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养老我为什么不做社工(一文读懂养老院里..

 健康慢走 2018-10-05

前两天看到养老圈里一个很不错的公众号里一篇文章《养老机构里的社工=活动专员》,我就决定写一篇有关社工的文章,因为我阅读过后总觉得还意犹未尽。我就记住文章的大意是说国内养老院里的社工被管理者定位为活动专员,在美国养老院做社工都要硕士或者名校毕业,社工在美国的养老院里有非常不错的社会地位和待遇,社工还应有很多专业化的角色和职能。


文章里介绍了国外养老院里社工的准入门槛和丰厚待遇,应用到国内养老院,老板更关注引进社工你能给机构带来什么效益,发挥哪些作用?另外文章里,总感觉到社工角色在国内养老院里还是显得被动,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管理者。我个人认为,作为社工,完全可以自动自发去开拓工作,而不要被条条框框限制住(原谅我说这些话,因为文章主题不一样,作者写的很好,我只是说我看了那篇文章我也想从其他角度说说自己的看法)。



先发一篇几年前写的一篇文章,让大家先认识下国内养老院里的社工(原文如下):

受传统思想影响,一提起养老院,大多数老人多少还是有排斥心理的。去看看可以,要真让住进来,真心愿意去的并不多。那么如何做到让老人们爱上养老院,不愿离开呢?

且看禹阿姨的园内生活

禹阿姨退休前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素有记日记的习惯,半年前老伴去世了,子女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家,经过多方考察和打听,把她送到了一家专业化的养老机构。半年的入住体验,她从最初的抵触到现在已经深深爱上了园区生活。


禹阿姨翻开园内生活日记让笔者看,密密麻麻的文字记录了她在园区的生活:

10月8日上午在园区大礼堂观看了“夕阳红老年艺术团”的精彩表演,模特、豫剧名段、老歌曲,让我看得着了迷。下午听了园里507房间李老师的中医养生讲座,还学习了一套养生操,很受益,要坚持做。

10月9日幼儿园的小精灵们来了,又蹦又跳的,唱歌跳舞,可爱极了,我们这些爷爷奶奶辈的都乐开了花。

10月11日,参加了园里的生日会,几个老寿星和护理员一起切蛋糕,一不留神,我就被2楼的张大姐给涂了一脸蛋糕,一高兴起来都忘了岁数。

…………

不等她再翻下去,我已经懂了,禹阿姨爱上了这里,爱上了这里的生活氛围,她在这里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没有孤独,充满欢声笑语。而这一系列活动的联络和组织者,都源于养老院里的社工师。


1.专业社工师,充分满足入园老人精神需求。


禹阿姨的日记里记述的只是社工师组织的系列活动的一部分。为了满足老人不同层次的需求,社工师运用专业方法,为入园长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人性化服务、专业化服务、规范化服务,使长者感受到家的温暖,生活丰富多彩。可以说,社工师担当着园区老人的幸福大使,他们密切关注老人的日常心理和情绪变化,倾听他们的内心需要,尽力满足长者的精神文化需求。


长者入住当天,社工师会详细了解并记录每位老人的兴趣爱好、生日以及性格特点等,帮助老人尽快适应园区生活。对适应有困难的长者,展开针对性的工作,通过个案沟通、小组活动等专业方法,解决长者遇到的问题。随着老人及家属对园区服务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在入住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社工师根据“人在情境中”的基本理论,即根据每个个体的具体情况解决具体问题,充分调动园区资源,以人性化、个性化、柔性化的服务方式赢得入园长者及家属的普遍认可。


除了直接服务入园长者及家属,社工师遵循专业价值观,运用专业方法,通过举办各类活动打造一个温暖和充满欢声笑语的园区。为长者直接提供服务的一线部门,如护理部、医疗部、营养配餐部的员工,都是长者的互动群体,除严格落实既定的工作计划外,社工师还每月举办员工生日会、联谊会、员工运动会、象棋大赛等活动,让大家在辛勤工作之余放松心情,释放压力,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愉悦的心情服务长者。


