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被判强奸,坐牢31年,却有13万人为他叫好……

 yushi823 2018-10-03

这是一部让表姐喘不上气来的美剧。


不仅因为它全程高潮,没有一个镜头、一句台词是对故事的浪费。


还因为,这么黑暗、卑鄙、无耻的故事,竟然是100%真实的。


这是一部跟拍了10年的纪录片。


它的播出,在整个美国,甚至在全世界,都引起了轩然大波。


更有13万美国民众,愤怒地“攻占”了白宫的官网。


他们集体请愿,要求当时的总统奥巴马必须给一个说法。


它就是——


制造杀人犯

Making A Murderer



片子早在15年底就播出了。


在将近三年后的今天,评分依然是9.2。


这在纪录片里,已经是个很不错的成绩。



再看大家的评论:


人性的恶意,体制的漏洞,媒体的煽风点火,就那么血淋淋摆在眼前让人战栗。


一个人对抗整个司法系统,一群有良知的人对抗一个国家的体制。


你经历过绝望么?


很丧很狠了是吧。


但对于已经看完片子的表姐来说,这些评论还是太客气了。


相信我,结尾你一定会很想很想很想对着空气大骂一声:


我X


故事的主人公叫Steven Avery(以下简称SA)是一个智商只有70的男人。



他和家人在威斯康辛州一个叫Manitowoc的县上(以下简称马县),经营着一家废车处理厂。


从小,SA就不是个“好孩子”。


本来脑子就转得慢,分不出来对错。再加上身边沙雕朋友的忽悠,


他一共偷过两次东西。



还烧死了自家的猫。



虽然这个熊孩子早就在警察那挂上号了,但他有一点还行——


不管自己做了什么,都认。


进了几次局子,SA出来后找了个女朋友,准备踏踏实实过日子。


可有个人莫名其妙就是不放过他。谁?他表妹。


这个妹子四处造谣,说表哥当着她的面打手枪,还跟自己媳妇儿在自己草坪上啪啪啪。


SA也是气疯了。有一天开着车撵上表妹的车,直接掏枪威胁(没有真开枪,都是一家人。)


这下完了。不仅彻底得罪了表妹,还惹毛了表妹夫——一个县警察。


没过多久,马县发生了一起强奸案。



表妹夫那拨人可算是逮到了机会。


也不用调查了,直接把罪名按在SA头上,齐活!


当然,这么做是不行的。警察办案讲的是证据。


哪来的证据啊?


人家SA那天从早到晚,起码有22个人给他做不在场证明。



而且被害人第一时间录口供,也是最清醒的时候,


描述的凶手特征从身高到体重到眼睛颜色,


压根跟SA完全不符。



没证据没关系啊。制造点不就有了么。


先是罪犯画像。


跟SA不符合?那一定是被害人看错了。


怎么才能“帮”被害人“想”起来凶手就是SA呢?


人家警察有的是办法。


先把SA服刑时的照片,跟其他几个路人甲的照片混在一起给被害人看。


这就让受害人潜意识里加深了对SA的印象。




接着拿着SA这张照片,直接找到画师,告诉他:


不用听啥被害人的,就照着这张画。



然后拿着所谓的“罪犯画像”,让受害人指认。


还在一边吹风:“我觉得就是他。”


毫无悬念,被洗脑的受害人跳过了一堆路人甲,直接选出了最像的SA。



有目击者,一切都好说了。


真上了法庭,那些陪审团们是相信一个警局提供的权威“证据”,


还是听信一个劣迹斑斑的人的“狡辩”呢?


结果就是无辜的SA要在监狱里度过32年。



上诉?不可能的。


一关进监狱,治安官(差不多算警长吧)就发话了:


SA这个名字绝不能出现在拘留名单上。只要不出现,公共的辩护律师就帮不了他。


你还想打官司?连电话都不让你打!


就是让你彻底陷入无人声援的绝境里!



虽然已经判刑,但SA从来没认过罪。


为了得到这个签字,县警察们甚至承诺:


只要你认罪了,就可以被保释出狱。


然而SA拒绝了。没做过,凭什么认?



