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nj200801 2018-10-06

过年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所以讲究的习俗也特别多。过年期间,中国人在房子的陈设、家庭成员的吃穿、人们的言行和餐饮等各方面都有着不同于平常的习俗。同样一个春节,在大江南北,过法也是不尽相同,许多地方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春节习俗。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老南京人过年都有哪些习俗吧!

请灶王爷

逢春节之前老南京市民都要送灶,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灶台,有句俗话君三民四,皇家的或是做官的就是阴历的二十三送灶,我们老百姓就是阴历的二十四送灶,家家户户还要请灶王爷,也就是贴灶王爷的贴画。把有画的一面贴在烟囱上,大家都说“灶王爷上西天,帮着人民做好事,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到了除夕晚上再把画翻过来,还要再请一次灶王爷。祭品有什么就要贡什么。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掸尘扫地

除夕又叫大年夜,是市民最忙的一天,掸尘扫地,做年饭,贴春联。因为每家都是单门独户,房子建得比较高,屋顶上还有大梁,所以那时掸尘是件很辛苦的事。必须将所有的垃圾在除夕晚上全部清理完。此外还有一个规矩,大年初一到初五之间,不准倒垃圾。如果要扫地,必须从门口往屋中心扫,最后还得将清理的垃圾、杂物暂时存放在门背后或隐蔽的地方,以免把“财气”扫了出去。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贴春联

除夕贴春联的习俗始自明代的南京。史载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曾令“公卿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并令对联所用纸笺必须朱砂染色,名为“万年红”。“红”、“朱”同意,暗示朱家子孙永坐江山。此为汉地大年贴春联风俗之始。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比如家有丧者,头年贴紫色春联,第二、三年贴黄色春联并加贴横批和“天庆”。天庆是镂空成花纹的长方形红纸,贴在门楣上,一般贴五张,然后贴横批。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熬年守岁

南京人也有除夕守岁的习俗,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在客人到来时,双手合揖,并以茶点相待。还献二枚元宝蛋,(将鸡蛋破壳打入开水锅中煮熟)称“进元宝”。现在人们过年相见,互祝“恭喜发财”,并敬递茶烟,以时尚糕点相待。

春节拜年时,南京人讲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火盆取暖

年初一到初三,是大年,除夕夜是辞旧迎新,南京人过去要用火盆取暖,火烧得旺旺的,表示“兴旺发达”。这类“节目”已逐渐淡薄了,如今普遍用空调、取暖器,谁还用“火盆”呢,再说财神爷光请是“请”不来的,要靠自己勤劳致富。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爬城头

正月十六爬城头,也是有的,而今多是爬中华门城堡、台城、武定门一带了。正月肚里油多、爬爬城头,活动活动可以助消化去疾病,正所谓“走百病”。不过,今天老人重视保健、锻炼,“走百病”早已不限在正月十六了。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元宵猜灯谜

元宵节观灯猜谜,按照南京的老传统,元宵节一定要吃元宵即“汤圆”。元宵可荤可素,风味各异,有“团圆美满”的寓意。“我们小的时候没钱买花灯,都是自己亲手做的。”小四福巷的吴嘉义爷爷说,他们一般就用红纸、绿纸自己扎着玩。像荷花灯、兔子灯、飞机灯,他们全都会做。

到了元宵节,就听见街上传来“娃娃出来玩灯、不要你红、不要你绿,只要你一根洋蜡烛”的吆喝声,孩子们便会统统提着灯笼出来玩。小孩都喜欢显摆,拿出灯笼来比比谁家的大、好看。不过现在猜灯谜倒是不多见了,恐怕只有在夫子庙大成殿才有。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南京人过年食俗

炒什锦菜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南京市民过年一般都要炒一样素菜叫“什锦菜”以冬腌咸菜为基础,配以胡萝卜、金针、木耳、冬笋、白芹、黄豆芽、豆腐干、千张、面筋、藕、红枣、花生米等十多种素菜,重油炒成。什锦菜不仅味道好,而且每种菜都有各自的寓意。如“荠菜和‘聚财’谐音,讲求的是招财进宝;胡萝卜是红颜色的,有洪福齐天的含义;藕则象征了路路通达,祝福来年顺利;酱黄瓜,象征着瓜瓜连连、子孙绵延;冬笋,象征雨后春笋节节高;马齿苋,南京人又称安乐菜,象征平安喜乐,这些都是为了讨个吉利的口彩。这10种蔬菜要一样一样地炒,最后拌在一起,等菜凉了加入麻油就可以了。

