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卡谈伊沙

 置身于宁静 2018-10-04
赵卡谈诗人之伊沙 (2009-02-1318:56:15)
分类:随笔兜子

谈伊沙

 

一个备受争议,犀利,复杂,最有现场感,传承了汉诗伟大传统精神的诗人,却被不断歪曲成为一个“口语诗人”,但事实上他并不是一个被解释过的“口语诗人”,而口语本身则是无辜的。即使,他是一个“口语诗人”,也是唯一给当代“口语诗歌”确立了传统的诗人,这可能是那些渴望达到这个成就却一筹莫展的诗人的一生的理想。显然,作为诗人伊沙承受了他所能够承受到的一切:开创了“口语诗歌”的新传统却屡遭谩骂;诗体被模仿,却鲜见超越。他的叙事才能罕有匹敌,对题材的选择准确无比,有意思的是,他诗中对浮世的无情讽喻和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温情居然能够有机的交织在一起。伊沙写下来的诗歌保持了他一贯的尖刻的批判性和丰富的娱乐性,作为读者,你至少会从伊沙的诗歌里获得无穷乐趣,身同现场的感动和莫名的快感,这样的读者我认为他是有福的。伊沙的诗拥有不同于常人的简炼的结构,他善于使用叙事性的修辞,同时掌握着从隐喻到现场的精湛技艺;的确,粗陋的口语形式貌似掩盖了伊沙光芒四射的诗篇,但他独有的强大的文本质感有力驳斥了种种荒谬的成见,洞察了诗歌的全部秘密。如果说当代汉诗只有一种“口语诗歌”,那无疑属于伊沙,因为他具有给朽木以生机的神奇能力。

当然,伊沙可能因为他对庸俗力量的极端反感而针锋相对以至于是最容易留下把柄的诗人,他直接反对逆耳言论,他的狂妄,嚣张,粗砺,冷酷,他的急智和幽默;吊诡的是,反对他的人最后做了他的朋友,赞美他的人反倒成了他的敌人。我想,他现在需要做的一件事是不是该减少他的诗歌数量了?

 

2009-2-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