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 丨 土楼变身“摇钱楼”,你的旅游在给谁摇钱?

 yangtz008 2018-10-03


这是城君原创的第1123个城市故事


从福建厦门,

驱车200多公里,

就能到达永定,

以“土楼”而出名的地方。

两年前,一部大热的动画片,

将这里进一步推向国际。


永定土楼群


2016年上映的《大鱼海棠》,堪称国内动画巅峰,而风景正取自福建土楼群。


其实早在2008年,

“永定土楼群”申遗成功,

就掀起了旅游热潮。

每年旺季,游客络绎不绝,

一张套票90元,

可以游览景区内所有土楼,

有摆渡车往返之间,

有农家乐,有民宿,

60元包当地导游讲解,




土楼到底是个什么楼,

历史可追溯至唐朝。

中原人躲避战乱南迁,

定居在东南沿海一带。

为了抵御山林野兽、强盗,

也为了大家族一起生活,

他们创造了“土楼”建筑。

规模有大有小,

形状以圆和方为多,

每一栋楼,

几乎就是一个家族。


土楼,生土与木结构相结合,部分使用石材盖起的民居。多分布在福建、江西、广东的客家地区。而所谓“楼”,指两层或以上的房子。一层是厨房和饭厅,二层是粮仓,三楼以上是卧室。


特殊的自然环境下,

土楼的设计冬暖夏凉,

且排水系统相当强大,

几百来年历经台风暴雨,

却从未发生过内涝。

世代繁衍,直到今天,

依然有后代居住这里,

保持着传统生活方式,

房屋没有独立卫生间,

孩子上学需要走很远。


比起“逢雨看海”的大城市,土楼的排水系统或许值得学习。


上世纪80年代起,

土楼受到了学者关注,

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神话般山村民居建筑”。


除了“永定”,“南靖土楼”也是近年逐渐被人熟知的土楼村落。图为南靖土楼建筑群著名的“四菜一汤”,引起美军间谍注意的段子正是源自这里。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也在南靖土楼取景。


游客纷至沓来,

惊叹着人类智慧,

并在导游的带领下,

听着一个又一个传说。

 

“土楼有3万多座。”

“我们南靖的土楼历史最久。”

“永定的最久,有上千年。”

真真假假,自行判断,

实在不行,求助度娘。



这里的土楼还有封号,

“土楼王子”“土楼之王”

“土楼公主”层出不穷,

虽然都是自封而得。

 

“王子”,是永定的振成楼。

王子的独特之处,

在于设计里融合了八卦,

以及两环同心的“楼中楼”。

外环土木结构,

内环砖木结构仿西洋装饰,

可以说“外土内洋”。

全楼的设施布局,

游客踏足于此,无不称奇。


振成楼,坐北朝南,调节阴阳,每卦与内层一楼结合,采用北方四合院格式,也俗称八卦楼。


 不过,当你正仔细听讲解,

用心观看精致的石雕时,

冷不防背后传来一声;

“要不要上楼?”

“一个人10块钱。”



导游尴尬解释说,

这是土楼里的住户,

上楼可以看到振成楼全貌。

因为楼上的卧室是私密区域,

一般不对外开放。



犹豫之中,导游继续讲解,

但这些“原住民”喋喋不休,

一直在身后追问,颇有,

“此山是我开,此楼是我盖,

若想上楼看,留下上楼财”的气场。

原本想上去看看的念头,

瞬间被烦扰到死心。


上楼后可以看到的全貌。


内环楼中间是大厅,

高耸而出、宽敞明亮,

墙上挂着不少名人名联。

这里是居民的议事厅、宴客厅,

也是节日的戏台。

和其他土楼相比,

振成楼气派不止一点。

也只有大户人家,

才能盖出如此豪宅。


两丈余高的花岗岩大石柱拔地支撑,实为县内外所罕见。当时总统黎元洪的题匾挂满墙上。 


振成楼也的确大有来头。

主人是当地林氏家族,

日升烟刀的创始人,

后人出了个秀才林鸿超,

为满足父亲遗愿,

他邀请叔伯合资共建振成楼,

1912年开始建造,

花费5年时间,8万光洋。



林家致富后做了不少公益,

四处修路、筑桥、建凉亭,

并极其注重教育。

土楼门口仍有一处学堂旧址,

古色古香,刻有一副对联:

“训蒙心存爱国,

为学志在新民”。



当年的振成楼,

必定远近闻名风光无限。

只是没想到,几十年过去,

廊道精致的铸铁花格栏杆仍在,

但很多后人却已选择离开。

留下的,靠山吃山,

做小生意维持生计,

 

他们大概已经忘记,

这座楼曾经的骄傲。

他们不在乎向远方客人,

介绍祖屋的只言片语,

只在乎他能不能,

扫到二维码里的十块钱。



今年恰好是土楼申遗十周年,

与2008年相比,

这里年均游客数量翻10倍,

旅游年收入翻百倍,达25亿元。

收入的一部分归属当地住民,

可以说,土楼让人 “鼓了腰包”。

 

然而,申遗成就了土楼的辉煌,

还是酿成了原住民的短浅。

旅游区为了宣传,

围绕土楼的数量、楼龄、起源,

不惜夸大其词,文艺包装,

甚至编造段子,敲诈游客,

让土楼变身“摇钱楼”。

土楼本身已足够华美,

何须涂抹厚厚的庸脂俗粉,


年轻人慢慢走出土楼,只在过年时回来欢聚,土楼才有昔日的热闹繁华。


然而,输掉美景的何止土楼,

乱收费,坐地要价,

粗制滥造,敲诈勒索,

在各大颇有名头的景区,

此类事情屡见不鲜,

让原本出游的心情蒙上乌云。

 

以捏造历史吸引眼球,

注定经不起时间推敲;

以祖先财产不劳而获,

也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留言告诉我们,

这个十一,

你花了怎样的冤枉钱,

赠人经验,才不白花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