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向何处发展?

 汀澜书院 2018-10-06

1

近来,读了十几篇关于重庆发展的文章,其中有篇文章的题目是『重庆向西是历史的必然,也是重庆发展必然的抉择』

文章中说:「从地图和人口经济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我们重庆以前发展北区的弊端,重庆以北的广安作为四川省经济实力较弱的市,无法给我们重庆带来太多的经济利益,反观重庆以西的内江,自贡,遂宁,泸州,宜宾,资阳,这些都是曾经的四川省的经济实力较强的市县,居民经济情况良好,加之四川省主力发展成都,抛弃曾经的兄弟,我们重庆利用良好的道路,对其实施虹吸效应,会加速我们重庆的发展,强化重庆西部各区县的经济实力。 而北边的全是大山,和西边四川盆地的大量平地形成鲜明的对比,应该发展那边一目了然。

另外从国家地区层面上讲,川渝一体化的,也确立了重庆必须向西发展的方向,重庆向西发展,打造世界级的成渝经济城市群,是重庆经济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势在必行!如果把经济比作一次长期作战的话,长期作战最忌讳的就是单兵突击,而四周却无任何可以支撑的资源。如果重庆向西发展,主动与成都经济相融合,则重庆的经济发展可以得到广阔的四川腹地支撑。打造世界级的成渝经济发展城市群,可以使重庆经济得到持续的发展和源源不断的机遇,是重庆经济发展突破的方向.」

有的人却不同意:「重庆不沿交通运输、物流成本更低的长江黄金水道的方向发展,而向西发展,违背经济规律,只能是舍本逐未。成都向东、重庆向西,打造所谓的成渝经济圈融合,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因为成渝两地产业同质化竞争激烈,加之成渝两地性格迥异,很难包容,这些因素决定了成渝两地竞争大于合作,融合难度大,首先成渝双方心理都有疙瘩。还是那句老话,没有中高端人才和朝阳科技产业集聚的任何开发区和任何发展战略,最终都只是一个噱头而已,最可能成为开发商借机涨价卖房的造势活动。」

讨论得很激烈,这时候又流传了一个重庆要把某区纳入主城,行政区划调整的传言,为什么要扩城?因为现在800多万人口,人口还在快速增长?

2

有的文章还拿2020年主城人口规划要达到1200万人做为论据,这个规划(重庆市主城区二环区域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人口太离谱了,主城2020年人口要达到1200-1300万人,已经过时。

最新版的《重庆市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已经将2020年的人口目标压缩265万,规划到2020年主城人口目标缩减为935万人。

但规划是规划,实际的人口发展速度慢得很多。

2014年,主城常住人口818.98万;

2015年,区域内常住人口数量为834.82万;

2016年,常住人口数量为851.80万;;2017年,常住人口数量为865.06万;

三年来,主城九区累计增加常住人口46万人,平均每年15万人。 最近一年的人口增长才13.26万人。

许多人以为2020还很遥远,晃然间,已经2018,到2020年只有两年了,即使要想达到缩减版的935万人口目标,目前尚有70万人的缺口,人口增长速度要加快一倍以上才行。

在全国人口增长都在放缓的状况下,人口目标实现的难度很大。

所以,不要以为人口增长没有极限,城市可以无限扩张。

3

成渝之间近300公里,有人计算,两城之间联在一起需要填充3亿人。

成都东进尚在纸上,重庆西进如果跟进,只不过能拉进几十公里的距离,只不过几分钟高铁车程而己。

网友们拿出地图一量,为了靠近而靠近,效果有限,而其中所耗费成本却难以承受。

不断空间扩张,必然消耗城内的交通成本,就拿重庆出行来说,百度地图的数据显示,重庆每年人均交通成本2856元,居全国第二。

网络上期待的城市西进,当然不是指农业,第一产业已经连在一起,没有空间。

从土地需求上讲,单位产出,第一产业需要面积最大,工业次之,第三产业服务业需要什么土地吗?相反,服务业物理空间越小,成本越低。

一项日本研究表明,稠密的人口结构对服务产业的生产率具有正面效果,人口密度达到两倍时,生产率上升7%~15%。

工业也一样,产业越聚集,生产率越高。

2018年1-8月,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6%,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22.6%;

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0%,其中工业投资下降2.0%;

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1.0%。

今年,重庆固投第一第二产业下降,第三产业投资强劲。从发展趋势上看,未来根本不需要太多土地了。

而根据《重庆市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

重庆市劳动力供给最为丰富时期还会维持10年左右,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到2027年达到峰值2440万人后,其总量规模开始缓慢下降。

未来,土地需求没了,人没了,扩张的动能已不存在。

广告

重庆向何处发展?