就这么硬杠了18年。


监狱里,SA死不承认。就算是老婆跑了,孩子淡了,也绝不承认。


监狱外,SA的爸妈也一直没放弃过。


表姐印象最深的一幕,是SA的妈妈整理当年的资料。


她把全部卷宗都打印出来了。十份,每次一千多页,是她拿着小打印机一张张打出来的。


她把这些资料都寄给了电视台一些很有名的节目组,最后得到的回应全都是——


对不起,帮不了你。



是啊,哪家电视台这么想不开,会为了这么几个小人物,为了18年前一点时效性都没有的事,去跟司法体系过不去呢?


有时候人命抵不过一个头条。


好在,一个叫“无辜计划”的组织接手了SA的案子。


18年后,重新审理案情,几根当时留存的阴毛被拿去做了检验。


结果发现,这几根阴毛里,有受害者的,有一个强奸惯犯Gregory的。


就是没有SA的,他是无辜的!



之后,整个县警局和检察院都遭到了彻查。


可SA从23岁到41岁,人生最好的那18年,却无论如何都弥补不回来了。


就算这样,有记者问他“恨不恨当年错认他的那个受害人?”


他还是笑着摇了摇头。


讲到这,你是不是以为这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罪恶之人被追责,无辜之人得平反。正义迟到但从没有缺席。


不。这只是第一集。故事,才刚刚开始。



在对渎职的警察、法官调查中,一个真相渐渐浮出了水面——


原来早在案发时,就有警察提出无论从作案手法还是体貌特征,


凶手绝不是SA,而是另一个性侵惯犯Gregory。


可为了嫁祸给SA,这群警察们宁可放过一个暴徒,也要把无辜的人抓进监狱。


后果是什么?


十年之后,Gregory在隔壁县城再次强奸了一个女孩被抓。



隔壁县警察甚至好心地打来电话,告诉马县警察:


Gregory招了,你们马县当年的案子就是他干的。


而那位接电话的警察就像聋了一样,挂了电话接着忘了个干干净净——


又让SA在监狱里多坐了8年牢,也让他的爸妈多等了8年。



出狱之后的SA终于过了两天好日子。


找了新的女朋友,平时就陪着爸妈待在车厂,而且相当霸气地起诉了警局,让他们赔3600万美元。


因为渎职,这笔钱保险公司是不会代掏的。换句话说,只能警局和几个当事人自己承担。


他们会让SA这么得意?当然不会。


刚过了两年太平日子,SA再次被抓。


这次的罪名更大:强奸、杀人。


马县的警察把一个女摄影师的失踪全怪在了SA身上。



这次的证据,看起来无懈可击。


摄影师特瑞莎最后一次出现,就是在SA的废车场里。


她去帮一家汽车杂志拍照片。



特瑞莎生前开的那辆车也是在SA的废车场里发现的。


车上的几处血迹,检测之后发现是SA的。


而且那辆车的车钥匙也在SA的屋里被搜了出来。



SA的地下车库里,发现弹壳。而尸检显示女摄影师被开枪打死。


最致命的是,SA的亲侄子也出面指认他。


承认当天跟叔叔一块,两个人把女摄影师囚禁起来,先奸后杀。



而且警察发现,女摄影师尸体被烧后的遗骸就在SA家附近。


这几项证据,简直就像直接给SA判了死刑。


证据有了,还得有舆论支持。


很快,马县警局就招来记者,把SA形容成一个错判后心理扭曲,杀人报复的大魔王。



不得不说,这出计中计,马县警局唱得真好啊。


在SA面前摆着的,就是一条绝路吧。


等死?好啊,3600万正好不用赔了。


求活?可以啊,接受警局的和解费。


多了没有,就40万,爱要不要,拿着请个好点的律师保命吧。


但最好还是要他死,稳赚不赔。



SA不认。他拿着那和解的40万,请了两个好律师。


之后真相抽丝剥茧一样出现了。


那辆车,被发现时只用树枝挡了一下。


要是SA杀的人,直接在废车厂压成片就行了,废这个力气干嘛?


