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良知是“无名”在心上的重构

 岐黄道心 2018-10-04

本文前,请先阅读前文心学思维基础》心即理与“有名”“无名”的实践》心即理与“有名”“无名”的实践(续)》

良知是心理一体

心即理源于心物一体,良知则源于心理一体。良知是外界事物的心的镜像显得单一了,外界世界是动态的、全面的、相互关联,而镜象却是静止的,平面的,不变的,用重构更接近阳明先生的本意。

对外界事物、事理的重构是需要过程的,不是马上就有的,或生来就有的,如果因为阳明先生说“良知是与生俱来的,良知是心念到处”,又何需学习,何需用功呢,致良知是事物、事理在心上整理重构,而成为整体。阳明先生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一体的。

外在道德、知识等体系,不论是系统性、非系统性的都是片断的体现,人获得的知识与道德标准、法律规范等都是非整体的,必须进行思维上的联系,只有在心上重构才能正确的应用,在心上重构才以能成为良知,而这种重构是在实践中不断地磨炼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中国语言是象

要理解古人的语言需要先理解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中国以象形文字为特征,它在文字、语言上的特别使表意与表音文字,从构词到句式等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比如科学一词,中文就这两个字,但在句子的不同位置就有不同的含义,比如“这个说法不科学”,这里科学是形容词,而当作为名词时广义的涵义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分类,当作为研究方法时还有分析、推理等的涵义。但不管有什么含义,“科学”一词,本身是没有变化的。表音文字的英文science,作为名词,形容词scientific 科学的scientifically 副词学术上的等等,会发生形态上的变化。还有数量、时态、格位等对词及句的变化,使其在语言运用时较少地产生误解。

中文文字形态上的变化,在学习中也有概念意义的差别,都需要有上下文,还有省略语、通假等等。在语言上就有很大的弹性,不详细解释还不容易理解,正是这种语言的复杂使论述者与接受者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理解,而我们还不太习惯于对表述的词进行具体的定义,更别说古人的文字了。知道语言与概念的关系,那么再来看比如说中医的概念与西医概念的不同。西医是建立解剖学上的有具体的形态,比如心脏、肾脏、白细胞、血液、组织等等,但这种概念是独立存在的,虽然有包含功能,但它的功能是依附在这些个体上的,分开来理解应用。

如中医的概念,比如肾、肝、气、血等等概念,既有具体的形质,更多的是人体的整体性的概念,包含肾的整体功能、心的整体功能,叫“脏象”,还有比如气的,在不同的系统使用情况下,具有不同的功能特性,卫气、与阳气就有不同的意义,肾气、肾阳的“肾”与“肾”的五脏的意义有不同,这种不同在于整体应用时,产生的不同使用方式,也是中医不好理解的原因。这种客观性是在于整体系统原则之下的客观,而不是分解分析后的客观。

因此中医的各种名词概念是建立在系统整体之上的,不能独立于系统本身。就如同可以将“现代医学中的血”分离出人体来研究,但不能把“中医的血”分离出人体系统来研究。这就是分析科学与整体科学的不同的客观性。

不明白中国文字语言的规律就不能理解中国文化以及附着在文化与语言上的各类现象与各类科学门类,就一个“科学”的解释就可以闹得天翻地覆的。认为科学一词是外来的,却不知道词汇不只是词本身,还有词所涵盖的语境。如果仅解释词义,而不通语言表达的语境,那么错误与争议就会产生。中西医的争议与东西方文化的争议有很大程度都源于语言表达,词汇只是现象,本质才是文字要表达的。不了解其本质只在文字上打转是无法弄清。

文字只是“有名”的现象,表达的规律与语境才是“无名”的本质。理解象的同时要先理解明白文字的规律,文字是规律的外在载体。语言的表述都仅仅是现象,而不是内在的规律,需要心的领会。


