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蓬家夼式金矿的找矿方向及前景

 陈绪松光泰新能 2018-10-06
    根据中生代盆地及其层间滑动断层的分布,蓬家夼式金矿有广阔的找矿前景。
   (一)蓬家夼东部带
    东部带系指谭家水库-流水头一线的胶莱盆地边缘地区,根据1996年我们在该区谭家水库、前松椒、大崮头、南地口、大院和流水头的工作,结合我们今年的重点区域踏勘工作,对大崮头、南地口等地找矿方向作如下分析:
    该带自谭家水库至南地口一带出露一套含金的黄铁矿化、硅化构造角砾岩带,走向在北部为NNW,向南转为NE向,呈弧形、不连续的特征。硅化构造角砾岩带由硅化糜棱岩、长英质碎裂岩、硅化大理岩透镜体、含石墨斜长片麻岩组成,其构造和岩性特征与蓬家夼金矿区类似,属于一伸展构造体制下的产物。
    南地口村东所露的硅化构造角砾岩带,地表可视宽度约100m,呈NE30°方向分布,向NW缓倾斜。岩性自下而上分别为黄铁矿化长英质碎裂岩、含石墨构造片岩、硅化长英质碎裂岩、硅化大理岩。其下盘为糜棱岩化花岗岩、斜长角闪岩、闪长岩;上盘为莱阳组砾岩。与蓬家夼成矿构造相比,南地口出露的地层相当于蓬家夼金矿区地层层序的中下部,其成矿有利岩性段为黄铁矿化硅化长英质碎裂岩段。在南地口的两个钻孔和浅井中,只探到微弱的金矿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探矿思路的失误。在南地口NE沟中出现有黄铁矿化绢英岩,为构造破碎带,目前在地表浅槽中取样,金品位分别为6.8×10-6,2.5×10-6,3.2×10-6,0.8×10-6,0.4×10-6;在沟西南方向的山坡上,取样分析金品位为3.5×10-6和2.5×10-6。构造带宽1.5~2.5m,向南有增宽的趋势,并可能被莱旭组砾岩覆盖。根据1996年所做的伽马能谱测量工作,在此地的莱阳组砾岩的北西段有较好的异常。我们认为,南地口的探矿工作不能仅局限于出露的构造角砾岩带,应向莱阳组砾岩覆盖下的区域探矿,可布置几个离角度不整合带100-200m处的钻孔,或在原浅井之西50~100m的地段布置探,进一步探测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成矿的可能性。

    大崮头村北东处小山丘处所出露的硅化构造角砾岩,地表可视宽度在300m以上,主要由硅化长英质碎裂岩、硅化铁白云石大理岩、斜长片麻岩、含石墨构造成片岩等组成,被莱阳组砾岩覆盖,从地层层序上看,其相当于蓬家夼成矿构造成带的浅上部。如果考虑到邻近的发云夼地区已发现的4层矿和该区与蓬家夼成矿构造带的相似性,我们认为,在大崮头近莱阳组一侧应布置几个探矿钻孔,或在该区开展浅层地震工作,查明该区有无层间滑动断层和矿化体。
   (二)蓬家夼西部带
    西部带系 指西井口-西凤凰崖-西涝口一线胶莱盆地边缘地区,区域内主要出露有糜棱岩、糜棱岩花岗岩、硅化大理岩、长英质碎裂岩及莱阳组砾岩,岩脉有闪长岩、闪长玢岩和煌斑岩。根据近3年的工作,对该带的找矿方向作如下分析。
    西部带在区域伸展过程中,上盘形成了一些平面上与层间滑动断层基本平行,倾向一致,但倾角较陡的一系列脆性正断层。区内矿化现象主要受这组脆性断裂和层间滑动断层的控制,主要表现在:①中生代断陷盆地形成过程中盆地边缘的层间滑动作用、成矿作用的影响,区内普遍矿化,沿西涝口村北-白龙水库-高顶北档向断裂两侧250~400m区域内,有不同程度的矿化。②已发现的矿化点,矿脉品位较低,变化于0.3×10-6~1.78×10-6,从氧化矿金品位分析结果看,由SW至NE有增高的趋势。换句话说,越接近层间滑③动断层带,金品位越高。矿脉或矿体严格地受近EW向断裂控制,常在平面上和剖面上形成透镜状。④控矿断裂带内砾岩本身的矿化较弱,主要是围绕构造角砾岩边缘发生矿化而成矿,这与田家本区内主矿体的矿化是一致的。⑤在西涝口-辽上一带,目前已探到一层构造角砾岩矿体,三甲金矿竖井取样最高品位达到20×10-6以上;在西涝口的民采平硐中,金品位为3×10-6~6×10-6
    从总体上看,西部带虽然在后期的构造运动中普遍抬升,可能剥蚀了部分矿体,但其成矿规模仍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建议:①对辽上-西涝口一带开展地表物化探方法研究,同时利用现有民采井和竖井,结合一部分钻探工作,进一步圈定这一地区的矿化,进行成矿预测。②对西部成矿带进行 浅层地震研究,结合矿带内的地表地质工作,进一步确定成矿远景区,找矿靶区,从而最终圈定矿体。③对西井口-东凤凰崖一带进一步地开展基础地质工作,布置部分探槽和浅井,重新评价其矿化规模和成矿能力。

