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欧洲为何难以统一?

 宛平2008 2018-10-04
翻开世界历史,有两段特别有意思:一是中国春秋战国史,一是欧洲近代史(从15世纪到20世纪上半段),一样是强国林立,局势纷纷扰扰,留下了无数经典的外交、战争;一样是名君、名臣不断涌现,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样是新思潮、新技术不断涌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我认为这两段历史有很大的可比性,中国的面积与整个欧洲大致相等。中华文明经过春秋战国的大发展,跃上了世界文明的最前列;同样,欧洲中世纪的愚昧、落后也是人所共知,但经过近代五百余年大发展之后,成了整个世界文明的征服者。
但这两段历史也有不同之处,除了欧洲近代史由于站在更高的历史高度之上,因而成就也更加显著之外,春秋战国时代经过几百年的强弱分化,最后演化出一个超强个体——秦国,来统一六合四海;而欧洲近代史同样经过几百年的演化,却一直维持着某种程度的平衡,始终没有超强个体的出现,实现欧洲的大一统。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先来看东方。
【大融合与价值观】
春秋战国与诸子百家对于中国是如此重要,是因为,一手是硬的手段来交流来合作,这就是政治和军事(战争),古代中国的战争都要比欧洲惨烈的多。春秋战国打了500多年,从100多个国家,打到几十个国家,打到战国七雄,最后秦始皇一统天下。欧洲打来打去,并没有灭掉多少国家,早期欧洲君主实属无能。拿破仑之后,要想改变多国并存的状况,为时已晚。
一手是软的手段来交流来合作,这就是经济和文化,尤其是诸子百家是其核心。
这个大融合的结果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诸子百家的零散的思想和主张其实早就有了,易经是他们共同的精神上的祖先,但是到了春秋战国这个激烈交锋的年代,他们变得更加鲜明、迅速成型,并对当时的时政、思潮和后来数千年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强烈深远的影响力。
到了春秋战国后期,其实诸子百家都在天下(华夏)需要统一形成了高度共识(甚至包括道家),这是大一统最核心的基础,也是以后历朝历代心系统一的法统和精神纽带。是所谓价值观。
【军事与策略】
战国七雄中,秦本是弱国,秦灭六国,是以弱胜强。六国的战略是合纵,秦国的战略是连横。连横最后战胜了合纵,为什么?因为六国之间也是争斗关系,难以真正合纵。等到不真正合纵就要灭亡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商鞅变法,奖励耕战,富国强兵。秦国得以富强的制度政策,六国也可以学,但他们学得太慢、太迟,最后学也来不及了。秦善于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于坐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慎战,轻易不出手。非打不可的时候,也善于以少击多,分而歼之。但到了非集全部国力一决雌雄的时候,秦国从不手软,例如长平之战和灭楚之战。秦灭六国,以弱胜强,不是逞一时之勇,而是七代君王,花了135年时间,打了57场战争,殊为不易。采用郡县制使秦的扩张更为便利。
秦最后终于一统天下,主观条件决不可忽略。秦始皇、李斯,雄才大略,气吞山河,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破釜沉舟,发起最后一战,九年时间,荡平六国,一统天下。为什么秦国能制定聪明的战略?和六国统治者相比,秦国君臣更为雄才大略、聪明睿智。秦国用人看才能、不看出身。秦王胸怀宽广、用人不疑、放手让大臣将帅做事。
以上两点,都是西方历史闻所未闻的事情。秦国7代君主始终坚持用法家的主张,搞计划经济,搞战时共产主义那一套,才骤然内功暴涨。你看多年后斯大林搞那一套,是不是一模一样?否则,以当时俄罗斯那破乱条件,能搞出后来那么大的动静?别说后来的辉煌,第一,当时就被欧洲贵族扑灭了,生存都是问题;第二,当时勉强生存,后来的的大发展是绝无可能,希特勒可以轻轻松松推掉斯大林格勒,灭此朝食。
所以就有人说,欧洲早期没能统一是因为没有法家思想。
但是中国的法家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来的吗?就算有了法家,为什么法家思想能有那么大的市场?那可是整整坚持了7代人!
一切都要归因于春秋战国乱局的土壤,和诸子百家的广泛传播、交流、融合。实践检验出真知,所以各国搞法家思想变革求强的如雨后春笋。只是秦国持续时间最长,到了始皇帝终于大功告成。
有的人认为大禹治水是神话,认为女娲补天是神话,认为精卫填海是神话。哥哥觉得,秦朝7代君王连同一大批干臣兢兢业业、励精图治百余年终于一统天下的故事才是真正的神话!