此我们在理解“良知”时,就不能简单地从阳明先生的某段文字中来理解,否则是断章取义了。比如良知是与生俱来,那么就不用教育了,显然阳明先生不是这个意思,而是站立在本心,人人都有理性的角度来讲,良知必须整体地理解。在完全弄懂心学的哲学意义再回来看阳明先生的每句话,良知的整体的存在于思维意识中,良知的细节必须必须相互联系而无矛盾的存在,外在的整体在心中的整体的重构,矛盾了就会整体性的坍塌,仅注重外在的象就产生无原则的实践。

 

心的一面是良知

心即理是外界的事物反应与良知,其实就是二合一,一合二的关系。“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那么心即理就不是什么唯心,而是站在人的本体上理解与外部世界的。而理是人类归纳总结而已。

阳明先生说,良知是与生俱来的,良知是心念到处,良知即不是先验性的,也不是经验性的,不是与生俱来的,良知是过程,不是固定不变的,即要明白,又要用功。明白是因为它必须来源于客观存在,要用功是因为这些客观存在仅只是客观存在,还必须与个人自身进行融合,而不能分开。分开就不是知行合一了。

 

先生曰:“既知致良知,又何可讲明?良知本是明白,实落用功便是。不肯用功,只在语言上,转说转糊涂。” 

所云“任情任意,认作良知。及作意为之,不依本来良知,而自谓良知者既已察识其病矣”。意与良知当分别明白。凡应物起念处,皆谓之意。意则有是有非,能知得意之是与非者,则谓之良知。


显然,阳明先生说的良知是指正确的客观反应,如果只起了心念,但只能说是意了,意识还是有对错的。错了的不算是良知了。人只有一心,而心中起意就有两面,一面是良知,一面是人的私欲。良知是天理的,私欲是个人。存天理,去人欲才是良知。

 良知的内容广泛

良知是什么,阳明先生讲述的多是伦理道德,自然而生的情感,但事实上是由于人的社会的存在,而不是个体存在的产生。而社会存在的价值观的反应而成为人的良知,仍然是外部的反应。是受教育与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与生俱来的是人的自然本能,自然属性。

人的出生就是一张白纸,良知并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在社会主流价值观与教育的双重影响下形成的,有必要从整体来领会,而不是“良知”这个词的文字。

良知有三重涵义

一是自然规律,人的自然属性,需要吃饭睡觉等等自然的规律,良知则是要知道循自然之道,明白养生、明白健康生活的方法。

二是各类学科知识,良知于现代可以有科学、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律、思维的规律、遵循正确的方法论才能工作学习生活。

三是社会价值观与法规律道德,必须有社会道德品格,必须有法律意识等的良知才能社会和谐。

还有其它的非系统的片断,但不论有多少内容 ,人所接受的信息都是片断的,自身就相联系的,这是文字语言的性质决定的。如果仅看到片断则会产生矛盾,接受完成需要在长期的事上磨,实践中,多种知识技能感觉体悟终与人自己成为一体,而是致良知而知行合一,它是思维的整体,而不是语言的表述,语言的表述都仅仅是现象,而不是内在的规律。

阳明先生说良知是与生俱来的,但我们学习中国古典文化必须先明白中国语言的特点,否则在面对现代教育大量的符号数字之后,形成简单思维,对中国文字是表意表象方面把握能力越来越低。

中国的整体性哲学不是等同于其它哲学,体用关系,道、客观的事物为体,科学则为发现道、客观规律而为用,用则有人类的意识而左右规律的发现与传播、左右着促进与伤害,左右着善用与恶用。科学则有体与用的辩证关系在里面,需要知行合一,无良知则妄行,关键在人在用。

所以人的良知不是什么与生俱来的,是受教育与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与生俱来的是人的本能与自然性。人的出生就是一张白纸,良知并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在社会主流价值观与教育的双重影响下形成约,有必要从整体论来讨论,跳出良知这个词的本意。


私意动是良知不明

良知的外来性与良知的本体性是客观主观一体的。而如果只是意动,只有个人的私欲那就只有主观,而无客观,就只是人自己的习性,而不是良知。良知不是明知不对还去做,花天酒地,还冠以本心的借口,都是不正确的,圣人遵天道,遵良知。