去逛逛

4

不扩张,不代表不发展。

向何处发展?东西南北?

向上发展。

这几年你没发现吗?重庆四周都不是善茬。

西有成都,东有武汉,南有长沙,北有西安。

教育,工商业都很强,腹地人口比较多,省会区位度明显,擅长吸血。

各省都在打造强省会,资源向省会集中。四川要求把省属国企总部和运营总部迁往成都,长虹、五粮液、剑南春等知名企业向省会靠拢。

重庆向何处发展?

都说成都吸血全四川,也是一种发展路径。

刀无锋不利,在资金人才产业相对薄弱的中西部,资源越集中发展速度越快。

重庆直辖之初,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并存,是重庆这座直辖市的特殊市情。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重庆区县的发展有目共睹,重庆主城没有吸血区县,相反对区县的帮扶下了很大成本,看一下政府的重大项目列表就知道,大部分位于区县。区县常霸占每年的GDP增速前几位。

如果造成了主城的区位度不高,如果主城的工作机会、环境条件跟区县相比优势不大,主城就没有多少吸引力。

有些人想当然认为如果大重庆增加30万人,然后因为主城大吸区县,应该增加了60万。这就高估了主城吸引力,现实是30万人要分给区县一半。

5

北京之强,可以有环京;成都之独大,现在提"环蓉"。重庆能提出"环渝"概念吗?

重庆向何处发展?

近日四川南充市一份《南充市全方位融入重庆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发布。2018年,南充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了在产业方面“积极承接成渝集成电路及电子器件、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产业,着力打造成渝电子信息产业重要配套区。”

别人要投身过来了,重庆接么?

地主家也没余粮。

人住高处走,重庆显然还不够高,最知名的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大约70%的毕业生出走外地,还有400-500万的户藉人口在外省市就业,重庆本身也需要产业支撑。

重庆主城也在一直向摊薄资源上发展,如果资源可以像电子拷贝一样无成本复制,这是好事。

如果是零和游戏,互相争抢资源,是存量竞争,就是内耗。比如,人口资源不可无成本再生,每年十几万新增人口,不足以满足庞大新区规划几百万人口的需要,只有从存量在争夺。

在一篇文章里有人留言:直到今日两江新区都还在挖微电园的墙角,我有个朋友在西永声光电上班,据他说每年两江新区都要来动员他们单位搬家。

网络上主城内的地域之争,互黑,老区与新区,新区之间,重庆发展向北?向南?向西?向东?无非是资源有限害怕你有我无的恐惧罢了。

6

主城只有向上发展,增加主城吸引力,从增量上入手,大吸四方,才能让规划落实。主城再扩已无必要,无非是改变一个行政区划。

两江新区建设还未成形;

老城区一片破旧,亟待更新,高端写字楼空置一半;

西永大学城人烟还稀少;

茶园还有大片空地....主城需要提升的空间很大。

重庆向何处发展?

成渝之间填不满,重庆如果能把中部西部东部槽谷填满,就是1200万人口的大都市了。

7

东京到大坂的新干线通车以后,大坂人天天盼望着强大的东京能把资源向大坂输送,谁知通车后大坂的人口减少,人跑去东京了。

重庆“米”之型高铁建成之后,重庆面对的不是周边较弱的地县级城市,而是要直面四方强省会城市的资源竞争,这些长沙、西安、成都、武汉,皆非善茬,在吸人吸金吸产业上各有一套,况且都在聚集全省之力,争相提高区位区。

高铁就如同吸血管,重庆是吸别人还是被吸?就看自身强不强。

在吸血管铺就之前,打造一个强大的主城区,才能建立防卫的高城墙。

别人练吸星大法,你也得练九阳真经。

所以,重庆向上。

惟向上,才能建立高地

惟向上,才能树立标杆

惟向上,才能形成吸引力和凝聚力

惟向上,才能在今后的省市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向上,重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