做蛋饺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南京人过年喜欢做蛋饺,这道菜最关键的就是做蛋皮,先把鸡蛋用打筷子打散打匀,再滴几滴葵花籽油,然后把鸡蛋倒入一个铁勺里,在煤气灶的火苗上方烘烤,勺子里的一层鸡蛋汁随着手腕的转动而均匀地覆盖在了铁勺的内壁,也就半分钟,一张薄薄的蛋饺皮就做好了,挑些肉馅放在饺皮中间,两边一合,一个黄澄澄的蛋饺就做好了,用作料烹饪,口感鲜美。

烧大鲢鱼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一条大鲢鱼是老南京人不可缺少的年夜菜之一,鲢鱼烧熟后放在长长的盘子里,隆重地摆上桌子,但这道菜只是摆设,千万不能吃,因为它寓意“年年有余”,等到过了小年(元宵节)才能吃。因为鱼余同音,余下它,象征着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宽裕年年有余。

福寿汤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也称羹,大年夜,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共吃福寿汤。福寿汤是取“红枣、福建莲子、荸荠、天生野菱,合而煮之”,取意“洪福齐天”。

饮屠苏酒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老南京人往昔初一早上必饮屠苏酒。宋朝王安石三度以宰相之身知江宁府,在诗中咏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此俗始于南朝,千百年来,南京人一直饮用,而且形成一套规制:日升之时,面向东方“自少至长次第饮之”。年少的先饮,年长的后饮,取旭日东升,蒸蒸日上之意。

汤圆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初一清晨,南京人家家户户必食汤圆或者年糕,寓意为高高兴兴、团团圆圆,年年高。一般是吃糯米粉搓的圆子或年糕。汤圆的馅心有白糖、枣泥、芝麻等。

欢喜团糖水

初一客人来家拜年时,双手合揖,要给客人端一碗糖水,里面放上一个“欢喜团”(把糯米炸开用糖搓成圆球状),寓意甜甜蜜蜜、欢欢喜喜。

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秦淮区——夫子庙金陵灯会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金陵灯会,亦称秦淮灯会、夫子庙灯会,是广泛流传于中国南京地区的一种民间传统习俗活动。现在指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南京夫子庙举办的大型灯彩展览会,是中国最著名的灯会活动之一。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高淳区——跳五猖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跳五猖是在古代神灵出巡、祭祀的基础上衍变的一种古典民间舞蹈,据考始于西周。高淳定埠保留了这一活动形式。

“五猖”是指木、火、金、水、土五行的五方神官,亦称五方帝君。传说这五路神,各自司护一方平安清泰职责。旧时,在道路要冲地带,往往盖有“五猖”庙,庙内供奉着泥塑金身或木雕面具的“五猖”神位。五神是青、赤、黄、白、黑五样面孔,个个威严狰狞,令人胆寒。

古人缺乏科学知识,迷信人间凶祸灾难,乃妖魔兴邪,鬼魅作祟,在路口通道上塑造了“五猖”神像,妖魔鬼怪就不敢入侵为害。庙门上曾有这样的对联:五路五神有神在此遗勿拾;十手十目不目逃手到自拿。寓意为善则昌,作恶遭殃,善恶有报。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跳五猖由五个人戴猖神面具,着神袍,扮五位猖神,掺入土地、城隍、僧、道、役卒多人组成。五猖神手执刀、剑、鞭、锤、叉器械,作巡视状出场,随后是朝拜四方、布列方阵、踩碎步、跑穿插,展臂翘腿,前倾后仰,跑圆场。黑面猖神居中,青、赤、黄、白四猖神团聚收场。舞蹈动作粗犷狂放,配以浑厚凝重的大锣大鼓大喇叭,气氛极其热烈。

这种活动要若干年才举行一次,定埠村又地处偏僻,很少与外地艺术交流,至今保留了原始古朴风貌。1956年参加了江苏省舞蹈会演,得到专家的赞赏并获奖。高淳的跳五猖已选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并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目录。

