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看出刘禅是个废物,留下一招保江山,却遭到大臣们集体反对

 昵称22346171 2018-10-04

三国时代,刘备建立的蜀国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刘备时期,蜀汉形势整体处于上升期。刘备死后,第二阶段是诸葛亮时期,蜀汉形势进入稳定维持期。诸葛亮死后,第三阶段是刘禅主政时期,蜀汉形势迅速恶化,诸葛亮死后不到20年,国都被魏国攻破,刘禅当了俘虏,蜀汉成为三国中最先灭亡的一国。

蜀国国运的最大转折点,发生在刘备时期与诸葛亮时期的交接处。由于刘备一意孤行攻打东吴遭到大败,使得蜀国继关羽败亡之后,遭到第二次重创,蜀国军事实力遭遇毁灭性打击。幸亏有诸葛亮接棒,使出浑身解数才稳住局面。诸葛亮所用的一招就是"以攻为守"。弱小的蜀国以弱打强,频频出击强大的魏国,为蜀汉国力恢复争取时间,同时破坏摧毁魏国的武装力量,尽可能延缓两国之间大决战的来临时间。

诸葛亮去世后,他一手培养和提拔的姜维,秉承诸葛亮遗志,坚持奉行"以攻为守"的策略,连续出兵北伐攻打魏国。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姜维此举,却遭到了蜀国大臣几乎一边倒的反对。不论是朝中掌权的文臣,还是跟随姜维出征的部将,都对"以攻为守"大为不满,甚至屡屡有人为此当面与姜维争执不下。

第一个站出来发难的是尚书令、大将军费祎。费祎是诸葛亮钦点的接班人,才能与德行被公认为最为接近诸葛亮。可他偏偏对诸葛丞相定下的"以攻为守"策略极不认同。因为他是刘禅之下的二把手,军政大事拥有最终决定权,他直接削减截留姜维手下的兵员数量,姜维仅仅能调动数千人马,北伐几乎难以进行。

姜维与费祎理论,费祎说:"我们比起诸葛丞相差远了,丞相尚且不能北定中原,不如保国安民休养生息,待到后辈中有能力者再去北伐也不迟。不要心存侥幸,光想着一战定乾坤。不然必会后悔。"姜维也无法反驳。

第二个反对者是蜀汉武将张翼。费祎死后,姜维位高权重无人敢于抗衡。但张翼却个性十足,多次在朝堂之上当面与姜维发生争执,认为蜀国国小力弱,连年征战空耗国力,民间为此经受沉重赋税和劳役、兵役。但姜维却不为所动,多次出动大军北伐。张翼随军出征,时常提醒姜维见好就收,不可贪功冒进,以免遭到魏国大举反击而吃亏,惹得姜维很不高兴。

第三个反对者是武将廖化。廖化是蜀汉后期主要武将之一,在群臣中说话很有分量。他也经常对姜维说:"用兵不知约束收敛,必然吃亏。如今我等智谋不必敌军高明,实力不如敌军强大,却屡屡用兵,恐怕将来无法生存下去。"第四个反对者是诸葛亮的亲儿子诸葛瞻,他也对老爸当年的策略很不理解,由于他是刘禅的女婿,又掌握朝廷兵权,直接上书朝廷,要求罢免姜维,剥夺他的兵权,想彻底终止"以攻为守"之策。

同样一个"以攻为守"之策,诸葛亮在世时无人提出异议,他一死,反对声音立刻涌现,作为诸葛亮代言人的姜维因此饱受苛责和非议。到底诸葛亮的"以攻为守"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千年以来众说纷纭,至今难有定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