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维护是继故障维护、预防维护、状态维护后,国际上近几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设备管理理论。其定义是:对导致损坏设备的根源参数进行修复,从而有效的防止失效的发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有人把主动维护称之为第四代维修方式。 譬如针对磨损,主动维护是在设备磨损之前对其根源问题采取措施,有效的控制磨损及失效的发生,从而大幅度的延长维修周期。而预防维修(包括预测维修等)则不然,它是在磨损已经明显发生但尚未导致功能性失效之前所采取的行动。二者有着从迥然差别。 主动维护与维修相比,是主动与被动,事前与事后的关系,因此,主动维护不但为设备可靠运行提供保障,同时可大幅度降低维修成本。 主动维护的核心,就是对造成设备劣化的主要参数进行监控,及时调整、改善这些参数的劣化情况,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其寿命。 这个理论强调了维修的主动性,即,不要等到设备出现故障或故障特征的时候(往往这时已不能逆转),再进行检修或处理,而要主动化解、改善设备劣化的主要因素,使设备工作状态更健康,寿命也得到延长。 实行设备的点检管理,是实现主动维护的基本手段与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