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学会,没有感情都是套路

 Renky 2018-10-06

每年十一,不仅是出游的高峰期,也是各种活动的高峰期。十一七天假,可能一号堵在路上,二号是爸妈安排的相亲,三号参加好朋友的婚礼,四号就到了同学会的日子。

如果和同学很多年没有见,出发之前你可能还要在微信同学群里,对着同学们名字复习一下他们的长相,万一见面只能说“你不是那谁嘛”可就尴尬了。

其实去还是不去,这确实是个问题。同学里感情好的本来就经常见面,这种全班人都来的大会,大家感情其实也没有多深,聊不动的窘况时有发生。至于为了活跃气氛讲段子灌酒,或者一群人在KTV挤在一个包房唱《我们不一样》,就更是尴尬了。

同学会这么尬,但是毕竟大家还是同学,到底该不该去同学会?

相差太多的同学会

各种同学会中,最让人尴尬的可能就是小学或者初中的同学会了。

你可能已经好多年不大和他们联系,但有一天你小学的班长突然跑来加你微信,说要开同学会了,随即就把你拉进一个群里。

虽然多年没见,那些大变样的同学们,多少会给你带来一些新鲜感。聊聊小时候的共同经历,感觉也挺亲切的。但是多聊几句就会发现,真的是没什么可以聊的。

如果说上学的十几年可以比作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那你的小学或者初中同学,就是和你在同一起跑线上出发的伙伴。一开始大家都有体力,看不出什么差别,可时间一长就到了不同梯队里。

按照中国现在的教育普及程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难度并不大。根据教育部的官方数据,早在十年之前,中国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就是在学人口和适龄人口的比例,已经达到了98.5%。

但是过了小学和初中这段新手保护期,同学间的差距就开始拉开。初中毕业之后,你的同学里只有83%能够继续升学。

你可能觉得这个比例也不算低,但实际上其中一半左右的人,去得是职业中学。即使像上海这样教育发达的城市,普通高中的录取率也只是在60%上下。

能走到大学这一步的就更少了。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45.7%,这还是把本科专科和成人教育都算在内才得出的,真正能上本科的可能还不到其中的一半。

虽然《新华字典》告诉我们,无论是当售货员,去职业技术学校还是考上北京大学,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但大家的生活环境毕竟不一样,经历也不同,聊到一块很难。

对那些早早出来工作或者做生意的同学来说,你熟悉的大学生活话题,完全没法引起他们共鸣。他们不会关注老师期末不划范围有多刁钻,也不会在意一个实习的名额有多少人抢。

当然,对你来说,他们的微商生意经也没什么可听的。

即使不聊工作学习这么正式的话题,聊生活也聊不到一块去。可能你还在单身,你的同学已经结婚好几年,孩子都能看小猪佩奇了。

相比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同龄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第一次结婚平均要晚上两年多。这倒不是因为教育改变了他们的想法,而是上学这件事耽搁了结婚的脚步。

中国受教育水平和平均初婚年龄d的关系/秦婷婷:受教育水平对初婚年龄的影响研究

当你偷偷在群里找到当年有好感的他或她,怀着期待的心情点开朋友圈,可能你会发现。人家已经早早结婚,现在天天在朋友圈晒娃,交流育儿经。要不就是微商代理,海外代购,每天都晒自己和奥巴马的握手照。

灰心的你能做的,恐怕也只能默默地退群了。这样的同学会,去了有什么意思呢?

没有朋友的同学会

如果说和小学和初中的同学境遇差别太大,不好交流的话。那么大学的同学会,会不会好一点呢?

很可能也不会。因为人的社交圈是很有限的,按照人类学家邓巴的说法,人的社交圈大概只能拓展到150人左右。而且这其中和你联系最紧密的,可能只有5个左右。

这么看来,大学同学里朋友不会多,大部分只是熟人而已。几个朋友出来叙旧可以,一个班的人在一块,你面前的只是些没有故事的老同学。

况且大学里的朋友,离开大学之后却不一定还是朋友。

友谊的维持,非常依赖环境。如果大家不在一起天天吃饭逛街,上自习,熬夜打游戏,那即使是好哥们好闺蜜,时间久了也会有新的彼岸。

有学者对美国大学生的友谊进行过追踪调查。根据她的研究,离开大学五年之后,大学中的朋友只有四分之一左右还维持着友谊。

换句话说,即使大学的时候绝大部分同学都拿你当朋友,过了几年你周围也只能剩下一个小圈子。同学会上见到一年都不联系一次,甚至毕业之后就没联系过的旧日朋友,恐怕大家都会有点尴尬。

不过即使同学聚会没什么友情的成分,还是有人热衷于此。只不过他们关心的不是过去的情谊,而是未来的人脉。

经济学家格兰诺维特认为,相比家人或者好朋友这样的强联系,朋友圈互赞的熟人这样的弱联系在找工作时帮助更大。

这是因为好朋友之间共享的信息多,重复的也多,反而通过关系一般的熟人,得到的找工作相关信息更多。大学同学里那些点头之交,正是能帮人找工作的弱联系。

同样,有实证研究显示。毕业生通过亲戚强联系找到工作的可能,比利用其他关系低17%。广阔的社交圈,还是要比家里有能力的亲戚要靠谱。

而且,学历越高的毕业生,找工作时会更少用到强联系,相应地更需要弱联系。

这也好理解,学历高的毕业生更倾向在制度更规范的大城市发展,这里就算爸爸是李刚,孩子面试也帮不上什么忙。倒是同学不经意的建议,偶尔能指条明路。

2018年9月15日,在浙江省温州市人才市场,大学生求职者对着纸上信息在找适合自己工作。信息在找工作过程中非常重要,如果他的同学能提供信息,对他找工作帮助一定很大/