   (三)区域成矿远景分析
    1.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床标志特征
    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是沈远超研究员确定并命名的(沈远超等,1998a、b),金矿产于中生代莱阳组与元古宙荆山群碳质杂岩之间的层间滑动断层内,层间骨动断层控制宽度在60~730m之间,长4000m,由碎裂岩化长英质岩石、白云质大理岩、含石墨长英质片岩、片麻岩及蓇铁矿化构造角砾岩等组成。上盘为莱阳组砾岩,下盘为糜棱岩,断层带中有闪长岩、煌斑岩等入,断层倾角变化于15°~50°间,断层主要呈铲式断层特征,金矿体平、剖面上均呈透镜状,具有明显地膨大缩小现象,主要产在层间滑动断层产状的较陡处。矿区内产矿体在4~15线之间矿体规模最大(杨金中竺,1998a),控制深度在-150m,最厚46m,最小厚度14m,平均厚度30m,矿体平均品位3.25×10-6。这一类型金矿与胶东地区焦家式金矿和玲珑式金矿有明显差别(表1)。
表1   焦家式金矿、玲珑式金矿、蓬家夼式金矿地质特征对比表
地质特征
焦家式金矿
玲珑式金矿
蓬家夼式金矿
容矿岩石
构造(破碎)蚀变岩
石英脉
层间滑动角砾岩
定位构造
NNE向主断裂破碎带
NE向主构造边部低级别低序次断裂
中生代盆缘层间滑动断层
矿体形态
简单,脉状或透镜状
透镜状、豆荚状
透镜状,似层状
矿体规模
最大矿体长1200m,厚0.3~15m,延伸540~780m以上
长数十米至数百米,厚0.1~2m
最大矿体约400m,最厚46m,最小厚度14m
品位
5~11g/t,平均7.67g/t
变化大,9~44g/t
品位低,平均3.25g/t
矿体产状
倾向NW,倾角30°~45°
倾角70°~85°
浅部陡,深部变缓,倾角变化为50°~15
矿化特征
浸染状、细脉浸染状为主
脉状为主
网脉状、角砾状矿化为主
矿石结构、构造
结构以晶粒状结构为主,构造以脉状、细脉状、浸染状构造为主
结构晶粒、填隙结构为主,构造以脉状、块状构造为主
结构以压碎结构为主,构造以角砾状、浸染状、块状构造为主
矿石类型
浸染状黄铁绢英岩型为主
含金黄铁矿石英脉型
黄铁矿化长英质角砾岩为主
主要金属矿物
黄铁矿、自然金、银金矿
黄铁矿、自然金、银金矿
黄铁矿、银金矿
围岩蚀变
钾化、硅化、绢英岩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
钾化、硅化、绢英岩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
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
成矿阶段
(1)石英-黄铁矿阶段;(2)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3)石英-碳酸盐阶段
(1)石英-黄铁矿阶段,(2)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3)石英-碳酸盐阶段
(1)石英-黄铁矿阶段;(2)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3)碳酸盐阶段
与岩浆岩关系
与郭家岭花岗闪长岩有关
与郭家岭花岗闪长岩有关
与青山组火山岩有关(118.6~127.5Ma)
成矿时代
135~116Ma
135~116Ma
100Ma
典型矿床
焦家金矿、新城金矿、三山岛金矿、台上金矿等
玲珑金矿、望儿山金矿、金青项金矿、牟平金矿等
蓬家夼金矿、发云夼金矿、平度大庄子金矿等