如果将良知等同时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那么就与前面的心即理的理从何来,胡思乱想产生了矛盾,就会生病。一种是自己不知何为良知的客观整体,以偏概全。另一种则是为自己,公器私用。


“后世良知之学不明,天下之人用其私智以相比轧,是以人各有心,而偏琐僻陋之见、狡伪阴邪之术至于不可胜说,外假仁义之名而内以行其自私自利之实,诡辞以阿俗,矫行以干誉,掩人之善而袭以为己长,讦人之私而窃以为己直,忿以相胜而犹谓之徇义,险以相倾而犹谓之疾恶,妒贤忌能而犹自以为公是非,恣情纵欲而犹自以为同好恶,相陵相贼,自其一家骨肉之亲已不能无尔我胜负之意、彼此藩篱之形,而况于天下之大,民物之众,又何能一体而视之?则无怪于纷纷籍籍,而祸乱相寻于无穷矣!

“人惟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用其私智以求之于外,是以昧其是非之则,至于横鹜决裂,人欲肆而天理亡,明德亲民之学大乱于天下。”

 

心的另一面是人欲

心的另一面就是私欲,良知私欲是同体的两面。阳明先生认为良知是镜子,照出了外界的事物,但因其属于本心,而人的本心又有私欲,因此会将良知遮蔽了,需要正心诚意,才能显现。

当下宣扬个人主义就是私欲,它不符合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个体的人自然存在,克己明德才能成人,人的本质是社会的,克己明德才能构成和谐社会。

从伦理道德上来说,致良知也就是要克服个人主义,获得整体性的道德。如夫妻家庭相敬如宾、父母子女上慈下孝、职业操守克已奉公、国家民族社会的天下为公等等,必须长期处于这种思想氛围中,道德良知才得以显现,而如果社会宣扬人人以个人至上为道德准则的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知则明珠暗投。



致良知是实践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是将军长期的磨炼,在突发情势下的本能,是良知,如果换为读书人的身份显然不可能产生这种反应。良知是要形成本能,是顺应天理的本能,一种迎难而上的本能,而不是只有知,是知技能后的致良知。

克已也是实践,人要学会不断的变化,改变自己,改变自己不良的习性,这些习性有些就是自己明白的,但为什么不能变呢,就是被人的欲望控制,被人的习惯所控制,永远都存在的这些 习性与理性的矛盾。懂得改变的人才会有所成就。人的习性无处不在,明白什么是自己的习性,什么是需要做的理性,什么时候真正的明白才是成人,当然很多的成人也并不会明白这些,但小孩肯定是随性的,所以真正能控制自己的欲望才是真正的成长。

一定要玩到晚睡就是欲望,理性的是要准时睡觉;对口感不好的东西不吃,就是欲望,理性的是要注重营养均衡;不运动就是怕累的欲望,理性就是明白身体素质也是学习的本钱而锻炼; 不喜欢个人的其它形象的衣服就是个人的欲望,理性的才是衣服只要干净整体就行,外在的形象不代表整体的人,不是为别人的眼光而穿衣,也不是为了自己的感觉好坏而穿衣,想继续睡觉不起床就是欲望,理性则是时间到了必须起而不是寻找借口,想学习又不想做作业等等等,都是在理性与欲望中交织着,学会真正的理性,而不是为自己的贪玩、偷懒、喜恶等等欲望寻找借口 。

立志也是实践。立志并不是就要立大的志向,要达到什么大的目标,每天完成需要完成的计划可以是立志而不只是修身,一段时间看一本书的打算是立志。坚持健身是立志、少看手机等等都可以是立志而不只是修身。只要行的是天理都可以算克已、都可以算立志,都可以是修身,都可以是致良知,致良知者在心上。

致良知的一切都是实践。心即理是外在事物与内在的心整体,致良知是外在的整体在心上重构的过程,知行合一则是这种重构必须是知,从心之外在到心之内在的理论与经验之学习。行是由心之内在到外在的融合践行,将理论与经验在实践中验证成为自然存在,使得一思一行均为良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