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既然已经腐朽,为何还要挽救?

 浮生偷闲 2018-10-04

明代嘉靖年间仇英绘《倭寇图卷》



既然已经腐朽,

为何还要挽救?


酷哥



清朝最有名的替罪羊当推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因为虎口里拔牙,大长了国人志气,皇帝嘉奖,民间膜拜,成了众口传颂的民族英雄。然而好景不长,当英军攻下大沽口,惊慌失措的道光帝马上把林大人祭出来,流放新疆,林则徐成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肇开夷衅的首恶。


林则徐至死都觉冤屈,那句后世官员喜欢引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是这种心声的表达。

 

林则徐为何会成为替罪羊?如果这不是一件孤例,就值得我们分析,王朝的替罪羊是怎么产生的。


事实上,林则徐的悲剧不仅不是孤例,反而是两千年专制王朝的家常菜。


比如,与大清“民族英雄”林则徐有一拼的,是大明“抗倭名将”朱纨。


忠臣之死


朱纨,晚明著名官员,以执行力强著称。《明史·朱纨传》誉其清强峭直,勇于任事”,百度百科说他“为官清正,强力敢认,是个难得的贤臣。”嘉靖26年(1547),朱纨被派任提督浙闽海防军务兼浙江巡抚,仅三年,几乎荡平了“倭寇”!


然而,如此斐然的政绩,没有让朱纨继续升迁,反而连命都因此丢了。

 

对于这一点,朱纨却早有预见:“不死于盗贼之手,也当死于笔舌之锋。”果然,1550年,嘉靖帝亲自下令逮捕朱纨,朱纨慷慨流涕,叹曰:“纵天子不欲我死,闽浙人必杀我。”说完,饮鸩自尽。

 

如此忠君爱国、清正廉明、敢作敢为的“好官”,为何结局如此惨淡?

 

与林则徐一样,朱纨也成了替罪羊。但与林则徐得罪洋人不同,朱纨得罪的是国民。

 

不是荡平“倭寇”吗,怎么会得罪国民?

 

因为,我们一直痛恨的所谓“倭寇”,其实是中国人。


倭寇本非寇,更不是倭


教科书云:倭寇,明朝时骚扰中国沿海的日本海盗,以浙、沿岸为主要活动舞台,进行走私贸易


但其实,所谓“倭寇”,其首领和主要成员都是中国人。其中的少量日本人,也是被雇佣来的。


这个有意被屏蔽的事实,晚明学者顾炎武早看得清清楚楚:“真倭十之一”


《明史·日本传》则说“大抵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七”---将真倭的比例提高至三成,且颠倒了主从关系但承认了基本事实。


所以,其后的“抗倭英雄”戚继光,所做抵御外患,而是平定内乱


“倭寇”是怎么来的呢?两点:一是朝贡贸易,二是海禁政策。两点是递进关系。


朝贡贸易是朱元璋的顶层设计,将政治(朝贡)与经济(贸易)揉在一起,具体执行时,发给各国朝贡使团一种凭证,朝贡使团要将人数、船数、进贡物品、贸易商品数量填写清楚,明廷港口官员也要依据底簿一一比对,相符才允许进京朝贡。


朝贡不是贸易。这种体制目的是把周边国家对大明物资的需求作为筹码,然后将以大明为中心的华夷秩序推广遍及东亚。在这个体制中,“夷人”获利益之惠,帝国得声光之隆,天下秩序井然,列国与臣民的行为都被纳入帝国的周密规划之中。


朱元璋的垄断算盘打得啪啪响,然而自宋元以降,江南财富绝大部分来自海上贸易,沿海居民“土窄人稠,五谷稀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为命”,垄断让广大海民顿时生存无着,各种走私开始盛行。


龙颜震怒,史无前例的海禁登场了---片板不得下海。


当然,海禁也不乏其他原因:争天下时沿海居民对劲敌张士诚的支持。以及,重农抑商的治国理念。


前者之荒谬自不必言。就后者来说,以倭乱最严重的浙江为例,七山一水二分田,如何能成为农业大省?


海禁的反动可想而知,当时即有很多人撇嘴,《万历实录》说,一旦禁海,人民“生计萧条,情困计穷,势必啸聚”,只有铤而走险,从事武装走私。大学者唐枢则说:“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连很多官员都认识到了。隆庆元年(1567),两广总督张翰提出,“严禁商道,不通商人,失其生理,于是转而为盗。”


明史上遍地开花的“倭寇”---实则是武装走私集团,就此诞生。


朱纨荡寇记


嘉靖20年后海禁愈严,连捕鱼都不行,东南沿海很多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民间武装走私于是更加蓬勃发展,几乎家家户户都属于官榜上的倭寇


朱元璋实施海禁,自此已逾170年,平靖海疆的预期没有达成,反而驱使越来越多人走上与政府对立的亦商亦盗之路甚至多次击败前来剿捕的明军。


正是在此时,朱纨来到浙闽,肩负起荡寇的皇家重任


跟顾炎武一样,他也发现“倭寇”多数是中国人。但这不妨碍朱纨荡寇的决心。如《明史》言,朱纨对朝廷忠心耿耿,老家苏州父老对他的评价是:“十年中丞,田不亩辟,家无斗储。”朱纨自己也说:“既尽节为官,岂能顾妻子乎?”


