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1年6月24日-共建核心区,奉献在海淀”---中海投资对核心区建设的作用与建议

 奔跑在成长路上 2018-10-06

共建核心区,奉献在海淀”---中海投资对核心区建设的作用与建议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是实施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中海投资管理公司(简称中海投资)作为海淀区国资系统发展中的科技金融版块主力军企业,将牢牢抓住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带来的历史性机遇,肩负起应有的使命和责任,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先行先试,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推动海淀区科技金融产业的发展,为核心区建设做出贡献。

一、中海投资具备的优势条件

中海投资成立于1993年,由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发起设立、隶属海淀区国资委出资和监管的国有独资企业。公司主要业务涉及创业咨询、电子信息、动漫游戏及生物医药、金融服务、资产经营和管理等领域。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依托北京市、海淀区的政府背景,在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海淀区国资委等政府机构的支持指导下,集资金(产)、政策、市场、信誉及人才等多方资源优势于一身并始终以推动园区高科技产业发展为目标,以政府资金引导市场和带动其他资源为手段,以企业运行机制体现政策职能延伸为特色,密切联系并积极支持海淀园的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截止目前,中海投资资产总额近5亿元,对外投资共成立了7家公司。行业涉及涉及创业咨询、创业投资、电子政务、产权经纪、动漫游戏及生物医药孵化器的经营、投资担保、资产经营和管理等。同时拥有海淀科技大厦、理工科技大厦以及海淀大街一号楼部分不动产,面积总计30,000余平方米。因此,中海投资是中关村海淀园内不多见的一家能够为政府发挥特殊功能性作用的国资公司。

随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的启动步伐,中海投资将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海淀区国资委的领导下,继续秉承创新、求实、敬业的精神,并以推动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目标,以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为动力,进一步完善公司的体制和机制建设,全面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引导市场的桥梁作用,突出科技金融业务领域的服务,为示范区核心区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中海投资已经开始发挥的作用

(一)全力推进引导基金,促进创业投资企业聚集

中海投资受区政府委托管理海淀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下称引导基金),吸引大批创业投资企业向海淀区聚集,大大促进创业投资行业的发展。2009年,13家投资机构经初审、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和引导基金理事会审批,最终确定3家合作机构,目前已完成公示。此次合作,引导基金将出资1.2亿元至1.5亿元,带动社会资本约38亿元。2010年合作机构的筛选工作已经启动。未来,引导基金将筛选出10余个合作机构,设立十余只子基金,预计带动社会资金45亿元,将会形成50亿元的投资规模。

(二)积极筹备产业基金,推动核心区产业结构升级

2009年,中海投资配合区、海淀园有关部门制定海淀区重点产业化项目股权投资基金(下称产业基金)方案,相关方案已原则上通过。中海投资已对项目库中储备企业进行调查走访,形成初步投资建议,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产业基金的实践将改进财政资金使用模式,做大做强核心区重点产业化项目,吸引国际领先的高新技术、商业模式和领军人才向核心区聚集,推动重大产业发展,实现四个“一批”的发展目标。

(三)不断探索直投业务,完善区域风险投资体系

中海投资长期深耕于核心区,积极探索直接投资业务,已经摸索出一套科学、完善的业务制度体系,并与高企协、孵化器、中介机构以及其他投资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不断筛选和积累项目资源。2009年,中海投资筛选了百余家企业,走访了20余家企业,对奥基等项目完成立项、尽职调查工作;中海投资承担了“海淀园中小企业融资诊断平台”的开发工作,积累了大量项目资源;中海投资还尝试基金募集工作,为未来市场化投资基金的募集奠定了基础。中海投资对风险投资业务的探索将为完善核心区风险投资体系、推进科技金融体系建设提供有效借鉴意义。