而且交警队有电话记录,这辆车出现在废车厂好几天之前就被一个警察发现了...


谁挪到废车厂边的小路上来的?



还有那把之前搜查了6 7次都没发现,后来隔了好几个月,突然出现在很明显位置的钥匙。


上面只有SA一个人的DNA,丝毫没有女摄影师的。


是谁把从前的指纹擦去?又蹭上了SA的DNA?



那车上的血迹又怎么解释?


检验后分明就是SA的血。



别忘了,当年SA在上一个案件里可是要留下血样的。


果然,物证箱的封条被割开。



装血的试管盖子上,莫名出现了一个小洞。



地下车库里出现的弹壳,如果真的能说明女摄影师在这里被杀的话,


那为何整个车库都没有任何血迹呢?


在这么杂乱的环境里,即使最专业的刑侦人员也做不到清理地如此干净。



还有焚烧过的骸骨,律师在调查的时候,发现车厂附近有三处焚烧点。


有没有可能,是别人烧完运到这来的呢?


所有看起来天衣无缝的证据,其实根本禁不起推敲。


更让这些证据的真实性大打折扣的,是发现它们的人——


马县警官Lenk。



本来作为利益相关方,马县警官应该回避调查。


可这位Lenk警官,不仅一次次出入SA的家,还总是能“意外”发现一些非常重要的证物。


哦对了,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没有介绍。


就是他瞒下了当年那通重要电话,让SA多坐了八年牢。



物证已经没有说服力了。还有侄子这个人证。


一般人都会先入为主,自家人不会坑自家人。


可SA的侄子是什么样的人呢?


智商69,还不如他叔叔。十几岁的中学生,心智只有四年级。



而询问他的人呢?


个个都是经验老到、手段高明的警察。


他们早就设下不知多少个陷阱,等着傻侄子越陷越深。



就在他以为承认了一切就能走出门接着上学时,这些警察已经给他安上了强奸、囚禁的重罪。


就这样,拿着伪造的物证、哄骗来的人证,再加上舆论的力量,


即使SA的律师再强,也没能给他脱罪。


这次他被判的是无期徒刑,终身监禁。


有那么一会

表姐真的不敢看他宣判时的表情


讽刺的是,当年那些拒绝帮助SA爸妈的记者,在SA第一次释放回家时蜂拥而至,笑脸相迎,写尽好话。


又在SA第二次被判刑时充当正义使者,大声叫好。


如同一群吞食腐肉的秃鹰。



更讽刺的是,当年带着刚出狱的SA四处宣传,嚷嚷着要成立SA法案,帮助那些受冤屈之人的州长,


在这次SA被捕,13万人请愿的时候,直接拒绝。


倒是州总检察长始终如一。


从一开始就一口咬定,她管理下的司法机构没有任何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




还有傻侄子请的那位律师。


非但不帮自己的委托人脱罪,还和警局狼狈为奸,花言巧语骗供。


这部剧,真是让人觉得彻骨的寒冷。


就像SA的律师说的那句话:


每个人都可以说自己永远不会犯罪,但没有人能保证不会有人指控我们犯罪。



一个无权无势无财力的小人物,在巨大的国家机器面前,除了被碾得粉身碎骨,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表姐印象最深的一句台词,就是一向乐观的SA突然绝望,他说:


“Poor people lose, poor people lose all the time.”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


表姐记得有一个画面,是SA的爸妈相互搀扶着去探望狱中的儿子,真是心酸啊。


上一次老两口等了18年,这一次他们还能等到吗?



上诉,驳回。上诉,驳回。


第一季结束的时候,SA用光了所有的上诉机会。


你总以为他应该放弃了,应该认命了。


可接通了电话,听着他说在自学法律,在尝试自救,


突然热泪盈眶。


“早晚有一天,真相会水落石出的。”



这么操蛋的世界,有人竟然还没认输,真棒啊。


ps: 前段时间傻侄子已经被放出来了。下个月网飞放出第二季,事情应该是有新进展了。表姐会持续关注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