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喊出牛气一句话两搭档,一个是陈汤,另一个乃羽林军第一高手

 名将英雄两千年 2018-10-04

西汉历史的最后一抹辉煌——绝域名将陈汤(7)

西汉末年,喊出中国最强音“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两位民族英雄,一个是陈汤,另一个则更加不为人所知些,他就是被陈汤抢光了风头的委屈上司、甘延寿。

甘延寿字君况,是北地郡郁郅县人(今甘肃庆阳),也属于“关西出将”的范畴,此人从小精擅骑射,且政治面貌清白(良家子),所以少年时就入选羽林骑,后来也跟赵充国一样升迁为郎,不过赵充国的郎是战场上拼杀出来的,而甘延寿的郎则是比武比出来的。据《汉书》记载甘延寿力大无穷,能将六斤重的石头扔出二十八米远,跟投石机有的一拼(而今男子铅球世界纪录则为15斤的铁球投出23米远)。此外他的轻功也非常高超,曾经一跃跳上羽林军营里的亭楼。光这两项功夫,甘延寿就冠绝天下,名动公卿,被称为羽林军第一高手。后来在一次手博(一种拳技之武戏,《汉书艺文志》兵技巧十三家中辑有《手搏》六篇)比武大赛中,甘延寿又一次以东方不败的骄人战绩,得到汉元帝的赞赏,不久又奉诏出使乌孙,表现出色,被任命为辽东太守,在职期间数平乌桓之乱,颇有战功。

喊出中国最牛一句话两搭档,一个是陈汤,另一个乃羽林军第一高手

图:手博

毫无疑问,甘延寿是个纯粹的武将,此次汉元帝让他来出任西域都护,显然军事意味浓厚:万一郅支吃了雄心豹子胆,大举进犯我西域汉军,有关西名将甘延寿坐镇,汉朝也可稍稍放心。

本文已多次提到西域都护,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职务,也是时候好好解释一下了。

西域都护其实并非正式官职,而是骑都尉、谏大夫的加官,故其全称为“使都护西域骑都尉、郎中谏大夫”,秩比二千石,属官有副校尉一人,丞一人,司马、候、千人各二人。

所以说,西域都护其实是朝廷派遣出使并驻护包括我们前面提到的乌孙、大宛、车师、楼兰等西域三十六国的最高军政长官,骑都尉代表他的军事职能,郎中谏大夫则代表他的内朝近臣身份。西域都护虽然比帝国各郡太守低一级(太守为秩二千石),其执掌范围却比任何有一个郡的太守都大,他不仅掌管着副校尉的都护府直属兵马以及数千汉朝驻西域屯垦军,还可以在请诏后直接凭借皇帝赐给他的符节调动西域各国的军队,对西域任何一国的内政、治安、甚至官员的委任与君长的废立进行干涉,其位高权重,非比寻常。当然,中亚的康居、大月氏、奄蔡等国并不在西域都护管辖范围内,它们与汉朝的关系只是类似东匈奴的呼韩邪那样,偶尔遣使进贡,但并不受汉政府直接统领。

而甘延寿与陈汤要去就任的西域都护府,就设在轮台国附近的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县东北百余里处,今其遗址已建为旅游景点)内,东距阳关二千七百里,这可真是西出阳关无故人了。

喊出中国最牛一句话两搭档,一个是陈汤,另一个乃羽林军第一高手

但是陈汤很开心,真的很开心,如今总算到了梦中的西域,他这个小小郎官也终于混出头来,有机会大展拳脚了。当然,他现在只是甘延寿的副手,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而且他以一声名狼藉之愤青文士投笔从戎出任武官,无论在军事经验上、还是军队威望上、乃至骑射武力上、甚至个人名声上,都差了甘延寿好一大截。在这样的情况下,恐怕他也只能跟李陵的副手韩延年那样,注定沦为一个陪衬吧!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了,就这样一个在长安品德败坏、声名狼藉,最后混不下去跑到西域来打拼的无行文人陈汤,最后竟然风头远远盖过他的领导甘延寿,而让百战名将甘延寿反倒成了他的配角。

没办法,有的人天生就是配角,怎么炒作都红不起来;有的人则天生就是主角,怎么打压都大放光芒。这跟我们现在的娱乐圈那是一个道理。

喊出中国最牛一句话两搭档,一个是陈汤,另一个乃羽林军第一高手

而这其中的关键所在,就看一个人有没有主角的气质,有没有干大事的热情与野望。陈汤或许在很多方面都不如甘延寿,但是以下三点,甘延寿拍马都追不上他。

第一,陈汤与赵充国一般,为人沉勇而有大虑,满身都是大将风范。

第二,陈汤多策谋,喜奇功,是个胆大心细,懂得用脑子打仗的儒将。

第三,陈汤每过山川城邑,都要爬到高处,默默将该处地形牢记于心,显然跟赵充国一样,也是个喜欢实地考察的务实派良将。

所谓站得高看得远,喜欢雨后初晴登高山而望旷野之人,往往都心比天高,从来不甘于寂寞。

而甘延寿,不过一循规蹈矩、武力出众的战将罢了,怎么混都是当配角的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