    综合研究表明,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床具有如下标志特征:
   (1)矿床产于区域性拉张盆地的形成过程中,矿体的产出严格受盆地边缘层间滑动构造带这一特定构造环境的控制。
   (2)矿床赋存于晚元古代变质岩系特定的层位中,矿体厚度与大理岩、含石墨片岩、片麻岩呈互为消长的关系。
   (3)控矿构造具有先拉、后张、再剪切的独特演化过程,每期构造都具有特定的成矿学意义。
   (4)矿体的形成和定位受控于区域性拉张-挤压-走滑应力场,在平面上和剖面上呈轴向协调、大小不一的各种透镜体。
   (5)矿体具有浅埋巨藏、低品位、大矿量、易采先的特点。
    2.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找矿前提
   (1)中生代拉分盆的周边
    中生代拉分盆地周边,盆地中沉积岩与其下伏地质体之间是一构造相对薄弱带,在后期构造活动中容易发生滑动,形成构造带,从而使深部流体携带成矿物质易于沿该构造带向上迁移,浅部流体向下迁移,这样就形成了有利的矿化带。
   (3)断裂产状变化及多期活动处
    断裂的产状变化部位可以引起含矿流体的流速等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矿质的沉淀。在多期活动部位,含矿在热液也发生多次叠加,有利于形成矿体(富矿体)。
   (4)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异常
    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同其它类型金矿一样,也具有明显的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异常,在盆地周边具有明显的金元素等地球化学异常部位和区域布格常线拐弯及重力高值区之间的低值过渡带部位,是金矿形成的有利部位,如山东乳山蓬家夼金矿、牟平发云夼金矿、平度大庄子金矿等均产于这些异常区。
   (5)典型矿化蚀变发育
    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发育明显的矿化蚀变,如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蚀变带(区)范围较大,如山东蓬家夼金矿,矿化蚀变带呈近东西向展布的宽大蚀变带(宽约100m);再如牟平发云夼金矿,主矿体为盲矿,地表发育面状蚀变,面积约几个平方公里,它们是最值接的找矿标志。

    3.区域预测
   (1)胶东地区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远景预测
    胶东地区是我国目前探明储量和保有储量最多的岩金产地,发现的特(超)大型金矿最多, 是金矿产出的密集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黄金产地之一(图1)。
图1
    胶东成矿带(区)位于西太平洋大陆边缘构造活动带。区内太古宙-元古宙地层岩石组合以斜长角闪岩为主,次为片麻岩、变粒岩等,其原岩为中基性火山岩、泥砂质沉积岩乖,是胶东地区的基底构造层,其中元古代荆山群地层与中生代盆地接触带附近是层间滑动断层发育区,并且是区内玲珑式、焦家式金矿的矿源层(杨忠芳等,1998;陈纪明和寸x,1997;吕古贤和和孙庆存,1993;杨士望,1986)。中生代地层自下而上为莱阳群砾岩、青山群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夹砂页岩、王氏群碎屑岩夹富碱性中基性火山岩(李守军,1998)。区内中生代花岗岩广泛分布,并且与该区金矿成矿密切相关(孙培基和韦永福,1997;姚风良竺,1990;袭有守等,1988a、b;张均等,1990;徐金方等,1989;关康,1997)。
    区内金矿类型主要有石英脉型(玲珑式)和破碎带蚀变岩型(焦家式)两种,主要分布在三山岛-苍上、龙口-莱州、招远-平度、牟平-乳山等断裂带上,对它们已有众多的研究(孙培基和韦永福,1997;姚风良竺,1990;袭有守等,1998a、b;张均等,1990;徐金方等,1989;关康,1997;安家桐等,1988;张德全等,1995;卢作祥等,1988,1989;王孔海等,1984)。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沈远超等人在莱阳盆地东北角一带,通过综合研究确定了胶东地区一种新的金矿类型一一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并开展了成矿预测(沈远超竺,1998a、b、d;杨金中等,1998a,1999).目前在区内已确定大型金矿一处、中型金矿一处、小型金矿一处。综合分析表明,在胶东莱阳盆地周边地区及其延长线上,是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形成的有利地区。