饱读史书的朱纨也明白,“倭寇”既已成灾,不采取严酷手段,绝难短期见效。随即,他实施保甲法,鼓励百姓相互监督,“寇”“连坐”同处。对海商则不论真倭假倭,不论首犯从犯抓到即“悉杀之”。同时,收缴民间私自打造的大型船舶,逾期不交者重罪。


整顿海防取得初步成效之后,朱纨集合闽浙两省之兵,协力夹攻中外海商所占据的双屿港海商寡不敌众,双屿港最终陷落。朱纨焚毁海商所建的天妃宫(妈祖庙,沿海居民信神),并用木头和石块阻塞填埋港口远东最大、最繁荣的国际自由贸易中心,就此被活生生地摧毁


今天浙江六横岛上的港口简陋冷清,谁能想象五百多年前,这里诞生了声震海内外的双屿港


自此,海商渐渐将活动中心转至福建。一年后,福建沿海爆发走马溪之战,朱纨再次重挫海商。朱纨在捷报中宣称“全闽海防,千里清肃。”甚至道:“生擒佛郎机国王三名,一名倭王。朱纨所擒获的显然不可能是葡萄牙国王(何况是三个)指三个葡人头目。说“国王”夸功而已。擒倭王是同一目的。


两场血战后,著名的“倭寇头目”---海商首领们死走逃亡伤年未见有大的活动。繁荣的民间海洋贸易遭到沉重打击。


所谓的忠臣良将
无非是螳臂当车


1549年,亦即毁灭双屿岛的在朝廷法令未到的情况下,朱纨为防夜长梦多,也为了震慑地方势力,将俘获的海商成员96人全部斩杀。


朱纨清楚,浙闽两地有极多官僚世家参与走私,他的所作所为必然会开罪良多,但他自恃手持皇帝与“正义”双赐的宝剑,斗志始终昂扬。然而,私杀俘虏给对手留下口实,地方大族们合力对他进行攻击,朝廷多位大臣对其发难弹劾最后,嘉靖一甩手把他顶了包。


朱纨之死,对他个人来说是个悲剧,但放到时代大潮中,却失去很多让人同情的成分。来看看朱纨自杀时留下话:“去外国盗易,去中国盗难;去中国濒海之盗犹易,去中国衣冠之盗尤难。”


海盗形成规模,主因在海禁,海商称之为“盗”,则是彻头彻尾的官僚话语。在朱纨们看来,倭寇的形成原因,是陆上豪族与海上奸民的结合。


势要之家是当时官方报告中的关键词,也是朝廷禁海的话语依据。但走私大潮中何止豪族?朱纨就发现,沿海官军基本都涉私,连三尺童子也出没风波之中朱纨慨叹“华风为夷狄所变”,而“衣冠盗”更让他痛心疾首---儒官最明白,一旦读书人介入,统治的合法性就将遇到严峻挑战。相对番商、海盗,相对豪族、权贵的勾结,“衣冠盗”才是最危险的,才是朱纨们无法面对绝望之境。


其实,“全民海商”在当时沿海已是常态,代表着某种社会合理性,若官僚们能网开一面,这一趋势虽不一定能获得合法性,至少可以温润时下,慢慢改造社会生态。


但官僚免不了认真乃至执拗,以道德禁止之以权力打压之,其结果就是倭乱四起、帝国最终崩溃性毁灭——对朱纨来说,官僚视野让他看到这种更大的趋势、一种新体制的形成,由此与之对抗,个人必然要承担“逆潮流”的重荷,直至被压垮


历史证明,越是认真的儒家官僚,其命运越加悲惨,这绝非个人性格使然,是儒家文化之乖谬所造成朱纨个人的悲剧,也只是帝国治理失败的症候而已。


一个事实可以验证上面这段话:朱纨的荡寇成功,并未为大明带来海岸安定,短暂消失倭寇很快死灰复燃。倒是17年后,隆庆帝宣布解除海禁,尽管只开了福建月港一个小港口,这个看似轻微的举动,却对大明产生了深远影响---月港开放后,世界1/3的白银流向中国,2/3的贸易和中国有关


隆庆开关后的福建月港


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变化,是倭乱很快平息---既然能合法赚钱,谁去玩命?


“华夷同体,有无相通,实理势之必然”唐枢这句话搁在今天也灼灼发光。天下秩序的理念本应建立在这一基础上帝国的设计者及其爪牙,却偏要逆“理势之必然”,其结果自然是注定了的。


就比如林则徐,教科书云其矢志探索挽救腐朽的清王朝既然已经腐朽,为何还要挽救?儒家官僚的愚忠,由此可见一斑。同样,朱纨的能力、人品、作风无可挑剔他的不幸在于对抗一种不可抗拒的新趋势。当然,因此成为中央与地方矛盾对抗的牺牲品,也就顺理成章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