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街诗词闲话138-不可不知四声八病 令人糊涂的蜂腰到底什么意思

 昵称5466805 2018-10-06

前言

上文说了,王力教授在《汉语诗律学》引用过清朝学者仇兆鳌的说法:

沈约标律诗八病,有平头、上尾、蜂腰、鶴膝等名,不可不知,若为“大韵、小韵、旁钮、正钮”尚非所重。

看了昨天的文章《诗词创作不可不知的四声八病 10分钟搞懂平头与上尾》,应该明白,平头和上尾不仅是不可不知,而且不可不懂。因为在学习格律的基础知识时,会发现沈约“平头与上尾”的理论研究在格律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唐人的格律诗确实避免了“平头与上尾”。

八病除了前两项,还有六病:蜂腰、鹤溪、大韵、小韵、旁钮、正钮,下面一一道来。今天探讨一下八病的第三项:蜂腰。

老街味道首先要强调的是,文中的“同声”,不是指相同的声母,而是指四声平上去入,同声就是同为上声、同为去声、同为平声、同为入声四种情况。

老街诗词闲话138-不可不知四声八病 令人糊涂的蜂腰到底什么意思

三、蜂腰

1、 蜂腰的定义

关于蜂腰,看看空海法师的解释:

蜂腰詩者,五言詩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與第五字同聲。言兩頭粗,中央細,似蜂腰也。詩曰:“青軒明月時,紫殿秋風日,瞳隴引夕照,晻曖映容質。”又曰:“聞君愛我甘,竊獨自雕飾,”又曰:“徐步金門出,言尋上苑春。”

釋曰:凡句五言之中,而論蜂腰,則初腰事須急避之。復是劇病。若安聲體,尋常詩中,無有免者。

空海举例子的这首诗,是南朝 虞炎的《咏帘诗》,这是一首仄韵的五言古体诗:

青轩明月时,紫殿秋风日。曈昽孔光晖,晻暧映容质。

清露依檐垂,蛸丝当户密。褰开谁共临,掩晦独如失。

按照这首诗来说,第一句:平平平仄平蜂腰,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个字“轩”与第五个字“时”不可以同声,再看第二句“平平仄平平”第二个字与第五个字也都是平声。这麻烦了,为什么? 因为后来的格律诗是很难避免蜂腰病的。空海自己也说“寻常詩中,无有免者。”

2、君与甘不是蜂腰,独与饰是蜂腰

空海下面又说了:

或曰:“君”與“甘”非為病;“獨”與“飾”是病。所以然者,如第二字與第五字同去上入,皆是病,乎聲非病也。此病輕於上尾,鶴膝,均於平頭,重於四病,清都,師皆避之。已下,四病,但須知之,不必須避。

空海又引用其他人的说法:有人说了,“闻君爱我甘,窃独自雕饰”中,君与甘不是蜂腰,独与饰是蜂腰。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第二个字和第五个字同是上去入的话,就是蜂腰。 老街味道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有点糊涂了?

独与饰都是入声,按照蜂腰理论,确实是蜂腰;但是君与甘为什么不是蜂腰呢?这两个字今天看都是平声,而且都是阴平(一声),难道是因为,这两个字在唐朝或者齐梁时期一个是阴平一个是阳平吗?老街没有找到理论依据,如果明白人,欢迎留言指点。

老街诗词闲话138-不可不知四声八病 令人糊涂的蜂腰到底什么意思

3、什么是一句中之上尾?

再看看空海下面又说什么:

劉氏曰:“蜂腰者,五言詩第二字不得與第五字同聲。古詩曰:‘聞君愛我甘,竊獨自雕飾’是也。此是一句中之上尾。沈氏云;‘五言之中,分為兩句,上二下三。凡至句末,並須要殺。’即其義也。

昨天讲了上尾,是指两句诗的结尾不能同声。在这里刘氏说一句中的上尾,是指五言诗按照节奏分为二、三结构。闻君---爱我甘,窃独---自雕饰,把一句分成2、3结构的类似于两句,所以说是“一句中的上尾”。 看看空海下面又说了什么?

