黄豆大丸药,烘干,每次吃一粒,一日三次,可治阳萎。初起的热疖头,用鲜鲤鱼胆汁涂敷患处,可消炎退肿。


>>鲫鱼头和胆


鲫鱼头焙成焦黄研粉,每次3~6克,日服三次。温开水冲服,治咳嗽;酒调服,同时用素油调和外敷,治脱肛和妇女子宫垂脱。将鲫鱼头粉与酱汁调和外敷,可治黄水疮,小儿口疮。


鲫鱼胆的鲜胆汁,点入喉中,治骨哽喉中;一日2~3次滴鼻,能治小儿鼻痒。


>>黄鱼鳔和鱼脑石


将干黄鱼鳔用素油炸酥研粉,每次服5克,日服三次,对食道癌、胃癌有辅助治疗作用;每次用此粉5~10克,与鸡蛋同做饼吃,治妇女赤白带;每次用此粉1.5克,与砂糖拌和服,日服三次,治内痔,久服可愈。睡前用葱汁酒调服此粉9克,治头风头痛。


一般来说,每条黄鱼的头中,都有一粒象牙齿一样的石头,叫鱼脑石,它又化石通淋、消炎的作用。将此石火煅后研粉,用洁净瓶贮放。如系治尿路结石,每次用开水冲服1.5克,日服三次;治鼻炎、脑漏,每晚睡前用酒调服三克,同时将其与等量冰片研和后,吸入鼻中深处;另外,将鱼脑石粉撒敷耳内,可治化脓性中耳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