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境外旅行如何规避风险?藏好这份锦囊

 nizijun 2018-10-05

出国旅行,平安回来最重要

知行

文/记者 刘星彤

图/受访者提供(另署名除外)

近年来,我国出境游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尤其是国庆黄金周的出境游(人次规模)增速甚至一度高于国内游。根据同程旅游近日发布的《2018国庆黄金周居民出游趋势报告》显示,今年国庆黄金周的出境游依然是旅游消费热点,热门出境游目的地包括有泰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地。而在出境游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同时,很多游客跟风出国旅行,却未对境外旅行风险常识引起足够重视。本期,旅游周刊采访了专业保险机构的相关负责人,为规避境外旅行风险支招。

做足行前准备工作

1、提前关注目的地风险等级

一般而言,境外旅行出行风险等级会显示为“不应前往”“避免前往”“提高警惕”,如发现计划前往的目的地未来10天内被列为“不应前往”或“避免前往”,最好考虑变更旅行目的地。

怎样获悉最新的目的地风险信息?

除了通过12308外交部官方公众号平台查询,一些保险类的公众号也提供相关信息。

2、提前查询目的地天气

提前了解当地天气,一旦遇恶劣天气,应及时更改行程安排。可通过全球天气信息网站(http://www./zh/home.html)查询。行程中如涉及高风险项目如潜水、跳伞、热气球、沙漠越野车等,遇天气异常提示时,最好提前取消。

3、酌情进行行前体检

如本身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或身体存在其他不适,旅行前务必前往医院进行体检,根据医疗报告和医生的建议来判断是否适合长途旅行。必要时可遵医嘱配一些日常所需药品携带,应对旅行途中可能的急性发作。

4、提前选购旅游险

出境游务必购买旅游险。应确保境外出游参与的高风险体验项目如热气球、潜水、跳伞、滑翔伞等,在所购保险的承保范围。

要注意的是,保险生效日期一定要覆盖整个旅程(从出发航班的计划飞行时间到返程航班计划落地时间),建议保险生效开始时间比出发日期提前一天,终止时间延长至旅程结束后一天,这样一来可以安心为旅途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留出时间应对处理(如证件遗失补办、行程临时调整等),二来能确保旅游险中的航班/行李延误状况能顺利得到理赔,尤其是行李延误保障(常见的旅游险对行李延误的定义通常是以被保险人到达目的后开始计算延误时间,如延误时间发生在保单有效期外,会导致部分延误时段无法获赔)。

此外,境外就医的费用高,保单中意外医疗保障的保额应能覆盖基本的就医费用,一般建议保额在人民币30万元以上。

针对前往东南亚地区的游客,由于信用卡盗刷、摩托车抢盗等涉及人身财产损失的事件风险较高,应选择覆盖财产损失保障的保险。

境外出险,务必搜集好现场资料

如旅途中有意外发生,保险理赔材料的搜集相比在国内的难度更大,此时应格外注意在第一现场保存好资料,以免后续麻烦。

根据慧择旗下齐欣旅游风险研究中心提供的境外旅游险理赔数据,在我国公民境外游的出险案件中,排名前三的理赔案件种类分别是:航班及行李延误、旅行变更以及随身财产损失。相关的保险理赔,应分别注意在第一时间获取下列资料:

情况1:航班/行李延误

登机牌、护照首页、护照出入境记录页;

原计划行程单;

航班延误证明(找航空公司开具)或行李签收单、行李运输事故单、行李小票(贴在登机牌上)

情况2:旅行变更

原计划行程及实际行程的证明材料(如与旅行社签订的旅行合同、变更合同、交通票据等);

行程变更的原因证明(如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天气预报或新闻对于恶劣天气/自然灾害的说明等);

已预付实际未使用且不可退还的旅行费用证明(如网站预订截图);

额外支出的合理且必需的旅行费用证明。

情况3:随身财产损失

报警证明原件(需列明损失物品明细清单);

损失物品原始购买发票或收据;

维修报价单或收据(损失物品需要维修时必须提供)。

常见意外:银行卡/信用卡盗刷

报警证明原件(证明中需详细描述事故经过);

盗刷证明(银行出具的载有丢失或失窃银行卡之前48小时内发生的银行卡提款或刷卡记录的对账单);

挂失证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