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寄宿制小学如何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木香草堂 2018-10-06
农村寄宿制小学如何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校生源逐渐减少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寄宿制小学快速发展起来,已经成为部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因此,如何培养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就成为学校工作管理的一个重点,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一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一、制定管理目标,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让学生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并使他们的自学、自理、自律、自护、自强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生活教师在工作中,着重做好学生的食、住的工作。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制定出各年级阶段的管理目标,一、二年级以全面照顾为主;三、四年级以指导性帮助为主;五、六年级以引导帮助为主。生活教师根据各年级段制定的生活自理管理目标,因地制宜进行生活能力的培养。让每个学生在生活自理能力上都有所获。如:结合我校的实际拟订了《寄宿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示范班级评比标准》、《文明住校生标准》、《文明寝室评比标准》、《文明餐桌评比标准》、《文明桌员评比标准》、《小学生礼仪常规》等使学生个人、班级集体、寝室集体、就餐集体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制度全面,基本包括了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学生无论走到哪,无论什么时候,都有规范约束他们的行为,学生行为都有所依。
  二、在住宿管理上,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生寄宿在学校,远离父母亲人,昔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今全靠自己去解决,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就需要老师要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多给他们一份关爱,要设法让小学生去体验成功喜悦。如床铺整理,起初进校后一周,教师首先示范操作,学生观摩,然后学生尝试操作,教师指导,最后到动手操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演练,住宿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大大增强。在生活教师指导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被子叠放一条线,鞋子摆放一条线,毛巾凉挂一条线,衣被凉晒一条线,脸盆摆放一条线,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理能力,也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学生在宿舍养成不用明火、不乱扔东西、不晾晒衣服、不乱动电源、不打闹等良好行为习惯。为培养学生的良好自理能力,生活指导教师根据校园生活特点和时令季节的变化,经常开展整理衣被、洗衣、晾衣、系鞋带、清理房间等生活技能训练,并通过文明宿舍评比,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在学生中提倡“五勤”,即勤洗手、勤换衣、勤洗漱、勤剪指甲、勤理发。妥善保管自己的东西,要合理安排好自己一周的零花钱,从细微抓起,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在就餐管理上,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就餐时,学生就餐出入有序,培养学生文明就餐。做到“三个不吃”:不乱买零食、不吃“三无”食品、不食不洁食品。培养学生珍惜粮食、不挑食、不偏食。通过生活指导老师检查督促、学生相互督促和通过个人卫生评比等方式使学生养成讲卫生、防疾病的良好习惯。同时,指导学生洗碗、筷;收拾餐具、餐桌,大学生帮助小学生,从而培养学生自己的事自己做和互相帮助、互相关爱的良好行为品质。
  四、 开展各种活动,强化训练学生的自理能力
  通过对宿舍的清洁卫生、床铺整理,物品摆放等进行评比,评出“文明寝室”、“星级宿舍”等竞赛活动,使学生在成功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回味成功。在餐厅开展“文明餐桌”、“文明桌员”、“全能标兵”等评比活动。通过评比活动,有力的强化训练了学生的自理能力。调动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自理能力上升为锻炼学生的生活能力、工作能力。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团结协作、懂得感恩、热爱家乡、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少年,使学生在寄宿制小学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林西县五十家子寄宿制小学:程旭菊

http://www./index.php?a=show&c=index&catid=105&id=1195&m=content

 农村寄宿制小学如何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