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球很牛的阿根廷,是如何走向衰落的?

 谙棖书舍 2018-10-06


上世纪,人均GDP退步最大国家中,自嘲“被黑人自己毁掉”的南非并不是最大输家。本文以阿根廷的兴衰为背景,来研究某些可能会导致“国民经济大衰退”的因素。

 

国家基本情况:


事实上,阿根廷的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坐拥国土面积达278万平方公里,位列世界第八。

 

国内有4100万常住人口,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国民比例排名拉丁美洲第一,是中国的两倍以上。阿根廷的名字来源于拉丁语中的“白银”,从侧面反映出了其金属矿藏的丰富程度。

 

上世纪初,由于工业化在美洲还不够深入,阿根廷的人均产值持平美国,折合4000美元。


农业方面,当时阿根廷的人均可耕地面积,超过了所有西欧国家,是美国的两倍以上。


南美大国,阿根廷


阿根廷地形狭长,东部濒临大西洋,降水量充足,为农业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

 

阿根廷农业现代化


要知道,粮食的自给自足,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2016年,《经济学人》做出判断:

 

2030年中国能否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主要前提是粮食基本能够自给自足。

 

如果粮食供应量低下,无法供应国内市场,则会导致农业人口无法向城市转移,更遑论深入工业化?

 

美国对华食品进出口走势


1930年,农业和矿业的繁荣,直接导致了阿根廷人的生活水平,第一次超过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法国,人均所得达到世界顶尖水准。

 

经济衰退导致了2001年阿根廷的经济崩溃。这使得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贫困中并引发了动荡。


2001年,阿根廷遭遇危机


该国陷入创纪录的债务违约和货币贬值的困境。


究竟发生了什么,使阿根廷成了教科书般的经济衰退牺牲品?

 

1. 贸易大通道的式微,重创过度单一的产业模式


众所周知,在巴拿马大运河开航之前,南北美洲大陆是相连的。无论是东海岸还是欧洲的货船,想要到达西海岸,必须通过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分界点——合恩角,总航运里程远超一万公里。

 

没有巴拿马运河的年代,船只就得绕道合恩角


阿根廷正是位于这条贸易大通道上,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成了重要的贸易中转站和集散地。


上世纪20年代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仍然是大批欧洲人的移民目的地。趋之若鹜的欧洲商人和农场主,使当地人口在20年间增加了两倍半,成为了当时拉丁美洲最大的城市。

 

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巴拿马运河开通于1914年。投入运营之初,运河面临着供水问题,所以航运量长期在1000艘上下徘徊,并未影响到阿根廷所处的南美东海岸贸易通道。

 

巴拿马运河


为了解决运河运力问题,美国花费了十年的时间,建造新的船闸。如今的巴拿马运河,运力达到数亿吨,整个航程不超过8小时。

 

这也意味着,布宜诺斯艾利斯繁荣时所依托的贸易大环境一去不复返。

 

面对瞬息万变的格局,过度单一的经济模式往往显得比较脆弱。

 

要知道,曾经红极一时的威尼斯,在地中海贸易圈中所向披靡,其后来的衰落就是因为产业过于单一,只依赖于贸易,无法长期稳定。果然,随着地中海贸易圈的衰落,威尼斯也走向了黄昏,如今市民只得靠旅游业姑且生存。

 


而里昂要好得多,虽然该城也发迹于罗纳河所在的贸易通道,但后期衍生出了门类齐全的制造业,后期发展的景况要比威尼斯好得多。

 

产业单一的国家好比是一艘小帆船,随波逐流;产业复杂多元的国家更像是自带动力的远洋巨舰,拥有强大的内生动力。当狂风巨浪来袭,谁主沉浮便一目了然。


2. 街头政治家和左右摇摆的政局


当代的世俗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基本都建立在社会契约之上。

 

只有稳定的社会,才能营造出良好的投资环境,这是全人类的共识。否则跨国资本家们为何不去中东搞投资?动荡的政局,只可能带来经济大萧条。

 

制度的选择,将会引导国家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英国选择了代议民主制,为工业革命创造出了无限可能。


加拿大和澳洲正是因为沿用了宗主国——英国的体制,才长时间保持了良好的经济发展。

 

在某种程度上,美国和阿根廷有相似之处,同样是精英主义与平民主义反复博弈。甚至在一百年前的起点也相同,然而现今美国的人均产出已高于阿根廷四倍不止。

 

原因就在于美国的宪政体制,制衡了各派力量,降低了国内势力对抗的烈度。

 

曾经与铁娘子在马岛死磕的加尔铁里,晚年很悲惨。


而阿根廷则截然相反,政变频发。时而军界独揽大权,时而民粹主义兴起,给足了街头政治家从政的机会。

 

街头政治家上台的后果,是有目共睹的,乌克兰和南美洲已经给足了我们例子。

 

国力强大的英国,战胜阿根廷后凯旋而归


光靠煽动和口号,却搞不出什么真东西。这些人往往煽动性极强,却缺乏管理国家的专业知识,更有甚者连生活常识都没有。


更遑论能够让国民仰仗他们带来改变?


长此以往,一个本来可以保持繁荣的国家,只能是生产力衰退,通货膨胀和众多暴力事件。

 

3. 财富陷阱,拉丁美洲普遍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在欧洲还是美洲,拉丁裔白人总是走运的那一批。


德国农民在耕种时,必须要用八头牛拖动深耕铁犁,费时费力又产量低下。而伊比利亚搬到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气候条件则更适合农业发展,今天的西班牙仍然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


阿根廷大银矿,排名全球前十。


不过相比于种豆得豆的农业,开矿则是一本万利。


受到上帝眷顾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南美洲发现了海量贵金属矿,在南美疯狂掠夺走了四万五千吨白银。

 

相反,北美洲则令妄想着一夜暴富的英国殖民者大失所望。移民而来的英国“过剩人口”,只得老老实实扛起锄头开垦荒地。

 

从今日的角度来看,难道北美洲不比南美洲发展地好的多么?英德不比西葡国力强盛得多?

 

原因就在于,被称为“财富诅咒”或是“资源诅咒”的经济学理论:


那些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通常能够实现快速的短期经济增长,但最终又陷入停滞状态。

 

其成也勃焉,其败也忽焉。

 

阿根廷Tango,代表着阿根廷人生活的洒脱


好比一个意外继承了一大笔遗产的人,终日胡吃海喝,不思进取,久而久之就成了废人,失去了竞争力。

 

要知道对于个人而言,财富本身和创造财富的能力是两回事。

 

倘若只是继承了几个亿遗产,而没能学会管理财富和让财富增值,早晚有“流落街头”的一天。

 

相反,拥有创造财富能力的人,无论置身何处都能东山再起。

 

米宅的朋友们,跟着大佬投资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明白为什么如此投资。

 

学会分析背后的逻辑原因,才能置身不败之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