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武双全的伟大词人——辛弃疾勇捉叛徒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8-10-04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文武双全的伟大词人——辛弃疾勇捉叛徒

辛弃疾,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开一代词风的伟大的豪放派词人,也是一位勇冠三军、能征善战、熟稔军事的民族英雄。

辛弃疾出生的时候,北宋已灭亡十三年。他从小就目睹了汉人在金国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下所遭受的屈辱和痛苦,因此,青年时代的辛弃疾就立下了报仇雪耻、收复中原的伟大志向。

下面就讲一讲辛弃疾勇抓叛徒的故事。

在辛弃疾二十一岁那年,金海陵王完颜亮大举南下,欲灭亡南宋。辛弃疾乘金国后方空虚的机会,在家乡组织起两千多名群众抗金,并且投奔了农民领袖耿京领导的抗金义军。耿京见辛弃疾文武双全,就请他在义军中担任“掌书记”,负责管理印信和处理重要文书的工作。

有个名叫义端的和尚,本是辛弃疾的朋友。辛弃疾投靠耿京的时候,义端和尚也聚集了一千多人投奔耿京。但是,他投奔耿京却是别有用心的,他不是为了抗金,而是想把耿京领导的义军拐走,去投靠金军,以换取荣华富贵。有一天,义端和尚窃取了义军的大印,带着一些人偷偷地逃走了。耿京知道以后,以为辛弃疾跟义端和尚有勾结,便要治他的罪。辛弃疾恳求道:“请你给我三天期限,我去把义端这个叛徒抓回来;如果抓不到,你再治我的罪也不迟。”耿京答应了。辛弃疾艺高人胆大,立即骑上一匹快马去追赶义端,在半路上便把他捉到,砍下了他的脑袋,带回来交给了耿京。从此,耿京更加信任辛弃疾了。

第二年,耿京派辛弃疾带领一部分义军南下,和南宋朝廷取得联系。辛弃疾在建康(今南京)见到了宋高宗。宋高宗听说敌人后方有这样一支抗金的队伍,就给辛弃疾封了官,叫他回去通知耿京,把队伍带到南方来。

但是,就在这时候,有个叫张安国的叛徒偷偷地杀害了耿京,带领队伍投降了金军。辛弃疾走到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闻知此事,异常激愤,于是便组织了一支只有五十人的轻骑队,决定去偷袭金营,捉拿叛徒张安国。
文武双全的伟大词人——辛弃疾勇捉叛徒

当辛弃疾率领的轻骑队日夜兼程,赶到济州(今山东巨野)金营的时候,叛徒张安国正和金军主将在营帐里饮酒,庆贺他们的胜利。辛弃疾突然冲进营帐,踢翻酒席,一下就捉住了张安国。其他轻骑队员迅速地把张安国捆绑上马,杀开一条血路,快马加鞭往南飞奔。等到金军主将集合大队人马来追赶的时候,辛弃疾他们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辛弃疾把叛徒张安国带到建康,交给了朝廷,宋高宗下令斩首示众,并且给辛弃疾升了官。

在当时的南宋朝廷中,投降派占有很大优势,他们竟不择手段地诽谤、打击、排挤主张抗金的爱国志士。即使像辛弃疾这样敢于深入敌营活捉叛徒的勇士,也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这怎能不使他感慨万分呢?于是他拿起笔来,投身于文学活动,以填词来发泄自己报国无门的一腔悲愤,并成为了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