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六欲是指人们与生俱来的一些心理反应,不同的学术、门派、宗教对七情六欲的定义稍有不同,但是所有的说法都承认人的七情六欲是不可避免的。 佛家家的七情,说的是喜、怒、忧、惧、爱、憎、欲;儒家和道家所说的七情,是喜、怒、哀、惧、爱、恶、欲;中医的七情,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中医认为,这七种情态应该掌握适当。如果掌握不当,例如大喜大悲、过分惊恐等等,就会使阴阳失调、气血不周,从而这种精神上的错乱会演变到身体上,形成各种病。 至于六欲,说法也不唯一。最早出自《吕氏春秋》,说的是“生,死,耳,目,口,鼻”所产生的欲望,后来更加详细的说法是:见欲(视觉)、听欲(听觉)、香欲(嗅觉)、味欲(味觉)、触欲(触觉)、意欲。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为了更好传播,把很多传统文化,加上自己的教义和佛教的理解,进行了一定的改变。在佛教中六欲则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声音欲,细滑欲,人想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