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遗忘在历史的古代贵族玉石雅玩

 心心相印一一一 2018-10-06

近年来南红在收藏市场上声名鹊起,甚至传出“错过了帝王绿,错过了羊脂玉,不能再错过柿子红”,导致南红的价格年年上涨。加上南红只产在中国,它的质地润泽,比较罕见,在清朝乾隆年间就成为稀缺的宝石,是值得收藏的佳品。

明朝万历年间

明万历徐应秋的《玉芝堂谈芸》谈到玛瑙也说“生南方者色正,红无暇,生西北者色青黑,谓之鬼面”,“红色者为重,内有五色缠丝者胜之”。读张增琪先生著《滇国与滇文化》,就知道滇国的墓葬中玛瑙饰物出土很多,有红玛瑙,白玛瑙,灰白色条纹玛瑙和浅红色缠丝玛瑙。大多半透明,玻璃光泽,有不同的式样。可以知道,汉时滇人就玩着红玛瑙了。曾经请教过古玩市场的前辈,询问大批的南红珠子从那里收来。告知多数是从哀牢山深处的少数民族手里换来的。那里的人以红为贵,以红为美,将珠子串做项链挂在脖间。甚至有将珠子缀在大块的布上披在背上,以为可以通神。经过数年淘换,南红制品如今已经是及其罕见了。徐霞客说的玛瑙山,就在哀牢山的支脉。南红指的就是云南的保山料南红了。

当年徐霞客所记,'上多危崖,藤树倒罨,凿崖迸石,则玛瑙嵌其中焉。其色月白有红,皆不甚大,仅如拳,此其蔓也。随之深入,间得结瓜之处,大如升,圆如球,中悬为宕,而不粘于石,宕中有水养之,其晶莹紧致,异于常蔓,此玛瑙之上品,不可猝遇,其常积而市于人者,皆凿蔓所得也。'我们最应当清楚的是,'其色月白有红,皆不甚大,仅如拳,此其蔓也',这是南红的最为关键的特点概括。

保山南红的矿脉属于沉积岩,呈线层状分布,离地表较近,虽然储量不少,但由于几千年的地壳运动和腐蚀风化,无裂的好料较少。保山四面环山,南红矿带分布不集中,开采难度较大,大大小小的坑口加起来有一千多个,被称为鸡窝矿。以杨柳乡(西山)和东山、水寨山(乡)为三大产地。

杨柳乡

杨柳乡在云南保山众多的矿口之中,开采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是杨柳乡滴水洞,清朝的南红朝珠即出自该矿口,滴水洞料是公认的品质最高,颜色最好的品种,当然也最为昂贵。因此早年间滴水洞料南红制品,皆有极高的收藏价值。通常大家说的杨柳料大部分就是滴水洞出的,但是由于滴水洞的顶上正好是大海坝,也就是保山市大水库的咽喉部位,由于关系到保山市民的饮水问题而被封矿,大黑洞也算老矿口,出产过不少好东西。滴水洞和大黑洞的料子是全国公认最好的。

西山料相对来说质地较好,完整度高,一般不用注胶,主要就是以白沙沟和冷水沟的料子为主,也就是出产小珠子比较多,大黑洞和滴水洞的料子很少。注胶料大多产自东山,那些大珠形的手串,可以说十有八九是东山的注胶料。

东山

东山,顾名思义位于保山的东边,也包含了几个乡镇的几十个大小不同的口。东山料和西山料不同,都埋藏在泥土里,开采难度相对小多了。东山的坑口主要有:宝石山、夏家坝、懒坡、大新坝、鹿寨、水寨、大水沟、大水井等,与杨柳料相比,东山料的缺点是多裂,质地疏松,多矿点,完整度不高,干,玉质感较差。尤其是宝石山和夏家坝这两个坑口,几乎市场上60%-70%的注胶料都是这两个坑口出产的,每个坑口差不多有十几个二十来个洞口,目前也已经封矿,当地老百姓也只是偷偷的挖点料子。

东山料整体的玉质感、水头、硬度、冰度相对杨柳料都要差一些,个人理解,东山注胶料普遍多裂,颜色发干,当然除了郎坡和大新坝的。最差的料子是东山夏家坝的,颜色发干发黄,不均匀。

水寨山

水寨山(乡)也是保山料的主要场地,大部分人不知道而已,但大部分都是一些带有杂质、颜色水红发紫的料,成色一般,难有精品料出现,部分商家也用来做些珠子之类的东西。

总的来说保山南红坑口很多,分布很广,开采难度大,用当地老百姓的话来说保山的坑口都是鸡窝矿,意思就是没有明确的矿口,这边挖一点,那边挖一点,有时候在山上一个月也不一定能挖到一块有用的料子。由此可见,保山南红来之不易。这也是为什么在清朝皇宫中盛行一个朝代的玉石被遗忘在历史中,因为它的来之不易,且玩且珍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