高淳区——大马灯

大马灯起源于唐朝,盛行于明清,目前仍在高淳东坝、固城两地流传。1991年高淳东坝大马灯在金陵庙会上一举成名,成为行家和市民称赞的焦点;93年参加“第三届中国沈阳国际秧歌节”,获得最高奖——“金玫瑰奖”;93年底参加广州第四届欢乐节受到好评,1994年又赴北京在中央电视台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获得了“江南一绝”的美誉。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大马灯在造型上比一般马灯的道具马型高大,是由两人组合表演一匹马。前面一人戴道具扮马头,后面一人曲身紧抓前面人的腰带,披戴道具作马身,两人互相受到牵制,表演时难度较大。在练习阶段要求比较严格,扮马人首先要熟悉真马的性情、动态、静貌;其次是苦练马步功夫。马在行走时,演马首的起左步,演马身就要跟右步。两人四条腿左右交差,亦步亦趋,紧密配合,达到和谐统一,才能把假马演得逼真神气。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东坝大马灯代代相传,训练有素。表演时7名少儿扮演三国戏剧中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及旗牌报手,乘坐7匹战马,在旌旗招展、战鼓雷鸣中策马扬鞭,疾驰而出,神威气势,咄咄逼人。只见那令旗指处,阵法不断变换。由跑单穿、双穿、布阵列队、信马由缰,到围阵对敌,七马昂首长啸,奋蹄奔腾,俨如疆场弛骋,将假马演成栩栩如生的真马。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最后以“天下太平”四字列队收场。在场观众仿佛身临古战场,惊喜交加,叹为观止。

近年来,固城镇桥头村恢复了大马灯表演。他们的“马队”由九匹马组成,表演形式与东坝大马灯基本相同,其表演队伍更显雄壮。

溧水区——打社火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南京溧水区柘塘镇,至今还流传着“打社火”活动。相传五代南唐时,柘塘镇东南一公里处建有一座大山庙,供奉着“祠山大帝”。所以每年从除夕开始直至元宵节,柘塘镇各村村民都要到大山庙去敬香,同时安排“打社火”活动。

逢年过节,在“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难过年”、“锣鼓不响,庄稼不长”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下,社火演出队沸沸扬扬、浩浩荡荡,将喜庆之日变成“狂欢节”,而溧水的“社火”以打鼓庆祝为主,打鼓时采用的技巧全国独有。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柘塘“打社火”所用的鼓直径有70—80厘米,要由两人用肩悬空扛起,击打时需摆起马步,控制平衡度。表演中首先是冲街,大家扛着大鼓从街头跑到街尾;接着是扎街,打鼓的人会停留在街上每一个店铺门前,店家此时放起鞭炮,鼓声随着鞭炮声齐响,鞭炮越响持续时间越长,打鼓的群众就越带劲;最后是甩鼓和抛鼓,据说在狂欢的“沸点”,打鼓之人会在众人的吆喝中,将鼓抛过头顶或甩向前方,然后再用肩膀顶住,嘴中吼着唱词,连续击打鼓面,显示出男性的好胜和征服力量。这样边走边表演,使得“打社火”打诨取闹,绘声绘色。

据了解,现在,溧水表演“打社火”的人员已很难召集,春节期间也少有表演。遇到重大节日,需要外出参加表演时,也颇须费一番周折。

栖霞区——龙舞

栖霞龙舞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舞蹈,属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栖霞龙舞,历史悠久,在明代,这里就有龙舞活动流传。历史上的龙舞,多以柴龙为主,主要集中在摄山东南的龙王山周围,每到元宵节期间,社社都要上龙王山出会,祭拜龙王,在这里形成了家家玩龙灯的习俗,并流传至今。

中国龙舞一直是中国民间艺术中一个庞大的家族,根据在道具制作、阵图变化、动作套路等方面,大致划分为“南、北”两大派系。其中,栖霞龙舞类属南方龙舞,但栖霞龙舞既有江南精巧纤丽的特色,也具有北方龙舞古朴刚劲的风格,堪称南方龙舞中的一支独立分支。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栖霞龙舞的形态十分丰富,既有滚、盘、腾、游、窜等基本动作,也有跳、卧、交、绞、旋等难度动作,队形上则有独舞、对龙、四龙、大小龙、手龙、鼓龙、组合群龙舞,还能做高难度动作的表演;除此之外,栖霞龙舞还保留着最原始的龙舞形态之一——柴龙。这种龙造型古朴,演员众多,展开来足有40米长,是南京地区的“民俗活化石”之一。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柴龙,造型古朴,其结构是用竹篾编制的节节圆筒组成的龙身和龙头、龙尾,用木板固定,用木销相接,串成长龙,头、尾、身外表均用纸糊,内装万向灯架,供点蜡烛,舞龙者都人肩一节,通体透亮,在夜幕下十分壮观。

