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部扑朔迷离的古书,《鲁班书》只能排最后,《黄帝内经》排第一

 戰狼傳説 2018-10-03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自古至今留下了很多经典典籍。正是凭借这些书籍,我们的文化精华才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所以说,它们才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最大功臣。但是这些书籍,或者因为年代久远,或者由于誊抄错误,以至我们现在阅读起来都很有困难。本来我们以为,古代文明水平肯定低于我们现代,用我们今天的知识去理解他们的文章,还不是手到擒来?

如果你这么认为的话,就会闹很大的笑话了。在那些至今还广泛流传于世的古籍里,竟然有很多无法“科学”解释之处。几乎每一本都会有这种情况,要不就是内容难懂,要不就内容看上去似乎不科学,却又无法证伪,有的甚至连作者都不能肯定,这类古书,用扑朔迷离来形容它们一点也不为过。由于这种现象实在太普遍,所以我们今天就只列举三部影响面大的作为代表,具体来讨论一下:

第三名:《鲁班书》

这本书的作者倒是很清楚,因为书名就已经明确记下来了——鲁班。鲁班其实不姓鲁,“公输”才是他真实的姓氏。因为他和孔子是老乡,都是鲁国人,所以才叫鲁班,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祖师爷。而这本《鲁班书》之所以上榜,就是因为作为建筑祖师的鲁班,他的著作里却几乎全是不为旁人理解的内容。我们姑且不去究真那些所谓的符咒是否有效,但书中的建筑内容,如果没有口耳相传的“师傅”面授机宜,只靠自己阅读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所以千百年后,《鲁班书》的传播都是民间性质的,也正是如此,就给了这部书增添了很多神秘的内容,有人说这本书有“诅咒”,凡是学它的人都要经历“灾祸”才能学会,甚至还夸张说是鲁班自己下的咒语。我们会相信建筑祖师会把自己一生的著作开玩笑吗?显然不会,这只不过是给这本书增加一些扑朔迷离的情节干而已。

第二名:《易经》

根据古代文献的记录对照,我们今天看到的《易经》易经是残缺不全的,只有原著的三分之一了。《易经》本来包括“连山”、“归藏”和“周易”,而现在流传的只有“周易”了。而就是这部三分之一的《周易》,也能被我们称之为“万经之祖”,几乎任何的学术门类都能用之加以阐述,这还只是三部分里最“年轻”的,它的作者是周文王。而“连山”和“归藏”据说是伏羲写的,那就更不得了。

《易经》的扑朔迷离,在于它残缺不齐的内容就可以解释宇宙关系,天上地下无所不通。假如要是一部完整的书,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只是那样的话,估计能读懂的人就更少了。

第一名:《黄帝内经》

很多人对把《黄帝内经》排第一嗤之以鼻。认为《易经》才是当之无愧的的老大。其实不然。尽管《易经》比《黄帝内经》更深奥更玄妙,但说到扑朔迷离,则内经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首先,在成书时代上,“易经”还有个伏羲可以参照,再不济也还有个周文王,这是无可争议的。而内经却不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谁能够确定它大致的成书时期,即使以比较可信的“春秋时期”的说法,也还有很多漏洞不攻自破。因为在同时期其它典籍里,几乎见不到“内经”的任何信息;

其次,在作者上,虽然书名有“黄帝”二字,却基本已经被证伪。而《易经》的作者基本没有太大争议,最少“文王释易”是被诸多文献资料记录下来的。有了侧证,至少也就能肯定一部分了。

最后,在内容上,《周易》阐述的都是比较玄妙的问题,我们普通人可能也就是看天书的感觉。而《黄帝内经》虽然也很有玄妙之处,可确确实实是一套实用的、完整的学术指导方针,这和《易经》是截然不同的。现在发现的甲骨文里,可以找到较多的《易经》相关文字,而《黄帝内经》却像凭空出现的一样,几乎找不到只言片语。所以,甚至很多现代人认为它是“外星文明”的产物,这就更让内经增添了扑朔迷离的色彩。

因此,要论神秘的古书,我认为《黄帝内经》才是最不好理解的,您认为如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