【征兵制】
早期欧洲士兵是雇佣兵,军官是雇佣军官,一直到拿破仑时代才开始搞征兵制。而反观东方,为了自强,战国七雄都搞征兵制,都搞中央集权政府,都搞以法治国。商鞅变法后秦国搞得最好,政府按政策和法令办事,效率高,组织力强,秦律的规定非常详细,力图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很接近现代民族国家。
再看看欧洲。
英国国力不错,但一直没有陆军的命,因此他注定永远上不了岸。与日本相反的是,日本就是拼命要上岸,从丰臣秀吉开始狗刨水搞了几百年。但是英国就是保守主义的大本营,说,那好吧,我上不了岸,就成为你们统一的绊脚石吧,以免一个强大帝国出现。
从此,英国成为欧洲大陆“势力均衡”的最积极维护者,长期扮演着锄强扶弱的光荣角色,谁力量过大就打击谁。换句话说,他们就是欧洲最大的分裂分子。
在欧洲大陆的中心真正有称霸实力的国家只有法国和德国。这两个国家的确也产生过有志于统一欧洲的野心家——拿破仑和希特勒,他们也的确曾经打遍欧洲无敌手。但这两个霸王的共同特点是,首先是海上英国的存在使他们无可奈何,然后当他们对俄国(苏联)发动最沉重一击的时候,他们自己也遭到了灭顶之灾。
【幽暗的历史之光】
其实历史也曾有过另外的可能性。
彼得一世和叶卡特琳娜二世都曾制订过雄心勃勃的吞并全欧的计划,只是因为时间所限,还来不及实施。计划很棒,比日本人靠谱多了,前几代君主也执行得很好。
这个时候,最恶心的开外挂的人出现了。这也是欧洲未能在拿破仑之后继续走向大一统趋势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地理大发现,这个巨量因素终于让欧洲统一成为绝无可能的幻想。
美洲新大陆的存在,将欧洲各国君主的一部分野心和欲望引导到新大陆去冒险了,从而减轻了欧洲国家自身的碰撞。全球跑马圈地的时代就此开启。
结束语:
秦国的统一,德国的崛起,日本的崛起,都是逆势上扬,都是秦国、德国、日本变法图强、自强不息干出来的结果。世界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未来如何取决于你现在怎么做。
欧洲未能统一,哥哥认为,最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在人类历史的早期,未能有一套成体系的思想组织出一个最为强大的国家机器,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
日光之下无新事,大家不要以为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古人如此,今人亦如此。我们今天,如果不能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根本不用谈经济奇迹、民族复兴。不管什么政治制度,它能让中国保持高效率、组织力强,快速发展,那就是最合适的制度。至于机体健康、权力监督那是另外一个话题,不可因噎废食。
所以哥哥想和兄弟姐妹们说的就是,不管别人用什么幌子,它想让中国降低国家的组织能力,降低国家的整体效率,丧失内部整合的有效能力,就是动摇我们的根本。
当然,西方人只知道中国人爱存钱,但不知道为什么如此热衷的理由。我们即使告诉他们我们忧患意识强烈也没有用。他们当然更无法明白秦国当年七代君王的接力赛。因为这确确实实是华夏文明凝结的一个奇迹。
向我们的祖先致以无上的敬意。
历史假想之俄罗斯:
假如地理大发现之前再给俄罗斯二百年时间,不像法德有后顾之忧,会有怎样一番作为?
关于欧洲的历史遐想:
如果早期有一个民族迅速人口突破一千万;
如果有一个或一群人能倡导一种最具组织能力、最具高效能国家机器的治理学说;
如果早期能多几个拿破仑、希特勒、彼得、卡特琳娜;
……
但历史事实是,欧洲三面环海,农耕经济落后,长期只能靠抽取商业税支持政府和军队开支。唯有一个几乎可算真正陆地国家气质的俄罗斯发育太晚,待他身材暴涨之日,已受困于地理大发现之后的新格局,欧洲,已不再是欧洲人自己的欧洲,况且,蛋黄蛋清打散,各民族已基本成型。
全球化,是近四五十年对全世界政治格局影响最大的事件。但若要追根求源,一战二战虽然极为残酷,但实质上极大推动了全球融合与互动,再往前推再前推,其实,地理大发现就已经意味着一切必然到来。
这,实实在在是美洲新大陆的蝴蝶,改变了古老的东西格局,环球从此一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