    综合分析表明,胶东地区存在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并且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整个胶东地区该类型金矿成矿远景区可划为以下区:
   (1)蓬家夼远景预测区
    蓬家夼远景预测区除在乳山西部发现层间滑动断层外,在与乳山接触的牟平、海阳两地也均已发现层间滑动断层,长约50余公里,层间滑动断层带中矿化蚀变发育,多处已发现层间滑动砾岩型金矿。通过1996~ 1998年的工作,在乳山蓬家夼金矿区,已提交四个靶区,总计42.6t金储量。展示了蓬家夼金矿已具备大型矿床的特征;近期工作表明,在牟平与蓬家夼金矿相邻的发云夼金矿、辽上金矿,也已成为中型金矿,且有望成为大型金矿;在南部海阳地区,同样发育较多金矿,以郭城金矿为代表。除上述金矿外,带内发育多处矿化,所有这些反映了蓬家夼远景预测区具有超过100t黄金储量的远景,展示了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的良好前景。
   (2)平度大庄子远景预测区
    该远景区位于胶东西部,具有与蓬家夼远景区相似的成矿地质背景。构造上位于盆地的拐弯部位,层间滑动断层发育于盆地边缘一侧的荆山群变质岩系中,层间滑动断层中已控制金矿储量5t以上,建成中型矿山一座(大庄子金矿)。在该区与大庄子矿化带相邻盆缘部位的层间滑动断层中也发现了金矿化。
   (3)莱西远景预测区
    该预测区位于蓬家夼远景预测区西部(图1),该区成矿地质背景与蓬家夼远景预测区地质背景相同,区内莱西市南部元古宙荆山群变质岩系边部为中生代莱阳组砾岩,在两者之间接触带附近荆山群变质岩中发育层间滑动断层,在层间滑动断层中矿化蚀变发育,在南侧接触带已发现的望城金矿点及东侧接触带附近的多个金矿点均是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化,其余地段同样具有形成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的各种条件,因此这一地区也是胶东地区一个新的有利的成矿远景区。

   (4)牟平西部预测区
    该预测区位于牟平西部,区内发育两个小的中生代盆地,盆地周边发育元古宙荆山群有利于层位间滑动断层形成的岩性层,同时区内中生代岩浆热液活动发良。野外初步地质调查已发现,盆地周边有诸多金矿点,如车家金矿点,矿脉发育于盆地边部层间滑动断层中,为角砾岩型矿石为主,具有层间滑动砾岩型金矿的特点,是一个很有成矿远景的地区。
   (5)栖霞预测区
    该区位于栖霞北侧,区内发育一小型中生代盆地,盆地周边发育元古宙荆山群,中生代沉积盆地与老岩石单元接触带附近,多发育层间滑动断支,断层中矿化蚀变发育。初步调查表明,在盆地周边有诸多金矿点,如西林金矿点,具有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的特点,因此,也是一个有成矿前景的地区。
   (6)胶东南部
    该区为莱阳盆地南部边缘,由于盆地周边都有存在层间滑动断层的可能性,因此,在该区域内也可能发生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化,从而构成一个有利的矿化区(带)。
   (7)华北东部层间角砾岩型金矿远景预测

    除胶东地区以外,华北地区乃至中国东部发育众多的中生代盆地(李思田和杨士恭,1990;王瑜,1998),周边都有形成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的可能。已有少量资料显示,华北地区一些盆地周边与区内金矿的分布与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图2)说明华北地区中生代盆地周边具有巨大的金矿成矿潜力,近期在内蒙、河北一些地区的初步工作也证实了这一点,因此,在广泛发育中生代盆地的华北地区,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是该区域一个重要的、新的找矿方向,并且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同样,除华北以外的其它广泛发育中生代盆地的中国东部地区,这些地区的盆地具有相似的形成与演化历史,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时期(裴荣富等,1999;邓晋福等,1999;华仁民和毛景文,1999)盆地周边具有相似的成矿条件和成矿可能。因此,这些盆地周边地区的有利构造部位是中国东部寻找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的最佳部位,具有巨大的成矿前景,有可能成为中国东部金矿的重要战略接替基地之一。

图2

发布时间:  来源:  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