4、蜂腰不仅存在于诗中

劉滔亦云:‘為其同分句之末也。其諸賦頌,皆須以情斟酌避之。如阮瑀《止欲賦》云:“思在體為素粉,悲隨衣以消除。”即“體”與“粉”、“衣”與“除”同聲是也。

刘氏叫做刘滔,是南北朝梁中后期的声律学者,他说除了诗以外,其他赋颂(都是韵文)也要注意蜂腰的问题。

老街诗词闲话138-不可不知四声八病 令人糊涂的蜂腰到底什么意思

5、蜂腰的疑惑 蜂腰是格律诗常见之病吗?

在后来的格律诗中,四种句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前两个句式很明显都是蜂腰之病。

,平平仄仄平。这两个句式中第一个句式,第二个字和第五个字都是仄,为了避免蜂腰之病,可以采取不同的仄,上、去、入分别对应;平平仄仄平第二个句式只好用阴平、阳平来区别。我们看看以下的例子,

1)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先看仄仄平平仄:国破山河在,破,入声,在,去声;烽火连三月,火,上声,月,入声。避开了蜂腰之病,杜甫真是讲究人。

再看平平仄仄平:城春草木深,家书抵万金,春、深、书、金,都是阴平,没有区别。没有避开蜂腰之病。

2)再看看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先看仄仄平平仄:渡远荆门外,远,上声,外,去声;月下飞天境,下,有上声的发音,境,去声声。潇洒自在的李白也很有讲究。避开了蜂腰之病。

再看平平仄仄平: 来从楚国游,云生结海楼。 从、游都是阳平,生、楼是有区别的。没有避开蜂腰之病。

老街诗词闲话138-不可不知四声八病 令人糊涂的蜂腰到底什么意思

3)看看沈约自己的诗《君子有所思行》

晨策终南首,顾望咸阳川。戚里溯层阙,甲馆负崇轩。

复途希紫阁,重台拟望仙。巴姬幽兰奏,郑女阳春弦。

共矜红颜日,俱忘白发年。寂寥茂陵宅,照曜未央蝉。

无以五鼎盛,顾嗤三经玄 。

仄仄平平仄:晨策终南首,策、入声,首,上声;戚里溯层阙,一上声一入声;

平平仄仄平:重台拟望仙,一阳平一阴平;

沈约的时期,格律诗没有唐朝那么严格,因为还没有粘连的规则,所以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式完全可以不用,那个时期第二个字与第五个字避免蜂腰(同声)太容易了。下面看看永明诗人的一首标准格律诗,

4)永明体诗人 阴铿的诗《新成安乐宫》

新宫实壮哉。云里望楼台。迢递翔鹍仰。连翩贺燕来。

重櫩寒雾宿。丹井夏莲开。砌石披新锦。梁花画早梅。

欲知安乐盛。歌管杂尘埃。

仄仄平平仄:迢递翔鹍仰,递、仰二字都有上声和去声,不好判断。砌石披新锦,石,入声。锦,上声。再看平平仄仄平:连翩贺燕来,梁花画早梅。两句诗的第二个字和第三个字阴平和阳平都是不一样的。

阴铿的这首诗完全避开了蜂腰之病。

老街诗词闲话138-不可不知四声八病 令人糊涂的蜂腰到底什么意思

结语

从蜂腰之病来看,永明体诗人还是比较注意的。但是在唐朝的诗人手里,格律诗渐渐完备,对于蜂腰似乎没有那么讲究了。特别是科举中的试贴诗有蜂腰现象,可见蜂腰在唐朝人那里不是什么大毛病。

在民国诗人刘坡公的《作诗百法》里也提到了蜂腰,他回避了平声的问题,只是简单的说:谓一句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如古诗“远与君别久”句,“与”字、“久”字,同为上声之类。

至于仇兆鳌说不可不知,当然有道理,在作诗的时候,注意避免同声,在声韵上会增加诗的美感。特别是仄声字有上去入三种,有心的话避免蜂腰还是可以做到的,这样可以增加声调的变化,诗友们作诗的时候可以尝试一下。

今天说的是蜂腰,没想到写了这么多字,明天继续说鶴膝。

@老街味道

诗词创作不可不知的四声八病 10分钟搞懂平头与上尾

诗词创作不可不知的知识 10分钟说说格律诗对仗的种类与前世今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