 2.社工师,调动内外资源,满足入园长者多样化需求。


虽说养老院内的居住环境很好,一线服务团队热情专业,深得长者喜爱,但是亲情是无法替代的。为了让家属能够多抽时间到园区探望长者,社工师倡导设置探望积分兑换礼品机制,要求家属按规定到园区探望长者,多探望一次给予加分,反之则扣分。园区的各项活动也力邀家属前来参加,创造家属与长者团聚的机会。参加活动的长者和家属也能获得积分奖励。长者如果能够为园区的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成为老年大学讲师、在园区的文艺比赛中获奖等都能够获得加分,累计的积分可以用来兑换礼品,真正让园区长者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为了让入住长者不与社会脱节,满足他们的交往及社会参与需求,社工师定期组织长者外出旅游,并联络社会团体和爱心人士到园区做义工。设立“爱心储蓄银行”,希望通过储存爱心的方式唤醒社会上更多人对于失能长者、空巢长者等群体的关注,让更多人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博爱情怀,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长者尽一份力。凡是积极参加养老院各项尊老爱老活动的社会志愿者,经过社工中心资格审核都可以获得养老机构颁发的“爱心储蓄存折。自爱心储蓄银行设立以来,社工中心向前来园区做活动的爱心人士发放爱心储蓄存折近千本,包括美发师、按摩师、足疗师等各行业的专业人士,以及大学生群体,幼儿园小朋友、艺术团体等。


专业社工的介入充分整合了社会资源,为在园老人提供服务的同时,形成社工、义工、志愿者的联动机制,使长者享受到园区内外不同群体提供的服务,满足长者多样性需要。


除此之外,社工还可以站在开放的专业的角度为养老院的发展建言献策,开展募捐活动,并结合一线实务,开展理论研究,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等等。

附上2011年,我写给一位同事的信(当时她在园区是社工主管,我是社工专业,但并未从事社工岗位,领导让这位同事问我在养老院如何开展社工,我给她写了一封信,一周前清理邮箱时看到的。)

您好,感谢你和你们部门的信任!我把自己对社工部的一些工作方向和内容的理解汇总如下。所述内容仅一己之言,仅供参考。

一、社工部工作目标,为入园长者创造一个温馨、愉快、充满爱的环境,丰富长者精神文化生活,使长者真正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交、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二、社工部的主要服务对象:园区内所有长者

工作方向:长者个人档案建立及分类(详细记录职业、兴趣、爱好、重大经历等内容)

三、工作内容及方法:

1、针对园区内意识较清醒的有一定活动能力的自理、半自理长者(服务权重85%)

A、进行一次不少于10个小时的深入交流沟通,了解特殊兴趣爱好、性格及行为特征,走进长者的内心深处,与长者建立深厚感情,并把重要信息归档。在深入了解长者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做好紧急事件时成功介入(个案工作范畴)

B、成立兴趣小组并策划相关活动(诗歌朗诵、老歌合唱、书画探讨、养生交流、棋牌活动、经络操学习等),组织定期旅游。情感支持小组:对于丧亲、丧偶等有过创伤比较沉默的老人,可以组织他们在一起交流,相互获得情感慰藉。(小组工作范畴)

2、对于几乎完全丧失意识能力和活动能力的长者,社工部所能提供的服务相对有限 

社工部可以学习相关临终关怀和服务知识,安抚长者家属,对有需要者进行心理辅导。

3、对新入园长者进行角色适应、心理帮辅、价值与归宿感确立等相关服务。

4、突发事件紧急干预及危机公关,维护园区良好形象。

5、社工活动成果分享及研究。发表老年心理、老年活动开展经验及活动类型以及机构养老模式的思考总结,从实践中挖掘出一些理论成果。


 (社会工作者(Social worker),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社会工作是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以为民解困和助人自助为宗旨的、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手段的专业性、职业化的社会服务工作。)

