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过是一掬沙子

 刘耀兰图书馆 2018-10-03
  刘耀兰

    2011年2月26日,有两个来自尼泊尔和西藏的和尚,在纽约的一个画廊将“修建”一个“医学菩萨沙子坛场”,来展现亚洲艺术。他们跪在那里绘着画着,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他们一丝不拘的态度吸引了很多人,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一天比一天多。十几天过去了,人们才依稀看到了佛的微笑,看到了佛泽四方下那栩栩如生的动物和植物。特别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那宝塔两端的丝带因沙线颜色差异造成的立体感,是那么逼真,让人叹为观止。由于展厅周围灯光独具匠心的设置,观众始终以朦胧和模糊的影子在浮动,如同这个世界的旁观者。
  3月20日,这幅画终于完成了。整个画面以精致得难以置信的细节,以瑰丽的画卷和恢弘的气势,以强迫的姿态占据着每一个人的视界和心灵,直逼人的灵魂深处。当一切已趋近完美,人们为他们欢呼雀跃时,两个和尚拿起刷子,将它们扫在一起。原来,他们的材料是用于藏医药的细沙。人们这才明白,及尽繁华的,不过是一掬沙子。此刻,除去抹不净的回忆,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人们看到空空如也的桌面,和那些残留在上面的一些细沙子,恍若如梦,只有无限惆怅。
  很多人见了庙都心照不宣地伏在地上磕头,嘴里念念有词地跪拜,可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有的人睁开眼睛想的就是权势金钱,为芝麻官打得头破血流,为蝇头小利争得脸红脖粗。其实,金钱权势哪一样不是如一掬沙子般瞬间即逝?多少人的道德观如僧人手中缓缓流逝的细沙,虽有惊艳的容貌,然而脆弱无比。
  那幅沙画,在创作完成后将作品清空,付诸流水,以此象征生命的瞬间。人活世上,其实就是一掬沙子,但只要心中充满阳光,你就无所畏惧,所向披靡。坚持美德,虽然短暂,也会有佛的光芒。

 2013年4月15日《黄石日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