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孔明遗留的千古孤对,1934年曾登报征联,对联你知多少?

 wenxuefeng360 2018-10-03

诸葛亮遗留什么孤对呢?稍安勿躁,说完对联文化之后,再与各位看客一同对对探讨。对联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要贴对联?

首先,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联,对子,春贴等,起源于桃符。相传起于五代,另一种说法起于唐代,这个都是以对联最早的出现为据,但是,从文学史的角度看,对联大约经过了三个阶段从古代的诗文辞赋中逐渐演变而来,也就是对偶,骗偶,律偶三个阶段。对偶阶段大约是从先秦,两汉至南北朝,比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骈偶阶段出现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是以对偶句组成的骈文。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律偶阶段源于魏晋,到了唐代正式形成,即一般的五言,七言律诗。

对联以工整,对偶,精巧,简洁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人文趣事,各行各业的人们通过贴对联,抒发美好的愿望,文人墨客们通过对对联交流学识,增加生活的乐趣。以下摘录两副;

宋人吕蒙正对当时社会的贫富现象愤慨,替穷苦的人写了一副对联,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额;“南北”,众人看后总感觉奇怪,凝惑不解,通晓之后无不觉得妙,原来这副对联中上联缺“一”,下联中缺“十”。谐音缺衣少食。隐晦的通过对联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和不满。

明朝内阁首辅解缙,自幼颖悟绝人,一天,当地绅士宴请名士,解缙父子也在邀请之列,宴席上有一个举人想讥讽一下解缙,便指着解缙说道;“蛤蟆蝈蝈闹庭院,蹦东蹦西讨人恼,”解缙听出他的言外之意,毫不客气的回道;“疯狗汪汪咬门槛,摇头摇尾惹客笑”。众人听到,无不捧腹大笑。

了解完了对联的由来,最后奉上诸葛孔明的 千古孤对,上联是这样写道;“乔女自然娇,深恶胭脂胶肖脸。”此联是个拆字联,乔女为娇,后句后五个字都是月字旁,应用三气周瑜的典故,据说1934年著名粤剧艺术家薛觉先先生曾登报征联,曾得一绝妙下联,这里不提,不知各位看客有什么绝妙下联,欢迎关注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