后记:最近认识了一位做养老的妹子,属于养老智库圈层里的人,圈子里以海归和名牌大学本科硕士为主(都是养老精英人才啊),私下交流了一些,在提到我未从事社工专业时,她感慨了很多,有种替我惋惜的感觉。


而我恰恰相反,我选择我喜欢我热爱,记得2011年进入养老行业去应聘时,做人事的是一位河师大的社工,问我应聘啥岗位,当时有社工和营销专员两个岗位可选,我说啥都可以。后来当时的总裁(现在在圈里也很受大家尊敬,他的敬业和带团队还有口才真的太厉害了)根据我的从业经历就让我做了营销岗位(养老院初创期,营销太关键了,关乎生死)。作为省内首家中高端养老机构,一切的工作都是在摸索中干,不断创新,我一直在一线,驻扎到园区,所以见过的听过的处理过的事情相对更多。我算是一个有责任心和担当精神的人,一直职位不高,但是参与的事情很多,还是专员的时候,有不少事情(比如养老院里的特例突发情况之类的)都是院长和总经理直接交代我去办的,虽然很苦很累有时还要受不少委屈,但是我从中也收获和成长的比别人更多些。


 回到社工这个话题,通过这几年的反思,我觉得做营销比做社工收获要大的多,不仅仅是收入,正如开头提到的那篇有关养老院里的社工的文章里说的,在国内,机构方对社工的重视远远不够,社工的待遇和发展空间都受限。对于我这种骨子里自尊自强的人来说,做营销更容易出成果,也会受院方器重,加上我所在的机构对营销也都比较重视,相对在工作中能少受一些“窝火气”。


2007年毕业第一年,进了一家事业单位做社工,虽然那段时间看了很多书,还在专业论坛上写了数万文字,但是还是有使不完的劲,但是在那种机制里,你不图名利,想做点事也有阻碍,别人都闲着喝喝水看看报,你去外面忙的热火朝天,却有衬托作用,让别人不愉快。


后来我就去论坛灌水聊天打发时间,发现相当一部分社工都在抱怨吐槽,工资待遇低,他们说社会和专业给社工扣上助人的帽子,说社工师“拿工资的活雷锋”。这使得使得他们提合理涨薪要求都觉得不好意思等等,那些抱怨声以及委屈感让我带入到一种画面感,并在心底发出声音:我不要过这样的人生。从此我离社工渐行渐远,2008年第一届全国资格考核我参加了,拿了个初级证(工作经验不够年限,没法报中级),后来也没想着再考证,在做养老的过程中,不自觉的都把社工理念和方法用到工作上了,发现很有成效,后来看到国家大力提倡养老机构管理人员要考社工证,好多政策文件也都提到大力发挥社工作用,我发现社工与养老结合一块发生的催化作用很强。2015年时买了中级社工书,结果忙工作耽搁了报名,书都看了两本了,名没报上。一直到现在,都没再考。


今早和那个做养老的妹约定,今年如果考的话,建个群,大家一块努力加油!

最近看到一些文章,大致都在说,哪一类的工作适合有钱人家的孩子去做,中枪的有医生、公务员、教师、社工等等(也就是撑不着饿不死的那些工资不高的行业),如果这些话在理的话,那我不选择做社工也有这方面原因,我家里是农村,读高中时因为交不起学费差点辍学,小学初中我的成绩在乡里乡亲间也算远近闻名,我虽然不是生在大山中,但是也算村里考出来的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如果我一直拿着每月两三千块钱的工资,就更验证了那些村里人所谓的“读书无用论”,现在我凭能力和付出拿着还算不错的薪水(起码比做社工高),正在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不抱怨不埋怨,过的很充实,我很开心,也能从工作中获得价值感和成就感,这就够了!


“用生命影响生命,用心灵影响心灵”,传播真善美,多做助人利他的事,不管做不做社工,我相信未来的路都会越来越宽!


点击文章右上角蓝色字体“养老面面观”即可关注,收看作者最新原创文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