最想知道同学那里有什么消息和门路的,就是那些想跳槽的人。

研究显示,第一次找工作时,大概是没什么经验,人们更多通过招聘会这样的正式程序找到工作,而跳槽时会更依赖各种社会关系。

抱着这样的想法,同学会就从一场叙旧大会,变成了一场工作交流会,会上都是商业互吹,为的就是和同学混好关系,将来哪天可以用到。

同学们嘴上打听着别人单位待遇怎么样,心里估计着自己跳过去的可能有多少。一场同学会下来,都是各种算计。这样的同学会,想叙旧的话最好还是别去。

如果你真的需要大学同学的人脉,参加同学会也是个笨办法。

外国研究证实,通过社交网络线上联系,才维持过去线下关系的好办法。平常多和同学在微信上聊聊天,比同学会上说几句酒话要靠谱多了。去同学会增加人脉,真没有这个必要。

戏精们的同学会

没有共同话题或者商业互吹的同学会还不算什么,更可怕的是,有的同学会变成了炫耀自己的展台。

有的同学上来都不走程序,直接吹自己有几套房几套车,手下有多少小弟。自嘲混得一般的同学,穿了一身名牌,还暗示大家自己一个月拿两万。不工作的全职主妇,也要在群里发几张自家孩子的照片,再来一张全家福,让大家知道自己生活多么幸福。

同学们一个个看起来如此成功,过着平常的生活,没有混出太大名堂的你,去同学会之前难免要心理斗争一番。这甚至成了奇葩说里的一个辩题,“混得normal还要不要参加同学会”。

可实际情况是,这种担心是没必要的。并不是只有混得好的人,才会回来见同学,同学会里大部分人混得其实都很normal。

外国一项关于高中返校日的调查显示,返校的学生和没有返校的学生,平均的年龄,教育水平还有婚姻状况都差不了多少。如果回来的都是混得好的,两组人差别应该很大才对。

既然聚会的同学们也没有混得特别好,那他们的光鲜外表,应该就是刻意经营出来的。出不出息,全靠演技。

那些一边吹牛,一边偷偷把豪车钥匙摆在桌上显眼位置的同学,说不定和《夏洛特烦恼》里的夏洛一样,是租车过来参加的同学会。女生们一件比一件大牌名牌礼服,可能也是找表姐借的。

没什么心理准备就参加同学会的你,仿佛误闯了电影放映厅,只能静静地看着戏精们表演。

都是同学,谁不熟悉谁,有必要这么装吗?别说,还真有必要。评价自己生活好坏的时候,人不是和自己过去比,而是和差不多的人比。明明自己过得不差,但看到同学过得更好就会很失落。

这种感觉在心理学里,叫做相对剥夺感。对于自己的努力应该获得什么回报,同学是很适合的参照对象。如果混得不如同一个专业出来的同学,人会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适当回报。所以,挑同学几个毛病,比如事业不行或者没结婚,也是心理平衡的一种手段。

更重要的是,同学会上的戏,不只是演给同学看,还是演给自己看的。

发展心理学里有一种说法叫自我传记,就是说人会根据自己的经历,不断重新解释自己的过去,让自己的人生看起来更像一个连贯的有意义的整体。

再通俗一些说,就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会给自己确定不同的人设。而重新解释自己和同学们的关系,就是确立新人设的重要一步。

因此过去班里不显眼的同学,富起来了就愿意给全班人买单。而现在不大如意的,总会在同学会上大谈过去,好像自己还像那时那么受欢迎。前几天被妈妈逼着相亲的女博士,在同学会上也积极维护自己独立女性的人设,这样才好和她眼里那些着急嫁人的傻白甜区分开。

如果你没有那么好的演技,几下就被同学打回原形,那你还是退出同学会这个舞台吧。

参考文献:

[1]王鹏, & 吴愈晓. (2013). 初婚年龄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gss2006的研究. 社会(3), 89-110.

[2]宋健, & 范文婷. (2017). 高等教育对青年初婚的影响及性别差异. 青年研究(1), 1-8.

[3]刘昊. (2016). 高校扩招对我国初婚年龄的影响——基于普查数据的分析. 人口与经济(1), 19-28.

[4]苏丽锋, & 孟大虎. (2013). 强关系还是弱关系:大学生就业中的社会资本利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52(5), 155-162.

[5]教育部.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6]教育部.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7]罗宾·邓巴. (2011). 你需要多少朋友:神秘的邓巴数字与遗传密码. 中信出版社.

[8]马克?格兰诺维特. (2008). 找工作:关系人与职业生涯的研究. 格致出版社.

[9]Mccabe, J. (2016). Friends with academic benefits. Contexts, 15(3), 22-29.

[10]Hoye, G. V., Hooft, E. A. J. V., & Lievens, F. (2009). Networking as a job search behaviour: a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82(3), 661-682.

[11]Lamb, Douglas H., and Glenn D. Reeder. 1986. ''''Reliving Golden Days.'''' Psychology Today (June): 2230.

[12]Tian, F., & Nan L. (2016) Weak ties, strong ties, and job mobility in urban China: 1978–2008. Social Networks, 44, 117-129.

[13]Varenne, H. (1999). A room full of mirrors: high school reunions in middle america, by keiko ikeda. Contemporary Sociology, 29(2), 385.

[14]Ellison, N. B., Steinfield, C., & Lampe, C. (2007). The benefits of facebook “friends:” 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2(4), 1143-1168.

作者:吴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