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校教师生存剖析:“up-or-out”或许不是最让人心焦的!

 美丽的细河 2018-10-05

高校教师一直是公众羡慕的职业之一,很多人觉得大学老师不仅素质高而且工作悠闲,但是大学老师们自己如何感觉呢?麦可思研究院联合腾讯一份调查显示,八成高校教师感觉压力大,而压力的主要来源是科研项目和经济问题。甚至有近一成教师“累觉不爱”,害怕工作。外界目光和实际状况之间,为何会有如此之大的差距?


高校教师生存剖析:“up-or-out”或许不是最让人心焦的!


让无数“青椒”为之焦虑的“up-or-out”:是背离还是动力?

“非升即走”制度何来?1993年,以清华北大为首的国内高校开始酝酿人事制度改革,试图为高校引入一种流动、开放且具有活力的竞争与淘汰机制。1994年,清华出台规定,讲师、副教授在规定时间内学术成果不足以提高职称,应自行走人,即“非升即走”。我国的通常做法是对新进人员实行“3 3非升即走制”,规定在第一个三年合约到期时,达标但未能升等的给予第二次机会,期满仍升等失败则按合约予以解聘。

对此,学界通常有以下几种看法。

一种看法是:“非升即走”合乎理性。“一聘定终生”的教职制度容易造就“懒惰的教授”。所以有必要引入竞争机制,才有利于提高大学教师的忧患意识;此外,能进能出的人才流动机制也有利于拦截实力不济者继续“滥竽充数”。

另外一种看法是:“非升即走”将不断引发高校浮躁学风。在所谓“非升即走”的人才评判机制面前,判断一名老师是否称职的标准,不在于他们传道授业的责任心,也不在于他们释疑解惑的业务能力,而只在于他们是否在一定期限内获得了相应的职称。当论文数量成为社会衡量大学以及大学考评教师的重要依据的时候,大学内部急功近利和浮躁之风的愈演愈烈可以预见。

高校教师收入之痛:真处于“社会中下层”水平?

据麦可思研究院联合腾讯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高校教师中,约八成表示实际工作中承受的压力较大,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但付出与回报难成比例。在过去两年中,“个人财务状况”是造成高校教师压力大的首要来源,47%的本科教师和52%的高职高专教师都表示有经济压力。被调查的本科教师月收入在5000元及以下的比例73%,高职高专教师月收入在5000元及以下的比例为88%。其中,月收入在3000元及以下的本科、高职高专教师的比例分别为32%、45%。

然而,无论从哪方面硬件条件来看,“青椒”都不算“屌丝”:高学历,工作稳定,83.7%受访者拥有本地城镇户口,八成有住房公积金,五成以上有医疗和养老保险。加上社会名望,高校“青椒”应属“凭借学历资本而上升”的中产阶级。但调查报告显示,这个人群的自我认知却在“下行”。对于“如何认知自身社会地位”,5138位受访高校青年教师中,84.5%认为自己处于社会中层及中层以下,其中,36%认为自己属于“中下层”。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立国认为,“与国际同行相比,我国高校教师待遇总体偏低,学校运行经费中用于人力开支的比例偏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直言,高等学校内部的收入分配制度存在着许多不合理,一个突出表现是高等学校的收入分配机制没有实现内外平衡,即一套绝大多数教职员工认同的内部分配制度,和与国内和国际人才市场收入机制相衔接的外部分配制度。

能够看到希望的是,以收入分配的杠杆提振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在一些大学已经开始实践。2012年,复旦为青年教师提高了岗位津贴。在这一轮津贴发放过程中,收入最低的青年教职员工,收入增加了106%。而且,越是年轻、收入低的教师,岗位津贴的提高幅度越大。

附:某“青椒”的科研和教学日常

6︰00起床跑步,6︰30开始吃早餐、查资料、写论文;

7︰30赶到学院,8︰00—11︰00上2节课,大课间20分钟去找系主任及院长签字报销发票;

中午吃完饭后在办公室撰写由副院长牵头的课题报告;