柴龙龙舞的流传也有其特色,平时龙身分户保管收藏,每家一节,大都架在屋梁上,玩时集中相串成龙。龙头各户轮流坐庄收藏,轮到谁家做龙头,谁家就像有莫大的荣耀,将整条龙架在门前,龙头前供着香火,亲朋好友带着礼品前来庆贺,热闹非凡。1998年,栖霞被江苏省文化厅命名为“江苏省民间艺术(龙舞)之乡”。为日本民间去烦恼的习俗,由此演化为现在每年的除夕听钟声活动。

江宁区——打神鼓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江宁民间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每年春节,从农历正月十三到正月十八为打神鼓的日子,此外的日子神鼓寄放在当地的土地庙里。正月十三上灯,按照上一年排好的顺序有一人家接灯,从土地庙接回神鼓主持操办。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上灯这天,吃罢晚饭开始打神鼓。打神鼓一般有三五人组成,凭着借用的汽油灯照明,依次到百姓家打神鼓,打鼓时又念又唱,一家一家地接着传唱。打神鼓的歌词词义主要是倡导人们行善事、做好事。到晚上10点打神鼓结束,最后到达的东家要办一桌饭菜招待打神鼓的,招待规格都是农家过年的一些菜肴。

上灯开始打神鼓,每天一家家接灯往下唱,如此往复,直到正月十八落灯,将神鼓送土地庙寄放,这一年的打神民俗活动才算告一段落。

六合区——留左吹打乐(留左大鼓)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相传隋末唐初,大将罗成率罗家军屯兵百万在现在的六合区留左村、留中村和留右村地界内。由于罗家将士亲民爱民,骁勇善战,屡战屡胜,于是,每次打了胜仗回来当地百姓便杀猪宰羊,玩着提灯,吹吹打打到军营中犒劳将士。每次百姓们一来,军营中便大小战鼓齐鸣,以表谢意。久而久之,那些表达军民鱼水情的隆隆战鼓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乐曲,这便是流传至今的留左打击乐《大曲》和《小曲》。留左大鼓也慢慢成形。

留左大鼓长盛不衰,后经历代传人的不断挖掘整理,由中国民族打击乐学会副会长裴德义再创作,现在的留左大鼓已经今非昔比。2002年,长芦民间提灯表演团成立,重新编排了现在的留左大鼓——《普天乐》。该乐曲共分4曲,112件打击乐器在全曲中轮番表演,特别是26只鼓中有一面直径2.2米、高1.8米、重340千克的大鼓,被称为“金陵第一鼓”。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如今,留左大鼓的保留曲目包括48面梅花锣敲奏的欢乐、明快的民歌《茉莉花》;融合鼓棒相加的各种打击技巧表演的《龙狮会》、《一网盖》;还有无数舞龙、舞狮、旱船、鲤鱼灯等组合表演。所到之处,掌声雷动。2004年,更是直接参与电影《求求你,表扬我》的现场摄制。2007年,留左吹打乐(留左大鼓)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入首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浦口区——江浦手狮舞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江浦手狮舞,道具即是用竹片以麻布和彩丝装裱成狮子模样,在狮子前胸和小腹下撑以木(或竹)棒为舞狮者的手柄,单人舞于手中,人数可多可少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

此舞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为当时驻守在永宁地区的太平军战士健体、强身及与民同乐时用。太平天国失败以后,此舞便保留下来,为当地百姓在节日之时庆典、娱乐时用。

至解放后,此舞已少有人能舞之。上世纪80年代末,本区文艺工作者采风时发现,经挖掘整理,参加金陵民间文化庙会演出获优秀演出奖;1994年,经再加工,参加沈阳国际民间舞蹈艺术节获“金玫瑰”奖;1999年,经改编形成一套女子手狮舞,参加匈牙利国际民间舞蹈节;2003年,从手狮舞中改编的《狮虎双雄》和《狮娃》获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手狮团队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特色文艺团队。《狮娃》在央视“和谐春晚”演出中获年度大奖。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最全的老南京过年习俗 你知道多少?(附南京各区过年经典民俗)

江浦手狮,作为太平天国将士遗留下来的一支民间文艺奇葩,无论是从其历史角度还是文化角度来看,都具有巨大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其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和表演情趣已突显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在架构精神桥梁、对外文化交流、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传承发展价值。

(以上内容综合网络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