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版滥竽充数

 65顽童 2018-10-03

滥竽充数:竽,古代的一种吹奏乐器。就是一个不会吹竽的人混在会吹竽当中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的人群,以次充好。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时期的齐国。当时的国君齐宣王喜欢音乐,尤其喜好听吹竽合奏,要300人的乐队。当时一个叫南国的处士毛遂自荐,说自己吹的如何如何好,齐宣王信了他的话,把他编到300人的吹竽队伍当中。这个南国先生混饭吃了多年,一直没有被发现。后来齐宣王死了,其儿子齐愍王接位,他也喜欢听吹竽,只是要求吹竽的人单独给他吹。这时这个南国先生坐不住了,害怕单独给齐愍王吹,惶惶不可终日,吓得连夜卷起铺盖逃走了。由此给后代留下了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故事。

最近,在手机上流传着一段视频,视频显示一个高挑的五官清秀的女士倒吹葫芦丝,旁边一个男士给她纠正,她还不让。继续反吹着葫芦丝。我们知道,敦煌壁画有反弹琵琶,就是弹琵琶的人练到一定程度,完全可以做到反弹琵琶。而葫芦丝反吹,你就是练上一辈子也不可能会吹出声来。这不是明摆着在那里滥竽充数吗?所以公众认为是新版滥竽充数。

事后,有关方面的记者进行了调查。这个视频发生在9月23号的齐齐哈尔的“秋满鹤城”晚会上,倒拿葫芦丝的女演员是承办这台晚会的齐齐哈尔市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主席杨姝荣。记者事后问她:你为什么会反拿葫芦丝边吹边舞?她回答说:工作人员给她倒递了葫芦丝,使她把葫芦丝拿反了,为了表现舞台效果,只能将错就错了。“整个画面你不能影响了,就是表演吧,别吹了。”而且这个杨姝荣振振有词说是自己学的就是声乐,对葫芦丝的演奏了如指掌。发生这个事,有人故意渲染,主要目的是出于报复心理。因为她在担任“主席”一职上得罪了不少人。

对于杨姝荣的说法,巴氏觉得她这个人既自信,又傲气,中间还夹杂着霸气。你既然是一个能够吹奏葫芦丝的“演员”,不要说灯光暗,就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也会知道葫芦丝是否拿反。既然发现了错误,改正过来就是了,演出场地出现“砸锅”的现象也是正常的。为何明知道错误,而且旁边的同行指正都置之不理,说明杨姝荣不仅演出作风是这样,工作作风也估计是这样。本来艺术交流协会主席杨姝荣就在本地小有名气,通过这次吹葫芦丝的表演,使得杨姝荣一夜成名。只要提到新版滥竽充数这个词,就会想到齐齐哈尔艺术交流协会主席杨姝荣。由此也说明了杨姝荣对艺术的贡献,对成语的贡献。 2018年9月29日  星期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