下午到另一个班上3节课。课间要赶在财务处下班前去报销发票;

晚上批改学生作业,备课,回复学生的邮件;电话24小时开机,处理学生的各种突发事件;

21︰00—23︰00继续写学术论文,准备下周召开的全国性学术会议所需各种材料……

高校教师晋升之痛:国家“动了真格”,但这些压力依旧存在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下属高等教育研究院调查报告显示,美国高校教师“研究和论文发表”、“个人财政”和“教学任务”分别排到了压力源第7到第9位。而相比美国大学教师,拿项目、发文章、评教授等各种问题,可能是高校青年教师压力的主要来源之一。

2017年10月末,教育部和人社部印发《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但是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也会面临几个瓶颈性难题。

一是高校职称评审条件参差不齐。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及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学科)普遍处于建设阶段,大多数专业(学科)还不具备高级职称评审能力。政府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一揽子下放给高校,必然会出现部分高校没有能力承接的问题。二是高校职称评审标准千差万别。职称权下放后,高校获得了自主制定职称评审标准及实施方案的权力。这一方面有利于高校根据自身发展战略、特色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特色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导致高校之间职称评审标准千差万别,从而会导致同一专业职称条件、水准差异甚大,影响到职称评审公平性与公信力。三是出现评审乱象。比如,一些高校根据学校行政意愿将职称评审指标简单量化,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等等。

另外,在学界,评价一篇文章的学术水平,往往视其发表在何种级别的期刊,倘若期刊的级别高,那么论文的水平就高。影响因子对一篇论文的学术评价影响力也自不必说。这样一来,学术评价客观上就体现为对期刊的评价。同时,学界对学术评价的批评主要集中于评价方法的不科学方面,比如认为同行评议易受到非学术因素影响,或者认为定量评价过于刚性。

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谭正航认为,需要进一步建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申诉制度、监管部门违法违纪责任追究制度,高校应在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性基础上,制定职称评审权下放实施方案;应将师德作为职称评审首要条件,提高教学业绩在评审中的比重,凸显科研成果质量的评审分量,依据专业(学科)特点和学校发展战略,构建科学职称评审标准;高校应以适当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公众对职称评审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说说高校青年女教师:“没有吸引力”的新现代女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廉思带领的研究团队针对全国2708位40岁以下高校女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72.1%在恋爱方面“曾经因为高学历而苦恼过”。20%的高校青年女教师认为女博士被社会妖魔化,高学历减少了吸引力。

“高校青年女性教师是女性群体中学历水平最高、教育投入最多的一群。教育部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高校中女教师的比例达46.48%。”廉思认为,“她们身兼五重社会角色——教师、科研工作者、知识分子、配偶/女友和母亲,也凸显了现代女性的共性:拥有更多的经济自主权与事业发展权,但也面临着对女性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在继续肩负家务职责的同时,必须承担起‘集多重角色于一身’的巨大压力。”

“压力不只体现在婚恋方面。”廉思指出,“对比研究显示,低级职称中女性比例更高,在‘教授’、‘副教授’的职称中,男性是女性的两到三倍。”廉思说。

高校教师最看重什么?

对于高校“青椒”来说,他们更看重“今天的机会和明天的希望”。与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丁进良谈起“青椒”的现状和未来,“坚持”是他使用最多的词汇,“只要坚持不懈,终能厚积薄发。”而东北大学校长赵继说,高校青年教师更看重的是“今天的机会和明天的希望”。“对于青年教师,需要事业发展平台和上升机会、渠道,以及职称的发展空间。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评价环境和发展环境,平等竞争的环境。”

同时也有不少人认为,同社会其他行业收入比较,青年教师并非惨不忍睹。虽说薪水不是很高,但有象征资本,比如说象牙塔内知识分子这个光环,就羡煞旁人。但在功利主义的喧嚣中,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正是一些青年教师感到压抑的一个重要原因。

购置住房,提供安家费,在收入政策上向“青椒”予以倾斜......这些实打实的“民生工程”许多大学都在做,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成功经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