(四)尝试天使投资业务,探索园区早期项目培育

中海投资受托管理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下称创业中心)“金种子计划”业务,积极探索孵化器早期项目的培育模式;2009年,中海投资对创业中心60余个项目进行了细致的筛选,并对乐宇英泰等10余个项目进行了立项,对6个项目进行了尽职调查,为中孵友信新三板挂牌提供咨询服务。目前,依科曼、易路联动两个项目已获投资,全景赛斯正在签署投资协议阶段。

中海投资已经初步形成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直投业务和“金种子”业务相结合的创业投资业务体系,实现资金配比、项目互动,为各个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有力的股权投资支持。

三、中海投资关于核心区建设的未来规划

区属国企要肩负起核心区建设的历史使命,抓住核心区建设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发挥特有优势,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中海投资将全力推进创业投资业务,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与核心区地位相符合的科技金融机构。为此,中海投资制订了公司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并提出了三大目标:

1、今年目标:成为区国资委科技金融板块重点构成企业,完善制度建设,加大力度吸引优秀人才,推进引导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完成公司增资,积极开展直投业务,投资完成3个以上项目。

2、未来三年目标:成为北京市科技金融板块重点构成企业,在业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拥有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团队,进一步增强公司在项目渠道和增值服务方面的优势,投资1015个项目,至少培育出1家上市公司。

3、未来五年目标:成为国内领先的创业投资机构,拥有在业界具有影响力的管理团队,管理35只市场化创业投资基金,管理社会及政府资金规模逾30亿元,培育出35家上市公司。

四、国企在科技金融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及建议

(一)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创业投资属于新型业务,区别于一般经营性业务,具有风险大、收益高等特点,特别是早期、初创期企业的投资往往风险更大,商业性创业投资机构较少涉足,存在着创业投资资本配置市场失灵的现象,需要政府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纠正。区属创业投资企业不仅具有普通创业投资机构的特点,还需承担纠正创业投资市场失灵的职责,这迫切需要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国资系统文化氛围,鼓励创业投资等新业务的探索,鼓励企业经营者拓展创新。

(二)建立与创业投资业务特点相适应的考核体系

创业投资的业务周期,包括项目投资期、项目培育期和项目退出期等,具有跨越多个年度的特点。投资成长期或扩展期项目的业务周期往往是36年,而投资种子期和初创期项目的业务周期更长。因此,对创业投资等新型业务的考核不能按照传统经营性业务的考核方式进行年度考核,需要建立与创业投资业务特点相适应的考核体系,在考核期和考核指标等方面有所区别。

(三)建立具有创业投资业务特色的激励机制

人才是创业投资业务的核心和关键。在探索和推进创业投资业务的过程中,国有投资企业迫切需要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然而,由于薪酬和激励机制上的缺陷,国有投资企业不仅难以引入优秀人才,还往往造成人才流失,在与商业性投资机构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可见,建立符合创业投资业务特色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关系到人才战略,关系到国有创业投资机构的发展。因此,建议参考商业性创业投资机构的薪酬制度,并引入投资收益分成等激励方式。

(四)建立高效的投资审批制度

高新技术企业往往发展迅速,对资金的需求也较为迫切,需要投资者快速做出投资决策。国有投资机构不仅投资需要审批,还需要履行招拍挂等程序,手续繁琐,进度缓慢,在与商业性投资机构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因此,对于国有投资机构而言,不仅需要建立科学、高效的投资决策机制,还需要建立高效、快捷的审批制度,如国资委和区属创业投资企业之间按照一定投资金额进行权限划分。

(五)建立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模式

为了鼓励创业投资机构向中小企业投资,政府往往采取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等方式,为创业投资机构降低风险。如德国的“创业投资贷款担保计划”规定创业投资机构最高可获得100万马克的被担保的无息再投资贷款,最长期限为10年;英国的创业投资扶持计划规定,创业投资机构发生投资损失时,英国政府对创业投资企业予以一定的财政补贴。

中海投资将紧紧抓住核心区建设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形成以引导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为支撑,以市场化基金为核心的业务体系,成为与核心区地位相匹配的,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金融机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